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占舉
小學階段的英語教學是筑牢小學生英語學習的重要時期,對于學生以后的學習成長至關重要。因此,為了提高小學生的英語學習效率,培養小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進一步提高英語教學效率,教師就應該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學會科學的教學方法。將思維導圖引人小學英語教學中,可以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提高學生接受新知識的能力,從而提高教師英語課堂教學效率。那么,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教學如何巧妙運用呢?
一、巧用思維導圖,提高小學生英語詞匯的記憶能力
小學生學習英語的重點和難點主要是英語單詞的記憶。因為小學生對于機械式的背誦等枯燥乏味的記憶不感興趣,容易產生反感情緒。如果教師長時間要求學生死記硬背機械重復,勢必會讓學生失去學習英語的興趣,所學的英語單詞無法掌握,影響英語學習效果。如果教師能夠巧妙利用思維導圖,把思維導圖畫出來教給學生,利用文字圖畫以及不同的顏色線條將所要學習的知識展現在學生的面前。有了思維導圖,學生可以通過單詞與單詞、句子與句子之間的聯系進行識記,大大提高了英語詞匯和句子的記憶效率。如就“Myhobbies”這一主題,教師可通過思維導圖以新學習的“swim”“plant”等單詞去引出已學習過的“play”“do”,將對比記憶更加容易。如果教師仍然采用傳統死記硬背的教學方法,要求學生機械背誦單詞,影響學生的記憶效果。有了思維導圖,學生對圖中的知識框架、重點內容一目了然,將學生的精力集中在重點內容上,還把學生記憶單詞的興趣激發了出來,提高了學生學習英語詞匯的積極性。思維導圖不僅對學生的視覺產生了巨大的沖擊,提高了學生記憶力,還將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地激發出來,加深英語單詞的記憶和理解,促進小學英語教學效率的提高。
二、巧用思維導圖,提高小學生閱讀理解能力
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先讓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再利用思維導圖的方式將文章的脈絡梳理清楚,把原來復雜的內容變得簡單清晰,一目了然。學生自己建立了思維導圖,自己找到文中的關鍵詞、主旨,并將重點內容與其他內容建立相應的聯系。思維導圖建立后,學生對文章進行了梳理,分清了主次,學生根據圖中的線索對文章進行分析,便于快速的了解文章重點內容。例如,在學習“How many green birds”一課時,可以把課本Listen and point對話部分畫成思維導圖。教師要求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合作完成思維導圖的繪制,在所有的學生都掌握了思維導圖繪制的方法之后,再讓學生把自己對課文的理解和分析利用思維導圖的形式表達出來。這種方式能夠讓學生快速理清文章的思路,加快理解對話內容,提高學生對文章的閱讀理解效率。如果讓學生長期堅持思維導圖的繪制,學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閱讀能力一定會得到明顯提高,為其后期的英語學習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三、巧用思維導圖,提高小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由于我們漢語語言環境的影響,小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因為沒有對話情境而不利于語言表達能力的提高,因此,英語表達能力需要在長期的大量的訓練中不斷地提高,需要教師為學生創設英語對話情境,為學生的英語實踐表達能力創造機會。在英語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運用思維導圖既可以將學生的發散性思維能力充分地激發出來,同時也會讓學生的英語語言表達的條理性和邏輯性進一步提高。例如,教師在進行句型句式的綜合訓練時,就應該為學生創設相應的英語語言學習情境:湯姆和杰克早晨在學校相遇了,因為他們是新學期才來這所學校上學的學生,需要彼此了解一下的他們各自的情況。學生可以根據他們在學校相遇這一情境,編寫一段對話,并引導學生繪制這段對話的思維導圖,以Tom或Jack為關鍵詞,完成對話內容的構建。如果學生將“Tom”作為關鍵詞的話,將年齡、身高、愛好、來自哪里等內容分解出來,這樣不僅對話的思路清晰了,同時對話的編輯也更加井然有序。在完成對話的編輯之后要求學生以小組的形式,扮演其中的人物,從而達到促進學生語言交際能力提高的目的。再比如,在教學“That is my father”時,教師可以和學生一起創建思維導圖,通過“father”,聯系到家庭內的其他成員,“mather'-sister”,由人物的稱呼聯系家庭內成員的年齡、職業等一系列信息。思維導圖可以將學生所了解的知識內容全部展示出來,并將關鍵詞相互聯系,拓寬了學生的思路,學生可以根據思維導圖進行對話、交流,可以增加學生對話的素材內容,從而激發學生學習、參與課堂的積極性。
四、巧用思維導圖,提高小學生的英語作文能力
英語作文是促進學生英語綜合應用能力最直接有效的途徑,但是,在小學英語學習中,英語小作文是小學生最為頭疼的事情,學生沒有足夠量的英語單詞積累,沒有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經常不知道應該從什么地方開始寫作,從而導致整個作文的思路非常的模糊,想寫出一段好的英語作文幾乎是不可能的。那么,如何提高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巧妙利用思維導圖就可以輕松改變這一現狀,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例如在教學寫作“Myself”時,教師可以引領學生構建思維導圖,以‘`I”為中心進行思維的發散,可以包括“性格”“愛好”“家庭成員”“生活習慣”等多方面。這樣,學生通過繪制思維導圖,發散了思維,拓寬了自己的寫作范圍,有助于學生進行英語寫作的訓練。教師在應用思維導圖之后,既可以幫助學生理清文章的思路,同時通過思維的分支,也為學生的寫作提供了更多的材料。這種方式的應用不僅解決了學生寫作英語作文的難題,同時也促進了學生英語寫作興趣的進一步提高。
總之,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巧妙運用思維導圖板書設計,非常符合新課改的教學理念,有利于激發小學生英語學習興趣,有助于小學生理解與記憶教學內容,更利于小學英語教學質量的提升。這種新型的學習方式,使得英語課堂教學內容更為豐富,同時也對學生各方面的能力進行了鍛煉,這種教學方法值得提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