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數碼影像中影像的色彩容易出現色彩的差異性,為了保證這種數碼影像色彩的正確還原,就需要我們對數碼影像的色彩系統進行色彩管理。色彩管理就是,使得數碼影像的色彩描述數據文件在不同設備上,在各個環節,無論怎樣轉換,所還原的色彩與真實色彩盡可能保持一致。通過對色彩空間和后期軟件的色彩調節來達到對色彩的管理的目的
關鍵詞:數碼影像 色彩管理 色彩空間 色彩控制
隨著現代數碼影像的發展,傳統的化學成像已經退出了主體地位,在傳統的膠片時代,攝影師通過選擇膠片類型,準確的曝光和后期沖印等來控制攝影色彩的正確還原。但到了數碼攝影時代,從本質上說,對計算機而言,所有的都是0和1的數字組合。這種數字的色彩在數碼影像的不同階段存在著,因為不同的數字顯示設備和呈現設備,這種數字影像的色彩很容易出現色彩的差異性。為了保證這種數碼影像色彩的正確還原,就需要我們對數碼影像的色彩系統進行色彩管理。
一、數碼圖像的色彩管理的目的和意義
在膠片攝影時代,因為化學成像,照片拍攝完畢后,人們直接看到的就是最終的照片。對于普通人而言,很少去比較照片跟底片之間的彩色差異性。但到了數碼攝影時代,人人都是攝影師,人們拍攝了一張數碼照片后,當通過相機的取景屏觀看時,是一種色彩結果,但當放到顯示器上觀看時,會發現這個色彩會產生差異,有時候甚至不同的顯示器顯示的效果差異也很大。最后用打印機輸出照片時,又會產生色彩差異。數碼影像在不同的顯示器,不同的打印和輸出設備,所帶來的色彩差異性問題,就是數碼影像的色彩差異性問題,一個看似簡單,但解決起來十分復雜的問題。
首先,我們對數碼影像的色彩進行管理,目的是為了保持色彩記錄的一致性,或者說得到準確的色彩還原,而不是為了讓色彩變得更絢麗。我們對色彩的管理就是,使得數碼影像的色彩描述數據文件在不同設備上,在各個環節,無論怎樣轉換,所還原的色彩與真實色彩盡可能保持一致。
從本質上講,在數碼攝影基本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拍攝階段,這是獲取數碼照片色彩的過程。第二階段是數碼作品的調整和修正。這個階段我們可能通過軟件等的輔助,把拍攝獲得的數碼作品更加完美化。最后一個階段是數碼作品的輸出。這幾個階段中都要保證我們在數碼階段獲得的理想結果,無論是轉換到何種介質,保證輸出的色彩是我們所需要的。由此可見,數碼影像的色彩管理貫穿整個數碼攝影的始終,是一個容易被我們忽略的核心問題。
色彩本身在物理上是確定的,每種色彩都對應著一定波長的光波。因此,為了讓不同設備排除其“主觀”看法,盡可能準確還原特定波長光波所代表的顏色,需要對參與色彩流程中的設備進行調較,這個過程就是色彩管理。
學習色彩管理的實踐意義就是讓人們充分了解數碼影像的色彩系統,充分了解這種數字色彩在不同設備間的色彩差異性。數碼攝影將顏色數量化后,可以定量和定性地進行色彩分析,使得精確的色彩管理成為了可能。
二、數碼影像的色彩空間和色彩控制
“色彩空間”一詞源于西方的“Color Space”,又稱作“色域”,它代表了一個色彩影像所能表現的色彩具體情況。色彩學中,人們建立了多種色彩模型,以一維、二維、三維甚至四維空間坐標來表示某一色彩,這種坐標系統所能定義的色彩范圍即色彩空間。人們經常用到的色彩空間主要有RGB、CMYK、Lab等。
RGB色彩空間作為最為常用的色彩空間之一,又有很多種的類型:Adobe RGB、Apple RGB、SRGB、ECI RGB、Pro Photo RGB等,這些RGB色彩空間大多與顯示設備、輸入設備相關聯,了解這些類型對數碼影像的色彩來說非常重要。在這些色彩空間中,Adobe RGB與SRGB是最為常見的,也是目前數碼相機中重要的設置。Adobe RGB較之SRGB有更寬廣的色彩空間,它包含了SRGB所沒有的CMYK色域,層次較豐富,但色彩飽和較低。如果希望在最終的攝影作品中精細調整色彩飽和度,可選擇Adobe RGB模式。若將由Adobe RGB模式拍攝的圖像更改為SRGB模式的,影像的色彩會有所損失。但由于其色域較廣,所以影像的色彩還會真實地反映出來。普通消費級數碼相機中多以SRGB做為相機內的色域標準,從而使所拍圖像在不需要加工的情況下能在顯示器或打印機等輸出裝置中展示其本來面目。而高檔或單反數碼相機則提供了Adobe RGB和SRGB兩種色域選擇。Adobe RGB具備非常大的色域空間,對以后輸出及分色有極大的優勢和便利性。
現在數碼相機已經非常普及和大眾化,但人們對數碼相機的色彩管理往往不理解。有些人認為完全沒有必要,認為不同的相機風格不同。還有的認為,數碼圖像后期可以隨意調整,拍出的圖像有些偏色也沒有關系。很多攝影者沒有意識到,色彩管理的初衷是真實地還原顏色,讓圖像需要建立在統一標準之上,才可控和易控。因此,數碼相機的色彩管理,主要是提供一些工具幫助攝影師在拍攝時盡可能真實還原攝影場景的顏色。數碼相機采用機身內的CCD或CMOS傳感器前部的濾光片控制顏色。但因為濾光片的作用是有限的,嵌合有濾光片的影像傳感器對光線靈敏度,和人的感覺并不一定是完全匹配的,這樣就會產生色彩的誤差。攝影師可以通過標準色塊來有效對色彩進行控制。
色卡有很多類型,其作用和應用方法也不同。例如經典的24色色卡,在傳統攝影時期就被用于高質量顏色還原的應用,現在更廣泛應用于數字圖像顏色還原評測、校色。還有白平衡卡,主要用于對數碼相機進行自定義白平衡校正,或作為白場參考用在圖像處理軟件中調整色溫。三階灰卡包含黑、白、灰三個色塊,既可用于自定義白平衡,也可用于檢驗中性色的還原;還可以用于定義黑白場,對于對色彩要求較高的廣告攝影等題材;還可以使用Color Checker SG色卡配合Profile Maker色彩管理軟件;還可以生成高質量的數碼相機ICC文件,在攝影棚或可控的攝影光照條件下,更好地記錄和還原被攝物體的顏色。
三、后期軟件處理中的色彩管理
談到數碼攝影就不可避免地說到圖像處理軟件,這些軟件在圖像的處理、輸出、管理等各方面發揮作用。這些軟件都有自己的色彩管理選項,只有合理選擇和進行相關的設置才可以保證色彩的一致還原。在眾多的處理軟件中,Photoshop是占主導地位的一個,用這個軟件對圖像進行處理和調整,控制著數碼影像的色彩呈現,這也被稱之為“數碼暗房處理”。
Photoshop中,“顏色設置”是軟件色彩管理的核心。在軟件的“編輯”菜單下,打開“顏色設置”面板,在這個對話面板中,可以看到幾個組成部分,包括設置、工作空間、色彩管理方案、轉換選項等。在“設置”下拉菜單下,列出的是一系列已經設定好的色彩管理集合,包括了工作空間和色彩管理方案等的設置,有日本、美國等標準的印前的默認設置。
而“工作空間”代表著軟件默認的顏色定義,里面有四個選項,包括RGB、CMYK、灰色、專色四個選項。RGB選項中,在下拉的菜單中,列出了常用的RGB色彩配置文件,可以從中挑選RGB圖像處理是應該使用的色彩空間。在選擇的時候,要根據自己圖像的使用目的來決定,如果只用于網絡傳播和屏幕瀏覽等應該選擇SRGB色彩空間。如果為了印刷等可以選擇ADOBE RGB。如果是在RAW格式圖像的轉換,可選擇PROPHOTO RGB色彩空間。CMYK選項主要用于印刷行業,里面提供了很多CMYK色彩設置文件選擇。前面的三個選項是采用了歐洲標準油墨,中間的五項是日本標準油墨,緊跟其后的四項為美國標準油墨。其他的還有一些CMYK的配置文件。在“灰色”選項中,列出了各種網點擴大和灰色系數。還可以自己設定灰度系數等。對于PC計算機而言,選擇CRAY GAMMA 2.2,而蘋果機選擇1.8就可以。在“專色”選項中,從中可以選擇不同的網點的增大曲線,這個設定只對專色通道有影響。
在色彩管理方案中有RGB、CMYK、灰色三個可以下拉的菜單中,有三種選項:“關”“保留嵌入的配置文件”和“轉換為工作中的RGB”。這三個選項決定了“配置文件不匹配”和“缺少配置文件”時應該如何處理。另外,在最下方的“說明”中會有相關項目的講解。
在轉換選擇欄目里有“引擎”和“意圖”兩項。在“引擎”中有三個色彩管理模塊可以選擇:ADOBE顏色引擎ACE,APPLE COLORSYNC和APPLE CMM。如果需要從RGB到CMYK轉換,選擇“ADOBE顏色引擎ACE”最合適。
在“意圖”選擇中,有可感知、飽和度、相對比色、絕對比色可以選擇,這些是處理超出色域范圍的顏色,采用不同的方法對轉換后輸出的圖像色彩變化有影響。其中“可感知”是日本印刷行業標準,適用于攝影作品輸出。而“相對比色”是歐美國家的標準,能保留更多的信息。至于什么樣的適合自己的作品,只有自己去尋找了。
作者簡介:田金良(1981—),山東淄博人,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研究方向:攝影與數字媒體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