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娟
摘?要:隨著經濟的不斷發(fā)展,各個學校的教學設施越來越完善與先進,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運用也越來越廣泛。在初中歷史教學中運用信息技術,能夠為學生搜集豐富的歷史資料,拓展學生的知識范圍,豐富學生的學習趣味,能夠將教材中的一些文物進行圖片和視頻形式的展現,讓學生進行生動地觀察與探究;同時,能夠讓學生觀賞豐富的歷史影視劇,對歷史故事進行生動化地感受。因此,廣泛運用信息技術對提升初中歷史教學是非常重要的。
關鍵詞:初中;歷史;信息技術
在目前,初中歷史教學在很大程度上還受著應試教育的制約。由于考試試卷上的題目主要由學生以文字書寫來作答,因此教師在教學時會過度地讓學生背誦教材中的文字內容,而對于很多的歷史文物、歷史畫面則不能讓學生進行生動地體會。學生的學習過程過于枯燥,難以有效投入到學習之中,獲得良好的學習效果。而信息技術能夠以豐富的圖片和視頻將教材中的文字知識進行生動化、立體化地展現,帶給學生充滿趣味的學習感受。因此,教師要廣泛運用信息技術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力,提升初中歷史教學的質量。下面,筆者就具體談一談初中歷史教學中信息技術的運用方法。
一、拓展豐富史料,激發(fā)學習興趣
初中歷史學習需要學生對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的細節(jié)進行深刻的認識,在教材中由于篇幅的限制,經常會將很多歷史事件的影響和意義直接陳述出來。教師對于這些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的細節(jié)知識不能進行有效拓展,學生就難以有深刻地理解。因此,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搜集豐富的理解資料,將教材中的知識擴展開來,讓學生進行深入地學習。
例如,在學習《百家爭鳴》時,教師可以借助信息技術對教材中的知識進行豐富拓展。比如,教材中陳述:“老子學識淵博,孔子曾經向他請教過很多問題。”教師可以在網絡中搜索《史記·老子韓非列傳》中“至于龍,吾不能知,其乘風云而上天。吾今日見老子,其猶龍邪!”等孔子對老子評價的話語,學生能夠具體地體會到老子學識的淵博以及道家思想對儒家的重要影響。又比如,教材中講述“孔子中年后曾在魯國從政,但時間不長”,教師可以搜索《史記·孔子世家》一章,學生能夠了解到孔子在魯昭公十年開始為委吏,管理倉庫。之后魯國內亂,孔子便離開了魯國前往齊國。通過這樣的知識拓展,學生能夠借助信息技術對于歷史細節(jié)有具體的認識,從而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
二、展現歷史事物,培養(yǎng)實證精神
在目前,學生的歷史學習主要集中在對文字史料的背誦上。但很多的歷史知識蘊含在一些歷史文物中,學生只有對這些文物有足夠的認識,才能夠生動地感受歷史的真實性,培養(yǎng)求真務實的歷史學習貪瀆。因此,教師可以在網絡中搜集歷史文物的視頻和圖片,讓學生進行觀察,從中總結歷史知識,培養(yǎng)學生嚴謹的歷史學習態(tài)度。
例如,在學習《宋元時期的都市和文化》時,教師可以借助相關歷史文物來幫助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具體理解。比如,教師可以在大屏幕上放映《清明上河圖》的畫卷,學生能夠看到畫面中幾戶農家小院錯落有序地分布在樹叢中,打麥場上有幾個石碾子,另一部分是農業(yè)與商貿的接合部,畫卷右上面是一隊接親娶妻的隊伍。再接著還有船運碼頭上好幾艘船只停泊在港灣里依次裝卸貨物。從這些場景中學生能夠生動地體會到宋代都市經濟的繁榮和人民文化生活的豐富,從而能夠體會到歷史文物在傳達歷史真相時所具有的客觀性與真實性,感受到歷史學習方法的多樣性,不斷提升總結歷史信息的能力。
三、觀賞歷史影片,進行多種認知
在目前,學生學習歷史主要通過文字來對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產生印象,難免會有枯燥的學習感覺。因此,在歷史學習中,教師可以適當融入一些歷史題材的影視資源,讓學生借助影視畫面還原歷史場景,生動感受歷史氣息。學生還可以運用所學知識對影視中的相關內容進行評價,從多角度認識歷史。
例如,在學習《三國鼎立》時,教師可以借助影視資源讓學生對三國歷史進行生動感受。學生閱讀教材能夠知道曹操燒毀了袁紹的糧草,讓袁紹失去了作戰(zhàn)的基礎而戰(zhàn)敗。教師可以播放電視劇《三國演義》中火燒烏巢的情節(jié)。學生可以從畫面中感受曹操在面對強大的袁紹時一方面堅決抵抗,一方面又十分憂慮的心態(tài),感受歷史人物形象的豐富性。又比如,學生可以觀看火燒赤壁的影視片段,從中能夠感受到諸葛亮的聰明睿智和周瑜的氣量狹小。教師可以再借助《三國志》等史料,學生能夠了解到真實的周瑜是十分豁達開朗的。從而發(fā)現影視劇為了演繹效果有時會曲解歷史真相,然后能夠對歷史與歷史劇形成更加豐富的認識。
綜上所述,信息技術在歷史教學中的作用是十分多樣的。教師可以通過拓展文字史料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展現歷史文物培養(yǎng)學生的實證態(tài)度;可以讓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評價歷史影視劇,開闊認識歷史的思路。通過多種教學方法的實施,信息技術能夠有效拓展學生的學習視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參考文獻:
[1]張雪芹;微課在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的有效運用;《曲阜師范大學》;2016年.
[2]張杰;初中歷史課堂教學后的反思——淺談如何教會學生學習歷史[A];中華教育理論與實踐科研論文成果選編(第五卷)[C];201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