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自謙
摘 要:國民經濟的發展主體就是國有企業,其發展狀態對社會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產生了直接影響。因此,國有企業的發展一直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隨著經濟全球化趨勢的增強,在嶄新的社會發展時期,廣大國有企業必須結合自身經營發展實際,優化內部管理工作,重視工會管理,促進工會管理工作朝著創新性方向發展。國有企業也是如此,其也應堅定不移地走社會主義發展道路,在新的歷史時期更應結合形勢發展,高度重視工會管理工作,保障企業工會管理工作實現有效創新。
關鍵詞:國有企業;工會管理;創新;途徑;新時期
一、引言
時代發展的步伐不會停止,在新的歷史發展階段,國有企業作為經濟建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其改革的力度也在不斷加大。這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廣大國有企業內部的產業結構,職工隊伍、利益關系、分配形式等也在不斷發展轉變。經濟結構朝著更具多元化的方向發展,職工可以選擇的就業途徑越來越多。面對新的發展情況,廣大國有企業更需要迎合社會發展實際,順應時代發展,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保障企業工會管理工作實現有效創新。
二、國有企業工會管理工作面臨的新形勢
促進新時期國有企業工會管理工作的有效創新,必須總結當前企業工會管理面臨的新形勢。國有企業黨建工作面臨的形勢越來越復雜,在原有黨建工作中,員工需要學習的內容變化不大,與市場經濟也存在明顯不協調的情況,也就是說,新形勢下國有企業的黨建工作對內部及外部環境的變化相當重視,考慮到環境的變化,優化調整黨建工作內容,與國有企業的生產與經營實際強效結合起來,將國有企業黨建工作的優勢凸顯出來。結合國有企業的發展實際,開展生產或管理決策工作時,不僅要高度強調自身的發展戰略目標,還應保障所制定的決策與國家政治發展需要相契合。在新的歷史發展時期,廣大電力企業面臨愈發激烈的競爭,這也直接表明日常經營管理活動和黨建工作必須實現強效結合,這樣才能應對經濟迅猛發展的大環境帶來的激烈挑戰。正是迎來了新的發展形勢,才使我國國有企業面臨的經濟環境和實際運行情況發生了巨大的改變。這些改變不僅在企業競爭中體現出來,同時還體現在行業與行業之間的競爭方面。國有企業實現改革是必由之路。面對這樣的情況,國有企業的黨建工作需要考慮到企業內外實際狀況,將現有員工和新形勢的特征作為基礎,保障員工思想政治引導工作有效展開,切實發揮國有企業工會工作的優勢,促進國有企業健康高校發展。
三、新時期國有企業工會管理工作存在的不足之處
(一)缺乏對黨建工作的重視
新形勢下,國有企業工會管理工作存在明顯不足之處,首先是對黨建工作缺乏重視。很多國有企業正處于轉型階段,企業的生產經營面臨很多困難,這就導致企業對自身工會管理工作缺乏足夠的重視,很多時候工會管理往往流于形式,缺乏實質性的管理,甚至很多企業根本沒有將工會管理工作放入企業的重要議事中,極大忽略了企業管理及員工政治和思政品質的提升,這就使得企業工會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受阻。
(二)工會組織所發揮的作用需要進一步提升
在新的歷史發展時期,國有企業面臨的外部環境更加復雜,這就使工會組織發揮的有效性受到多方面的阻礙,一些國有企業的政治核心作用沒有被徹底發揮出來,工會組織難以高效參與到重大事件的決策中。部分國有企業缺乏工會管理者,工會組織無法正常工作。此外,部分國有企業僅僅強調生產、經營等工作,而極大忽略了黨組織生活,這就導致工會組織工作人員的工會管理觀念比較淡薄。
(三)工會管理工作方式亟待優化
新的歷史發展時期,工會管理的工作方式亟待優化。企業工會管理工作能否實現創新是能否發揮工會工作應有作用的關鍵。很多國有企業的管理者,甚至部分直接從事企業工會管理的政工人員,機械地認為僅僅按照上級的要求完成工會工作任務就可以了,而現有的工會管理工作方式不需要實現創新。工作方式也相對機械單一,導致企業工會工作難以發揮對國有企業發展的指導作用。
四、新形勢下國有企業工會管理工作的創新路徑
(一)建立健全領導體制
新形勢下促進廣大國有企業工會管理工作有效創新,首先要建立健全領導體制。隨著國有企業改革的深入,國有企業內部的產業、組織甚至職工隊伍的結構都發生了較大的轉變,經濟發展呈現多元化結構形態,其中的勞動關系也變得更為復雜,這就加大了國有企業工會組織工作的難度系數。因此,必須發揮管理者的管理優勢,建立健全領導體制。要重視宣傳工作,提高廣大職工對工會組織的信任程度,選擇多樣化的方式完成宣傳,讓上級企業工會組織始終重視工會管理工作,讓廣大職工對工會組織充滿信任感,發揮廣大員工工作的主觀能動性,使其愿意參與到工會組織中來。考慮到自身管理實際,企業要強化對工會工作制度及相應工作內容的制度化約束,防止不良現象出現。建立健全領導管理體制,使工會工作有據可依,維護廣大職工群眾的根本利益。強調工會管理制度的創新,保障工會管理信息更加透明化、公開化,讓廣大工會成員都能夠積極自愿地參與到工會管理工作中,將工會對企業發展的促進作用發揮到極致。工會組織還應結合自身企業的發展實際,強調多樣化工會活動的開展,發揮企業文化的優勢,將企業文化和企業利益更深地融入到企業職工思想中,借助有意義的工會活動強化企業員工之間的互動,營造一個積極向上的企業文化氛圍,讓廣大職工在實踐活動中獲得進步和發展,這樣一來,黨組織的發展也就建立起了更扎實的群眾基礎。
(二)強化國有企業工會組織干部基礎
在將具體的工作方向明確之后,廣大干部隊伍的建設工作就是決定工會管理工作成效的重要因素。為此,國有企業必須將企業工會組織干部基礎進一步強化,真正發揮領導干部的帶頭引導作用,保障工會管理工作順利展開,想方設法為自身企業的發展謀出路,找準路子,真正使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不斷增強,在原有的基礎上獲得全方位的發展。面對如此激烈的市場競爭,國有企業需要反思的是如何加強自身內部管理,保障內部各項管理工作高效順利進行,而企業工會作為重要組織,應發揮的作用必須凸顯出來,因此,企業工會組織干部基礎必須在原有的基礎上進一步強化。
(三)探索符合市場經濟規律的工會工作的創新路徑
國有企業存在的價值是為了滿足市場大環境的發展需要,為此,國有企業工會管理工作的創新路徑需要在原有的基礎上進一步探索,迎合市場大環境發展的需要,強調自身價值,實現工會管理工作的有效創新。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過程,必須將工會管理工作的思路理順,必須本著為人民全心全意服務的宗旨,保障國有企業改革的順利發展。當前的社會大環境對國有企業的發展來說還是有一定的優勢的,但競爭非常激烈,廣大國有企業的工會管理工作必須結合市場情況,堅持黨的正確領導,全方位考慮企業的生產實際,保障企業發展與工會管理工作結合的有效性。
(四)保障監督管理工作不斷強化
必須高度強調對國有企業工會管理者的監督和管理工作。首先,國有企業的工會組織必須建立起一套符合企業發展實際的獎罰制度,將工會組織的監督指導作用發揮到實處。增強國有企業領導人員的紀律意識。此外,考核評價制度以及維權制度也需要進一步創新和優化,必須提升工會干部維護自身權益的能力,從基層工會組織一直到總工會組織,必須尊重廣大人民群眾的意見,對其中考核優秀的工會干部應給予適當的表揚,對做得不到位的人員要嚴肅通報給予批評,但批評不是最終目的,而是責令其盡快改正。維權工作需要必要的資金支持,因此需要保障資金充足安全。工會干部必須樹立責任意識,本著為企業負責的態度創新工會組織管理,增強職工自我保護意識,借助法律武器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當然也需要為企業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五)注重國有企業工會組織和地方工會維權組織的溝通交流
促進工會維權機制不斷創新,強化其維權能力,增強職工的法律意識,強調企業工會組織和地方工會維權組織之間的溝通互動,與地方工會組織之間加強合作,幫助廣大國有企業將維權過程中遇到的難題高效解決。
五、結語
新的歷史時期已經全面到來。廣大國有企業必須重視工會管理工作,反思自身現階段工會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處,然后強化廣大職工的權利意識、法律意識,保障好自己的合法權益,同時通過創新工會管理工作,推動國有企業的生產與經營活動順利展開,提升整體效率,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巴玉紅.新時期國有企業工會管理工作的創新途徑探索[J].化工管理,2016(36):29.
[2]李爰靜.國有企業工會經費收繳管理工作中的幾點探討[J].現代企業文化,2013(21):17.
[3]劉元文,高紅霞.產權改革后國有企業工會工作基本狀況[J].中國勞動關系學院學報,2003,17(6):18-20.
[4]劉化軍.當前國有企業工會工作面臨的問題及對策[J].山東工會論壇,2006,12(4):8-9.
[5]張兆河.淺析當前國有煤炭企業工會工作面臨的問題及對策[J].能源技術與管理,2010(4):155-158.
[6]李守俊.工會在現代國有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中的作用初探[D].貴陽:貴州大學,2007.
[7]張麗娟.國有企業工會工作中的常見問題及應對策略[C]//決策論壇——企業行政管理與創新學術研討會,2016.
[8]居靜.工會在現代國有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中的作用分析[J].改革與開放,2018(16):153-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