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一秀 李尚民 范建華 趙華軒 竇新紅

摘 要:該文介紹了揚州市畜牧業生產現狀以及推進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取得的成效,分析了存在的主要問題,并提出了推進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工作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現狀;對策
中圖分類號 X713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7-7731(2020)12-0116-02
隨著我國畜禽規模養殖的發展,畜禽糞污引起的環境問題已成為制約畜牧業現代化的主要瓶頸[1]。2017年,國務院印發《關于加快推進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的意見》(國辦發〔2017〕48號),啟動了實施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行動,推進畜牧業的綠色循環發展。揚州地處南方水網地區,緊靠長江和京杭大運河,是南水北調工程的東線起點,獨特的地理位置對畜牧業的綠色發展提出了更高要求。近年來,揚州市畜牧業穩定發展,有效地保障了畜產品的市場供應,加快構建綠色導向、農牧結合、生態循環的資源化利用機制,探索適合揚州畜牧業發展的資源化利用之路,推進全市農業面源污染治理,助力建設“強富美高”新揚州。
1 畜牧業生產現狀
1.1 畜禽養殖規模 2018年,揚州市生豬存欄51.04萬頭,出欄116.84萬頭;家禽存欄1141.84萬只,出欄3726.77萬只;羊存欄5.04萬只,出欄11.55萬只;牛存欄0.46萬頭,出欄0.3萬頭[2]。全市肉類、禽蛋、奶類總產量分別達到16.07萬t、10.8萬t和1.38萬t[2]。現有畜禽規模養殖場461個,包括生豬養殖場152個、家禽養殖場291個、奶牛養殖場13個和肉羊養殖場5個。畜禽養殖的規模化程度不斷提高,全市生豬年出欄500頭以上規模比重為71%,肉禽年出欄2萬只以上規模的比重為83%、蛋禽存欄2000只以上規模的比重為78%、奶牛存欄100頭以上規模的比重為98%。
1.2 畜禽養殖布局 綜合考慮畜禽產品供給安全和環境承載等因素[3],揚州市積極推進畜禽養殖禁養區劃定,按照“種養結合、畜地平衡”原則,制定了《揚州市畜牧業區域布局調整優化方案》,構建“一帶兩園三區”的畜牧產業布局,逐漸形成了特色鮮明的畜牧生產優勢區,分別為沿安大路高效畜牧產業帶,高郵八橋現代乳業科技園、高郵三垛優質雞產業園,寶應湖西有機農業優質畜禽配套區、里下河高郵鴨揚州鵝水禽產業區、丘陵地區草食畜禽產業區。
2 畜禽糞污利用現狀
2.1 畜禽糞污產生規模 參照《全國規模化畜牧業污染情況調查及防治對策》推薦的畜禽糞便排泄系數,測算揚州市畜禽養殖的糞、尿及其TN、TP等養分規模。據測算,2018年揚州市共計產生畜禽糞便170.92萬t,尿液95.33萬t,其中TN 3.15萬t、TP 1.57萬t。揚州市畜禽糞污總體產生規模不大,生豬、家禽是揚州市畜禽糞污的主要來源。
2.2 糞污資源化利用的設施建設 近年來,按照部省關于加快推進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的總體要求,揚州市大力推廣畜禽養殖源頭節水工藝和干清糞工藝(見表1),從源頭上減少養殖污水產生,降低糞污處理和利用難度[4];利用省級農業生態保護與資源利用專項資金,支持畜禽養殖場建設糞污資源化利用設施,重點包括雨污分離設施、糞污儲存設施、田間污水管網等配套設施,購置養殖節水設備、智能糞便發酵設備等,共新建有機肥加工廠5個、豬場沼氣工程1個、鄉鎮糞污處理中心2個,目前已全部建成運行;同時注重培育糞污資源化利用第三方處理企業,構建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的社會化服務機制。
2.3 糞污的資源化利用 根據種植業資源稟賦和養殖模式,立足種養結合,揚州市推薦養殖場戶采用不同的利用方式,解決畜禽養殖污染問題[5]。一是以規模養殖場為重點,重點推廣“厭氧發酵+沼液還田”模式和固體糞便堆肥利用模式。如儀征港灣農業發展有限公司主要從事生豬養殖、大棚蔬菜種植和水產養殖,采用“豬-沼-菜”循環利用模式實現糞污資源化利用。公司年出欄商品豬200hm2,建有面積為1200m3的沼氣發酵罐,豬場糞污進行厭氧發酵,沼氣發電為豬場提供電力,沼液進行干濕分離,分離的沼渣免費供給周邊農戶做有機肥使用,沼液用于200hm2大棚蔬菜和林果種植基地施肥,從而實現了農牧結合和循環利用。二是在密集養殖區推行“儲糞池+田頭調節池+還田利用”模式,如高郵市甘垛鎮沙貫村,擁有蛋雞養殖戶37戶,存欄蛋雞34萬只,由村委會牽頭按照每個儲糞池容積50m3,儲存周期3個月,配套面積為3.33hm2稻麥田的標準實施。蛋雞養殖戶負責建設儲糞池,由村委會購置吸糞車,將養殖戶儲糞池的糞污統一運至田頭調節池,用于農田的季節性施肥。三是大力推廣微生物發酵床模式,豬舍糞尿通過漏縫地板收集系統流出后,通過異位發酵床進行發酵分解和無害化處理,墊料使用一段時間后直接作為有機肥料進行還田利用。如寶應興達園生豬養殖場,年出欄肥豬5000頭,建成異位發酵床1600m3,日處理糞污能力達到25t,實現了豬場糞污的無害化處理。
3 存在的主要問題
揚州市地處江蘇里下河地區,河湖水網發達,土地資源緊缺,推進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仍然存在著不少的困難[6-8]。一是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運營機制尚未建立。部省文件明確要求,要推動建立畜禽糞污收集、轉化、利用網絡體系,建立糞污集中處理中心,探索建立專業化和社會化運營機制。但是揚州市仍然存在產品成本高、商品化水平低、農民參與積極性不高等問題,有機肥推廣普及滯后、沼液銷路不暢等問題較為普遍。二是種養結合關系銜接不夠緊密。畜禽糞便是農業生產主要的有機肥源,但隨著養殖業規模和經濟社會發展,受勞動力成本升高、季節限制、運輸和施肥不便等因素的影響,畜禽糞便資源化利用比例不斷降低,特別是在種植業和養殖業生產經營主體分離、畜禽養殖與土地消納不匹配的情況下,導致農牧結合脫節、種養循環困難。三是技術支撐體系比較薄弱。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涉及學科較多,對源頭減排、清潔生產、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等技術缺乏系統研究[5],更沒有相關的技術標準,缺乏畜禽糞污處理、還田、監測等環節的技術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