周強
摘要:隨著農業結構的調整及經濟體制的改革,農業技術推廣應用體制、組織機構、推廣方法等都應有新的思路。文章筆者就多年的實踐,分析總結出了一些農業技術推廣應用方面的體會,形成了文字,供參考。
關鍵詞:農業技術;推廣應用;分析研究
我們知道,農業是國民經濟中最基本的物質生產部門,是國民經濟的基礎,經濟發展的基礎。因為,可以說農業是人類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農業的發展狀況直接影響著,左右著國民經濟全局的發展。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要想發展農業和農村經濟,大幅度提高土地利用率、勞動生產率和產品的商品率,提高整體效益,就必須依靠科學技術的進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農業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其中農業科技發揮了巨大作用,科學技術的提高是農業發展的根本出路,農業技術推廣應用是科學技術轉化為農業現實生產的主導力量,是實施科教興農戰略的重要載體。據筆者不完全了解,目前我國農業技術推廣應用的方法有多種多樣,但無論采用哪一種推廣方法,其推廣績效的大小都與推廣對象我們的農民這一主體有著很大的關系。我們完全可以這樣說,農民的參與程度愈高,它的影響力就大,也愈能引起農民種植的興趣。所以,在我國的農業技術推廣應用過程中,農民參與程度的高低與推廣的成效成正比。為了最大限度地讓推廣人員和農民參與到農技推廣活動中去,緊密配合,形成良好的互動關系,進一步提高農業技術推廣應用效果,在目前來說是很重要的。
經過多年的實踐,筆者分析總結出了一些農業技術推廣應用方面的體會,形成了文字,供大家參考。
首先,基層農業部門要科學合理設置推廣應用機構,增強其推廣活力。這一點中應按照便于管理、集中力量、利于發展的原則,打破按行政區域確定推廣機構,按種植區域的數量、區域大小確定推廣機構數量和編制,突出當地經濟特色和作物區域,由縣級農技推廣機構派出成立當地特色農業服務中心,不一定鄉鄉建設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健全村級農業技術推廣隊伍,每個村從農業科技示范戶中選擇確定若干名農民技術員,逐步建立和規范村級農業技術推廣隊伍。
第二,強化種子管理站的推廣職能。在這里,筆者建議在一些基層的種子管理站要重點建設一批具有影響力的農業科技示范培訓中心,這樣有助于著力打造一批引領這個地區的現代農業發展示范區。這樣做的結果是有助于解決當地的農業科技成果,最大化的將其成果轉化為農業技術生產力,并廣泛地應用于農村,服務于農民,讓農民得到實實在在的好處。在這里,筆者總結了幾點,具體來說是我們可以選擇當地的主導農業種子產品,擴大種植面積在當地積極大力推廣。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在當地設置示范培訓中心,承擔新品種的引進,種植,展示推廣。
第三,我們要不斷地改進推廣方法。我們的農技推廣部門的推廣方法要高度重視起來,必須把提高農民素質或通過提高農民素質提升農產品的競爭力作為重中之重,把其中的技術推廣融于提高農民素質中。基于此,筆者在這建議我們可以采取參與式農業推廣模式,組織農民參與推廣過程;費用共擔模式,另外還可以采取項目帶動推廣模式,即通過重大項目的支持,將信貸、水利、農業等部門整合在一起,為農戶開展系列化推廣服務。培訓與訪問相結合模式,即專家培訓推廣員,推廣員服務于農民。
第四,我們要堅持農業科技的培訓。作為基層的農業管理部門要把這項任務作為長期性來看待。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科學技術也在發生著日新月異的變化。我們要采用經常性的培訓來增加自身的綜合素質。這就要求我們的專業技術人員要與農民群眾現身說法,現場指導培訓相結合,另外專題培訓與實施科技項目培訓相結合,廣泛深入地開展農業科技培訓活動。并不斷地組織農民科技示范戶現身說法,拓寬對農業新技術的宣傳推廣渠道,積極扶持廣大農民組建各種專業技術協會,引導農民自覺學習和交流農業新技術。
第五,我們要搭建農技推廣應用網絡平臺。我們要不斷地加強以縣農技推廣站、鎮農服中心等農技推廣隊伍得建設工作。要重點把縣、鎮、村三級服務網絡所作為農業科技推廣的載體,加大農業新品種、新技術的推廣普及力度;農業科技信息網絡平臺。利用目前的科技技術即網上視頻點播實現新技術、新品種的推廣,開展遠程教育培訓,直接對鎮農業技術人員和農戶進行新技術、經營管理等方面的培訓。
第六,我們進一步搞好配套設施的服務工作。我們可以逐步采取在農業生產前,要搞好市場調查和預測,為農民提供準確的信息服務和技術準備;產后則可以采取獨營或聯營的方式,開展農副產品的購買、加工、儲存、銷售等服務。而對于重點的主導產品,農技部門要及時推廣系列加工、包裝等方面的新技術,以實現農副產品的多層次增值,讓農民從中得到更多的實惠。
結語
經過上面的綜合闡述,筆者分析認為,我國現行的農業技術推廣應用體系是在長期計劃經濟體制條件下形成的,與目前的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和新的農業科技革命的要求很不相適應。筆者認為,這種過時的農業技術推廣應用體系不僅影響農業可持續發展,而且導致社會不穩定因素增多。基于此,我們基層種子服務管理部門和管理者要實時地對我國基層農業技術推廣的應用體系建設問題逐步進行調研,根據具體情況因地制宜采取必要的農業技術推廣應用措施,以便更好地為農民,農村服務。
(作者單位:菏澤市牡丹區牡丹辦事處農業農村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