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社會的發展離不開教育,適合學生發展的教育才是科學的教育。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學習文化課知識固然重要,但培養學生高尚的思想品德情操及愛國之情才是社會最需要的。在教育教學中,怎樣把知識傳授與教書育人做的更好,讓知識與育人發展相結合才是教育者應該潛心研究的重點。
關鍵詞:高中體育教學;育人;發展
我國的教育方針是教育必須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必須與生產勞動相結合,培養德、智、體等方面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高中體育教學是學校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相對于其他學科教學來說,不僅在體育活動中全面發展學生的身體素質,而且通過教學培養學生的各種思想觀念、道德情操、情感和意志品質等,教學過程中不僅培養學生積極參與活動的能力和行為,而且還擔負著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情感意志的培養。因此說體育課教學與教書育人的發展要結合,是教學過程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環節。在教學中如何做到體育教學與教書育人發展相結合呢?筆者結合多年的高中體育教學經驗和實踐,從以下六個方面進行簡單論述。
作者簡介:臧瑞芹(1970—),女,漢族,山東萊西人,本科,一級教師,研究方向:體育與健康。
一、體育教師應當樹立良好的外在形象
體育教師良好的外在形象,直接決定著學生體育課的學習興趣及教學任務的完成。體育教師在體育課教學中是引導學生學習的主體。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本身就是教育內容的體現者和表現者,教師本人的思想品德、行為舉止等都會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這個過程在同學們的心中直接形成一個直觀的印象,在長期的教學工作中,干凈、利索、有活力的體育教師,他所任教的班級的學生相對于其他班級來說,在很大程度上會表現出積極向上、干凈、利索、有活力的良好狀態。所以體育教師自身就要不斷提高各方面的修養,時刻以良好的師德、精湛的教學藝術感染、教育、啟迪學生,從心靈上贏得學生的尊重與信賴。憑借良好的個人魅力去吸引并感染影響著學生,這樣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和體育鍛煉的積極性,體育課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二、體育教師在教學中應做到寓情于教,動之以情
體育教學有著得天獨厚的教書育人的優越條件——交流。在體育教學中,體育教師可以利用這一條件與學生談情感、興趣、運動損傷、生活常識等知識,盡情地進行心理交流和疏導。這樣的教學方法可以以情動人,提高課堂的教學魅力。高中階段的學生主觀能動性強,世界觀已基本形成,在這種有利的情況下進行教書育人,可以讓學生自覺愉快地被接受,利用經常發生在身邊的案例進行形象的教育,還可以轉化為學生迫切的要求——延伸問題的探討,只有在這種和諧、愉快、情感交融的教學氣氛中,體育教學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同時,在教育教學中,可以利用優秀同學去感化、溝通與其關系不錯的、存在某些缺點的同學的思想工作,存在缺點的同學也容易接受并改正。
體育教師本身的素質也影響到其在學生中的威信的建立,教師本身能做到具有強烈的責任心、無私奉獻的精神、崇高的思想品德修養和熱愛學生、關心學生、體貼學生、沒有偏向、一視同仁的美德,在學生中的威信自然要高,再加上老師精通專業知識,具有熟練的運動技術技能能力、訓練能力等都會受到學生的崇拜,這樣才能達到師生之間感情融合、思想交流無間隔等。但是,教師又要嚴格要求學生,合理善意地疏導而不是壓抑;同時,又要尊重學生對教師的意見和批評,善于控制自己對學生的反感和抱怨,這是教師樹立威信,建立師生之間情感交流的基礎,這對教學效果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三、教師結合學生的生理與心理特點、教材的性質和特點進行有目的、有計劃的教育教學
教師應根據學生的生理與心理特點,在教學中要有目的、有計劃地選擇合適的教材,運用科學的教學手段和方法。例如,在練習籃球行進間運球過障礙物訓練時,擺放一些有難度的障礙物、丈量間距等工作可以讓學生親力親為,這樣既可以提高學生練習籃球運球的興趣,還可以培養學生熱愛勞動、肯吃苦、克服困難的好習慣;在練習跳長繩時,可以培養他們團隊合作、團結奮進的集體主義精神及良好的優秀品質。在體育教學中,不管采取什么教學內容,都能把做人、誠實、守信、拼搏的好品質滲透其中,使體育課真正成為體育教學與教書育人發展相結合的好契機。
四、體育教師應當轉變體育教學理念,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
體育課就是讓學生主動走出教室走向操場,沐浴在陽光下,在大自然的環境下,體會運動帶來心靈與身體的樂趣,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高中學生正處于各方面成長成熟的關鍵時期,這個階段的學生還是非常好動,對一切充滿好奇心,如果學生沒有養成好的體育鍛煉習慣,就會對學生日后的學習產生巨大的影響。通過體育課活動和鍛煉也能最大程度的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對學生的心靈與身體健康產生直接的影響,促進學生心理與身體健康全面發展。因此體育教師應該科學合理利用體育活動開展相關的心理教育與體育活動,引導學生從體育理論和鍛煉中受益。
傳統的體育課趣味性不足,單一枯燥的教學內容與呆板的教學方式很難提高學生練習的熱情,而一些沒有實際意義的課前準備運動也沒有達到預期的拉伸效果。在這基礎上,教師應選取具有針對性的且運動幅度較大的拉伸項目引導學生進行課前準備活動,比如讓同學們排成一排,雙腿接在一起,以趣味性的扎馬步方式活動膝蓋與腳腕等關節,之后利用甩手臂的方式活動上肢肌肉,這樣不僅能突出課前準備活動的趣味性,提高學生練習的積極性,而且也能取得良好的拉伸效果,避免不必要的損傷。
教師在高中體育教學中還應拓展體育練習項目,豐富體育教學內容。體育課中著重培養學生的全面素質,因此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高度重視教材的安排,充分利用學校周邊環境與自身場地,結合學生需求等增加不同的教學內容,最大程度地激發學生學習主動性,強化學生對體育技術技能的掌握和創新性教學。此外,教師也可以在體育課教學中適量安排一定的“拓展訓練”,如開展親近大自然的長跑練習、爬山等趣味性體育運動。還可以開展一些簡單的體育拓展訓練項目,如信任背摔、盲目方陣等游戲活動,以此豐富教學內容,培養學生合作探究學習,提高課堂效率,為學生終身體育奠定基礎。
五、體育教師在體育教學過程中要有及時處理好突發事件的能力
體育教學不同于其他學科的教學,由于是室外教學,學生活動自由度大,空間也大,所以一些不可預計的突發事件容易發生。突發事件可小可大、可輕可重。鑒于此,這就要求體育教師在體育教學中要具有及時處理突發事件的能力。一節體育課是否成功,不光要看把知識、技術技能傳授給學生的情況如何,更重要的一點是要看這節體育課學生的安全系數如何。因此,在體育教學中,要想把突發事件降到最低,這就要求體育教師要充分備課,把可能出現的事故作為教學內容重點強調,同時在課中要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發現有可能出現事故的動作要做到防微杜漸,這就要求教師的教學方法要靈活,且有針對性。具體表現在:課中多以表揚為主,批評為輔;表揚時多采用公開的方法,批評時多采用一對一的方法;批評時要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嚴肅誠懇,切記簡單粗暴;絕對不實行集體處罰、隨意終止教學、停課、罷課、將學生趕回教室,甚至放任不管的教學方法;在教學中應多以小組活動及團隊協作為主,這樣有利于提高學生適應社會的生存能力;多設小組長和體育骨干,建立突發事件立即報告制。
六、體育教學中依靠班集體的力量,扶正祛邪
體育教學與班集體的力量是密不可分的。一個良好的班集體可以使體育教學有序進行;一個松散的班集體可以使體育教學無法進行。班風正、學風濃嚴謹的體育教學可以促使良好的班風建設,良好的班風又可以促使體育教學順利進行。在體育教學中利用良好的班集體力量,使體育課上的緊張、嚴肅、活潑,同時把激勵貫穿于整個課堂當中,在集體情感的熏陶下,培養學生積極、自主的鍛煉習慣,久而久之,可以使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樣才有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學風,順利完成教學任務。
在體育教育教學中,“聲情并茂”是最大的優勢,教師要善于利用這個優勢,及時對個人行為進行監督和制約。當出現問題時,要適時進行集體與個人關系的教育。教學及時引導、維護正氣,抵制歪風,使學生有一個改正錯誤的明顯方向及目標??傊?,體育教育不僅能給予學生一個健康的體魄,而且對學生的德智美勞全面發展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和教育作用,教學過程中教師正確運用體育教學與育人發展相結合的手段和方法,將為學生終身教育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張曉霞.挖掘體育教材中的德育內涵 加強對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C]//體育科研,2000(2).
[2]高中體育與健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作者簡介:臧瑞芹(1970—),女,漢族,山東萊西人,本科,一級教師,研究方向:體育與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