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迎婷
摘 要 朋輩輔導,又稱朋輩支持、朋輩教育,屬于非專業心理咨詢的一種形式,大學生朋輩輔導一定程度上彌補了高校專業的心理健康服務相對不足的缺憾,并在各高職院校改進學生管理和服務工作中逐步推廣且受到重視。但在實際推行過程中,高職院校大學生朋輩輔導在改進學生管理與服務工作中仍存在許多不足,針對目前高職院校朋輩輔導推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可以從完善朋輩輔導組織架構、創新朋輩輔導的服務內容和途徑以及重視朋輩輔導員自身素質的提升和自我縱深發展等方面著力,推動大學生朋輩輔導更好地助力高職院校學生管理與服務工作的改進與創新。
關鍵詞 高職院校 朋輩輔導 學生管理與服務工作
中圖分類號:G715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DOI:10.16400/j.cnki.kjdkz.2020.05.085
Abstract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lso known as peer support and peer education, is a form of non professional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To a certain extent, peer counseling of college students makes up for the relative lack of mental health servic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is gradually promoted and valued in the improvement of student management and servic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However, in the process of practical implementation, there are still many deficiencies in the improvement of student management and service. In view of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peer counsel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we can improve the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of peer counseling, innovate the service content and ways of peer counseling, and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improvement of peer counselor's own quality and self-development We should make great efforts to promote peer counseling to better help the improvement and innovation of student management and servic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Key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peer guidance; student management and service
朋輩輔導,又稱朋輩支持、朋輩教育,是指學校鑒于加強學生管理與服務的需要,運用與在校生年齡接近或稍長、有相似經驗的學生,經挑選并予以短期的訓練,以期這些半專業的助人者,即同伴輔導員,能夠對其他同學提供傾聽、同理與經驗分享,以協助同學探索自我、適應環境,增進自我成長的一種輔導計劃。[1]現如今,朋輩輔導一般指朋輩心理輔導。朋輩輔導可涉及大學生學習和生活的各個方面,如:學習輔導、生活輔導、適應輔導、不良行為矯治、危機干預等,具有自發性、義務性、親情性、友誼性和簡便有效性。[2]近年來,各高職院校與時俱進,不斷加強對學生管理和服務工作的升級和創新,大學生朋輩輔導的模式應運而生,成為了各高職院校加強和改進學生管理與服務工作的新路徑。
1 大學生朋輩輔導對高職院校加強學生管理與服務的重要性
面對全國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新形勢,以及國務院國發[2014]19號《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的新目標,國家層面已經明確提出創新發展高等職業教育。[3]因此,高職院校全方位改革是時代要求。大學生朋輩輔導注重發揮學生群體的自治和互助功能,與當下高職院校改進學生管理與服務工作的要求不謀而合。
高職院校的學生較之于普通高校的學生而言,又具有其自身群體的特殊性。各高職院校普遍存在學生生源基礎相對較差,生活懶散,進取心不強,自制力較差、學習動機不高,甚至部分學生存在心理敏感脆弱等問題。但是高職院校學生在校時間短,第二學年末,學生就面臨著離校參加實習、升學或就業的問題,對其開展專題專項輔導的時間和機會相對較少。大學生朋輩輔導以同齡學生之間的交流為主要形式,可隨時隨地展開,且更易被學生接受,在高職院校加強和改進學生管理與服務工作中能夠發揮重要作用。
2 高職院校大學生朋輩輔導在加強學生管理與服務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各高職院校在進行學生管理與服務工作的過程中,對大學生朋輩輔導的應用發展較晚,相應的輔導運行模式仍在不斷探索和逐步完善。反觀各高職院校對朋輩輔導的實施現狀,不難發現在實際運行中尚存在許多問題。
(1)各高職院校在改進學生管理與服務工作中對朋輩輔導模式的重視和應用程度不一。雖然各高職院校都在努力提升學生管理與服務的水平,但在此過程中,對學生主體作用的重視程度不一。有些院校重視度極高,已開始進行朋輩輔導結合學校實際的本土化研究,并將研究成果用于改進學生管理與服務工作的實踐。有些院校雖然已經意識到了朋輩輔導的重要作用,卻由于重視程度不夠,將朋輩輔導簡單理解為學生干部的自主行為,缺失專職指導人員配備,導致朋輩輔導流于形式,實質無異于傳統的強制性學生管理方式。更有少數院校把學生管理與服務工作的落腳點放在只要學生不出現意外狀況就行,對于應用朋輩輔導改進學生管理與服務工作基本上無作為。
(2)推行朋輩輔導模式的內容與形式相對單一,缺乏趣味性與時效性。各高職院校存在的大學生朋輩輔導模式以朋輩心理輔導為主,如:增設班級心理委員和組建學生心理社團。就輔導形式而言較為單一,以朋輩間面談交流為主。長此以往,容易出現學生群體對朋輩輔導的積極性下降,甚至產生厭倦或抵觸情緒,加劇學生管理與服務工作的難度。
(3)朋輩輔導者的選拔、培訓和任用缺乏有效管理。多數高職院校缺乏對朋輩輔導者的慎重選拔與專業培訓,甚至從學生干部中直接選拔任用朋輩輔導者。而學生干部基于爭取更高的任職加分等原因,即使對朋輩輔導知之甚少、缺乏興趣,也會選擇擔任角色。甚至有些自身存在心理問題的學生,申請擔任朋輩輔導者,不僅不能幫助有需要的同學解決問題,而且還可能使問題加劇。就時間限制而言,高職院校的學制大多數為三年,學生一般在第三學年就要離校參加工學結合、頂崗實習等,這就導致了朋輩輔導者的選拔任用存在周期短、變更勤的特點,這也是高職院校開展朋輩輔導的極大制約因素。
3 大學生朋輩輔導助力高職院校加強和改進學生管理與服務工作的建議
大學生朋輩輔導除了能夠彌補院校專業輔導教師數量和精力的不足之外,更是發揮學生主體作用,轉變和提升院校學生管理與服務工作的可行路徑。針對目前高職院校朋輩輔導推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建議從以下方面完善和發展。
(1)合理定位大學生朋輩輔導,各學校既給予重視支持,更給予管理指導。第一,建立健全朋輩輔導的制度體系和組織架構,在全校范圍內形成校級管理部門、院(系)級朋輩心理組織、班級朋輩輔導小組、宿舍朋輩輔導員等多層次、全方位的朋輩輔導組織體系,作為學校學生管理與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第二,加強高效、科學的組織管理,學校著力配備專業教師專職負責朋輩輔導的管理指導工作,組建專業人員和朋輩輔導員團隊,促進團隊之間的溝通交流,及時追蹤、反饋和解決突發問題。第三,加強對日常朋輩輔導工作開展的數據收集與分析,建立本校化的朋輩輔導數據庫,通過數據收集、分析與評價,發現問題,改進輔導策略與程序,助力學生管理與服務工作的提升。[4]
(2)創新朋輩輔導的服務內容和途徑,不斷適應學生群體的多樣化需求。通過舉辦宣傳講座、專業課程講解、特色分班輔導等方式實現朋輩輔導服務內容和途徑的拓展與創新。[5]朋輩輔導的組織團隊也可以與學校心理咨詢部門、學生資助管理部門等進行有效對接,關注校園內的特殊群體,適應學生群體的多樣化需求,有的放矢開展特色活動。
(3)嚴格朋輩輔導員的選拔與培訓,重視朋輩輔導員自身素質的提升和自我縱深發展。在高職院校中,朋輩輔導員要具備助人為樂的熱情、積極向上的人格品質、良好的親和力、溝通能力和人格魅力,在對朋輩輔導員進行選拔和培訓時要著重培養朋輩輔導員的基本素質和能力。同時,朋輩輔導員自身要加強學習,如:專業心理知識的學習,自我心理疏導的方法等,幫助別人的同時使自身獲得成長與完善。
參考文獻
[1] 常保瑞,方建東.朋輩心理輔導研究綜述[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3.
[2] 吳菁.朋輩輔導與學生成長[J].江蘇教育,2017.
[3] 高職院校創新發展的問題與路徑選擇[EB/OL]http://www.sohu.com/a/244836815_497872.
[4] 劉取芝,閆明,趙東偉.大學生朋輩心理輔導:應用現狀、問題及展望[J].教育教學論壇,2014(49).
[5] 趙思惠.淺析大學生朋輩心理輔導模式[J].贏未來,201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