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十八大前中國共產黨巡視制度建設:進程、特點與評判

2020-07-16 03:42:42于學強
黨政研究 2020年4期
關鍵詞:中國共產黨制度建設

于學強

〔摘要〕

十八大前中國共產黨巡視制度發展經歷初步創制、中斷破壞、恢復發展三階段,呈現出巡視主體的權威性、巡視內容的擴展性、巡視手段的獨特性、制度發展的起伏性四方面特征。全面客觀地認識分析十八大之前中國共產黨巡視制度的歷史發展,可從如下三個方面予以評判:巡視成果顯著與巡視工作不聚焦并存;巡視范圍廣與巡視未全覆蓋并存;巡視中上層監管強與基層監管不到位并存。

〔關鍵詞〕

中國共產黨;巡視制度;十八大前;黨的建設

〔中圖分類號〕D262.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8048-(2020)04-0060-07

新時代中國共產黨巡視制度建設是建立在歷史,尤其是自身發展史的基礎之上的,也是在客觀評判既往歷史經驗教訓的基礎上向前發展的。全面展示和研究十八大前巡視制度建設,在此基礎上作出客觀評析,對于推進新時代巡視制度建設科學化有積極意義。

一、十八大前中國共產黨巡視制度的發展歷程

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以來,在吸收傳統政治社會中巡視監察制度建設經驗的基礎上,逐步建立起具有現代意義上的巡視制度。根據中國共產黨自身發展進程,在黨的十八大之前這一制度的建立與發展大致經歷初步創制、中斷破壞、恢復發展三階段:

1.中國共產黨巡視制度的初步創制階段。從誕生的視角看,中國共產黨當時是體制外政黨,是以打破舊世界的姿態出現的。在建立之初,中國共產黨受到各方面政治勢力的擠壓,沒有公開有序開展組織活動和制度建設的政治空間,只有在實施嚴格集中化領導條件下開展秘密活動,才有更大生存可能和發展機遇。不僅如此,由于中共二大加入共產國際,中國共產黨自身的組織體系和活動機制又深受蘇共和共產國際的影響。蘇共的中央巡視員制度,共產國際派遣巡視員直接領導中國革命,以及通過對中國共產黨巡視主體、內容、方法的建議等,都不同程度地成為促進中國共產黨自身巡視制度創建與探索的外部條件。中國共產黨建黨之初巡視制度的創制與發展,就是在這樣非常復雜的國際國內背景下開展的。中共一大注重自上而下的監督,在《中國共產黨綱領》中提出地方執行委員會的財政、活動和政策必須受中央執行委員會監督的思想,并且在實踐工作中實行組織內派遣特派員的制度。1922年中共二大黨的章程規定:“中央執行委員會得隨時派員到各處召集各種形式的臨時會議,此項會議應以中央特派員為主席”〔1〕,從而首次在中央層面創立特派、巡視的工作方式。1923年6月中國共產黨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將中央向各地派遣特派員的決定以文件的形式規定下來。1925年的《組織問題決議案》再次肯定了黨章的規定,要求增加中央特派巡行的指導員,以進一步加大對地方工作的指導力度。1927年八七會議決定派出巡視員指導工作,恢復和整頓大革命失敗破壞的黨組織,并于同年11月決定建立各級黨部的巡視指導制度,向各級黨部派出巡視員。1928年白色恐怖下黨組織面臨嚴峻形勢,中共中央頒布了《中央通告第五號——巡視條例》,對巡視的目的、人數、期限、任務、注意事項等作出詳盡的規定,并明確提出“巡視制度是保證上級黨部正確指導的主要方法”。〔2〕1930年六屆三中全會提出履行共產國際改善和加強黨組織決定,必須重視巡視工作。1931年六屆四中全會通過了《中央巡視條例》,就巡視員的條件、基本任務、工作方法、職權、教育與紀律等方面作出了具體規定,強調建立完全的巡視制度和改善巡視方法,使黨內巡視工作規范化程度得到提升,標志著黨的巡視制度正式形成。1938年,面對全面抗戰新情況,六屆六中全會提出上級黨委向下級黨委派遣巡視員,以傳達上級黨委意見和考察下級工作情況,并對巡視員職權邊界作出明確規定,禁止其強制決定與自行命令。1939年中央軍委、總政治部作出由指定單位選派干部,以及指定得力人負責以考察團、巡視團等名義派往指定地區之部隊中幫助工作,作為鞏固新部隊的重要方式的決定。1942年《關于抗日根據地土地政策的決策》,立足根據地內黨和政府,要求通過派員巡視總結工作經驗。抗戰相持階段,針對國民黨派反動派不斷制造摩擦事件,我們黨又提出在游擊掩護下領導與巡視下層工作的決策,有效地推進了黨組織建設。1945年七大黨章雖然重新恢復了“黨的監察機關”一章,但由于內戰爆發后軍事斗爭和政治斗爭之需,黨的七大并沒有選舉產生黨的監察機關。

2.中國共產黨巡視制度的中斷破壞階段。新中國成立之后,中國共產黨徹底地由體制外政黨轉變成體制內政黨,不僅可以公開合法活動,而且成為國家的領導黨和執政黨。面對新形勢,黨中央原本想將巡視制度固定為黨內監督的重要制度,并在實踐中運用這一制度。比如,為了鎮壓反革命、推進土地改革和“審干”等工作,我們黨就運用了專項巡視的方法,并且保障了各項任務的順利實現。但是,新中國成立之初,國家百廢待興,內政外交事務繁雜,由于革命年代形成政治運動與群眾運動結合的慣性、七屆二中全會上毛澤東的告誡,以及集中精力恢復戰爭創傷和捍衛國家政治安全的任務等原因,我們黨也積極推進了專項巡視工作和各級紀檢監察制度建構,盡管如此,但巡視制度建設整體上并沒有跟上時代的變化。1949年11月9日,黨中央根據新中國成立后的新情況,作出《關于成立中央及各級黨的紀律檢查委員會的決定》,建立了各級紀委受同級黨委和上級紀委雙重領導的體制。1955年3月31日,黨的全國代表會議通過了《關于成立黨的中央和地方監察委員會的決議》,決定成立黨的中央和地方各級的監察委員會,代替中央和地方各級黨的紀律檢查委員會,同黨員中各種違法亂紀現象作斗爭。黨的八大選舉產生了新一屆中央監察委員會,但黨的九大和十大黨章卻取消了關于黨的監察機關和黨的紀律的條款,黨的紀檢工作遭到全面破壞。黨的十一大黨章,雖然恢復設立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地方縣和縣以上、軍隊團和團以上各級黨的委員會都設立紀律檢查委員會的規定,但黨的紀檢監察工作并沒有在事實上實現全面的撥亂反正。所以,從1957年“反右”運動一直到“文化大革命”結束,黨和國家的監察機構和黨內外各項監督制度一度被弱化乃至取消,與新中國成立初期相比,巡視制度建設處于不進則退的態勢。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經濟發展作為各項工作的基礎更加重視,黨內監督也得到關注,但巡視工作仍然沒有作為黨內監督的重點。蘇東劇變和我國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之后,我們黨更加關注黨自身建設,認為黨和國家的發展,“關鍵是我們共產黨內部要搞好,不出事”〔3〕,更加強調通過制度建設來推進黨內監督和反腐倡廉工作。

3. 中國共產黨巡視制度的恢復發展階段。雖然黨的十一屆六中全會完成了撥亂反正的歷史任務,但直至1983年“整黨”工作時巡視制度才被重新提出并加以運用,而正式開啟恢復與重建巡視制度則到了20世紀90年代。黨的十三屆六中全會提出中央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黨委,可向各級、各部門派出巡視小組的要求,并為巡視工作的開展進行了大量的調查研究。從1996年到1998年,中央紀委先后派出了七批巡視組,對18個省和中央國家機關進行巡視;1999年中央組織了“三講”教育專項巡視組到各地區部門進行巡視;2001年中央紀委、中央組織部聯合派出了三批巡視組,對八個省、區進行了巡視。黨的十六大提出建立和完善巡視制度的重大決策,《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試行)》將巡視監督確定為黨內監督的十大制度之一。黨的十七大則首次將巡視工作作為一項重要制度寫入黨章。縱覽十六大至十八大間,中央不僅批準設立巡視工作辦公室,作為中央紀委、中央組織部巡視工作聯席會議的日常辦事機構,地方也建立了巡視工作機構,積極推進了各個層面的巡視工作。在中央層面,2003年5月組建了五個地方巡視組對31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開展巡視;2004年3月組建了金融巡視組對中央管理的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進行巡視;2006年3月和2007年3月組建了三個企業巡視組對國有重要骨干企業進行巡視;2007 年6月組建了兩個中央國家機關巡視組對部分中央國家機關開展巡視;2008年中央又批復同意增設5個巡視組,從而使中央巡視組達到10個,6個組負責地方巡視,4個組負責企業、金融巡視。與中央巡視相對應,2004年至2007年,全國31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黨委共組建了121個巡視組,積極推進省級巡視工作。為了推進巡視工作規范化,這一時段也注重了制度建設。2009年7月,中央頒布《中國共產黨巡視工作條例(試行)》,2010年中央先后出臺《中央巡視工作領導小組工作規則》《中央巡視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工作規則》《中央巡視組工作規則(試行)》以及《關于被巡視地區、單位配合中央巡視組開展巡視工作的暫行規定》四個法規文件,使巡視工作制度化、規范化、科學化程度得到提升。

二、十八大前中國共產黨巡視制度建設的特點

十八大之前,中國共產黨巡視制度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發展起來,并日漸成熟。縱觀這一時段中國共產黨巡視制度發展進程可以發現,從巡視主體、巡視內容、巡視手段、發展歷程方面,呈現出如下四個方面特點。

1. 巡視主體的權威性。就巡視機構人員設置特征看,中國共產黨巡視機構與人員具有一定的獨立性與權威性。在中國共產黨巡視制度建立初期,各類特派員、巡視員都由除支部之外黨的各級組織授權,授權之后具有一定的獨立性與權威性,確實起到積極作用。從文件中看,1928年關于巡視員規定就曾明確其獨立性“巡視員非在非常時機并得到派出黨部之許可,不能參加下級黨部之委員會為委員”“有權改組以下各級黨部”,對于黨內糾紛,有權根據自己的判斷并征得上級黨部同意后“予以解決”。〔4〕1931年的《中央巡視條例》規定巡視員為“中央對各地黨部考察和指導工作的全權代表”“組織上,巡視員有加強和改造各地黨部的任務”〔5〕。從實踐中看,中央監委會首任主席王荷波曾任中央特派員,其卓有成效的工作使共產國際代表維經斯基認為中央特派員制度使共產黨“有了真正依靠的力量”〔6〕。在中國共產黨巡視制度恢復發展階段,巡視機構與人員設置趨于規范化,由各級紀委、組織部派出到中央與省市區地方兩個層級設立巡視工作領導小組、巡視小組,選配巡視工作人員。其中,巡視工作領導小組的設置權收歸兩級黨委,有充分的權威調動各類資源進行巡視調查,從而確保了巡視機構與人員的權威性。同時,巡視機構人員確定以后,在具體的巡視工作中這些機構與人員還具有相對獨立性:一方面,這些機構與人員相對獨立于其派出的機構,派出巡視機構不再具體負責巡視工作,而是充分授權巡視領導小組和巡視組人員,通過“一次一授權”保障其擁有強大且不受干擾的巡視權力;另一方面,這些機構和人員還相對獨立于其巡視的對象,與巡視對象沒有利益關聯和人情往來,從而確保其巡視過程中能夠獨立、嚴格、客觀和自主地作出判斷,不受制于各方面權力的影響與制約。

2.巡視內容的擴展性。就巡視制度建設內容特征看,不同時段巡視制度的使命與關注點不同,但巡視的內容不斷拓展。在中國共產黨發展壯大的過程中,不同時期巡視制度的主要任務不盡相同。在大革命時期,由于中國共產黨自身組織還比較弱小,面臨著進一步強大組織和壯大組織力量的重大課題,并且面臨著生存危機。所以,此時期巡視特派員的設置是為了在確保生存的基礎上加強黨的組織建設,主要是結合秘密工作進行文件精神的上傳下達,將黨中央指示傳達到各級黨組織,再將各級黨組織的具體情形向黨中央匯報。大革命失敗后,中國共產黨被迫從城市轉移到農村開展土地革命,暫時逃離了國民黨的追剿,特別是隨著革命根據地的開辟,各級黨組織有了一個相對穩定的據點,可以在根據地進行較為公開地活動。但是,如何進一步密切根據地與中央的常態化聯系變得十分迫切。于是,此時期的巡視工作的規范化程度有了提升。通過《中央巡視條例》,對各類巡視人員具備的條件、職責,以及巡視的時間、任務予以較為明確的規定。抗日戰爭時期,巡視工作基本上也是服務于時代任務。適應全民族抗戰形勢的發展要求,此時期的巡視十分關注對基層黨組織的領導與工作指導,以進一步強化我們黨的革命力量,將我們黨建設成為一個廣泛群眾性的中國工人階級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新中國成立后,特別是恢復巡視工作以來,尤其是面對蘇東劇變新情況,巡視的重點逐漸轉移到黨內監督方面,巡視制度建設尤其關注黨自身純潔性與先進性問題,關注黨執政的合法性問題,同時將監督檢查被巡視單位的黨風廉政建設落實情況和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等執行黨的紀律情況納入巡視內容之中,以確保社會主義低潮和復雜國際國內形勢下,中國共產黨能夠執好政、長期執政。

3.手段選擇的獨特性。就巡視制度手段的選擇特征看,巡視制度建設主要是通過派駐中央特派員這一獨特的方式,落實巡視任務。中國共產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通過的黨章,就提出建立中央特派員制度,并初步明確了其應承擔的巡視任務。黨的第四屆中央執行委員會決定設立“中央特派巡行的指導員”。按照目前關于中央特派員的解釋,他是“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派出指導下級工作的人員。由中央指派1人或若干人擔任。代表黨中央前往各下屬機關、各級地方黨組織及軍隊黨組織內,監督檢查黨中央的有關決議方針執行情況,指導工作,召集各級黨組織會議了解情況,并向中央匯報工作,提出具體工作建議供中央參考”〔7〕。中國共產黨早期巡視制度建設中,主要是通過特派員和巡視員個體,傳達中央文件精神和指導地方黨組織建設,這也是特定時期的無奈選擇。如毛澤東在八七會議后,以中央特派員身份前往湖南去改組中共湖南省委;鄧子恢以巡視員的身份赴閩東指導工作,推動閩東蘇維埃建設等等。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對軍內黨組織的領導,“主要是通過軍事部、統戰部派遣特派員、巡視員或聯絡員的方式來實施具體領導和指導的”〔8〕。因為特派員在敵強我弱的特定條件下能夠發揮積極作用,在解放戰爭時期的廣州也曾實施過這一制度。1946年國民黨公開發動全面內戰,試圖將廣州的革命力量全部斬盡殺絕。面對這一嚴峻形勢,中共廣東區委決定撤銷廣州市委實施特派員制度,通過單線聯系方式來確保組織安全。新時期巡視制度恢復發展后,巡視手段的選擇有了更大的空間,各類巡視手段的創新發展是革命年代無法比擬的。但無論巡視手段怎樣創新,其維護巡視權威與獨立性的指向沒有變,保障巡視功能富有成效是手段創新的底線,這也從某種程度上說明巡視手段選擇的獨特性特點。

4.制度發展的起伏性。就巡視制度發展階段特征看,第一階段與第三階段受到關注度大,第二階段沒有得到足夠關注,甚至連同此時期其他黨和國家制度一并受到破壞,進而使得十八大前中國共產黨巡視制度整體呈現波浪前進的態勢。中國共產黨在巡視制度初創與恢復發展時期,對于巡視制度建設投入的精力和作出的貢獻最大,使得相應時期的政治生態較好;而第二階段黨與國家整體制度的破壞,導致這些時期中國政治生活的無序化。在第一階段發展過程中,尤其是在中國共產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之后,一直到1931年《中央巡視條例》出臺的10年間,幾乎每年都有關于巡視制度的相關規定出臺;在抗日戰爭時期,雖然相關巡視制度文件沒有再進行更大幅度地更新,巡視實踐卻在根據地和軍隊系統中開展起來,對于抗日根據地建設和軍隊建設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在第三階段發展過程中,鑒于對“文化大革命”時期黨自身制度建設的深刻反思,以及“制度問題更帶有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和長期性”〔9〕特點的認識,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開始恢復黨的制度文件,十一屆六中全會全面撥亂反正之后,“八二憲法”又從根本上重新確立了中國政治制度的價值取向和整體架構。而后,又經過約十年的發展才真正開啟重新建構巡視制度的新征程。可見,一種制度一旦遭受重創之后再恢復元氣,確實需要足夠的時間予以療傷。從新中國成立至“文化大革命”結束,甚至再向后延至20世紀80年代,巡視制度建設包括黨內監督制度建設基本上沒有得到足夠重視,而且還經歷了十年重創時期,此時期政治生態與巡視制度建設本身受到干擾不無關聯。由此,巡視制度的發展與黨和國家的發展是密切相關的,如果黨和國家發展進程出現問題,巡視制度建設就會受到影響,自然就更談不上建設科學化問題了。

三、十八大前中國共產黨巡視制度建設的評判

自民主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巡視制度的初步創制,到十八大前中國共產黨巡視制度的恢復發展,以及其在《中國共產黨章程》中的明確定位與實踐中的探索發展可得,中國共產黨巡視制度不斷完善并取得了積極成效,不僅使我們黨在非常復雜的形勢下生存發展起來,而且逐步由局部執政變成全國執政,并經由計劃經濟相對封閉狀態下的領導國家建設的執政黨,變成市場經濟全面開放狀態下領導國家建設的執政黨,領導中國人民站起來、富起來并向強起來不斷發展。但是,也應看到巡視工作發展進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與不足,需要客觀地認識和對待。全面客觀地認識分析十八大之前中國共產黨巡視制度的歷史發展,可從如下三個方面予以評判。

1.巡視成果顯著與巡視工作不聚焦并存。自我們黨開展巡視制度探索以來,雖然不同時段巡視工作的重點和關注問題有所不同,但總體上都是為了促進黨自身建設,完成特定階段的政治任務。從巡視成果來看,建黨早期的特派員制度承擔的巡視職責,在某種意義上保障了上情下達,推進了黨在秘密狀態下工作的順利開展,使黨在嚴峻的政治條件下仍然生存下來,發展起來,并日漸壯大。在執政條件下開展的巡視工作,對于我們黨在和平發展時期依然保持“兩個務必”,警示“糖衣炮彈”,起到積極作用。正是由于我們黨關注自身建設,尤其是通過巡視制度開展提升黨的純潔性與先進性,才使得我國在20世紀八九十年代世界風云突變,社會主義陣營出現紊亂的情況下,保持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穩定發展,保證了我們黨繼續執掌政權和推進社會主義建設。但是,既往巡視工作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處,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巡視工作定位有待于進一步明確。巡視工作是為了推進黨自身監督,應著眼于對這一政治組織的全面監管,尤其是對這一政治組織政治建設方面問題的監管,而不是糾結于業務工作或細枝末節的事宜。從巡視工作發展進程來看,在開始設置巡視制度時,問題意識比較強,巡視的范圍和內容比較準確,主要著眼于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貫徹落實。但是,伴隨巡視工作的推進,巡視范圍與對象的擴大,有些巡視工作沒有聚焦政治巡視定位,最終影響了巡視的成效。“在十八大之前,一個最顯著的現象就是寡頭政治(或者官方所說的‘團團伙伙)的形成和發展。”〔10〕大批政要落馬的原因很多,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巡視工作沒有將政治巡視放在重要位置。二是巡視工作的監督重點有待于進一步突出。黨的紀律執行情況、黨風廉政建設情況、“三重一大”以及民主決策等制度執行情況應是巡視監督的重點。但是,在具體巡視過程中,在這方面的工作做得并不到位。比如十八大之前出現的重大案件,被查的省部級領導干部,多數沒有很好的遵守黨的紀律,“一把手”缺乏民主作風和廉潔自律精神。

2.巡視范圍廣與巡視未全覆蓋并存。在巡視工作推進過程中,巡視范圍不斷擴大,涵蓋的領域和人員擴大使其漸漸成為管黨治黨的一把利劍。但是,也存在兩方面問題:一方面,覆蓋全面往往顧此失彼,甚至可能出現無法從相對全面的工作內容回歸到發現和反映違法違紀線索本職工作上來的情況;另一方面:重點領域、組織、個體與過程沒有覆蓋到位,巡視的震懾力打折扣。巡視覆蓋不全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在十八大之前,中央和國家機關的黨組織基本沒有開展巡視,這是從空間視角來看巡視工作存在的問題。由于中央與國家機關黨組織的巡視工作沒有開展,使這些領域權力運行可能出現真空。而十八大之前中央和國家機關黨組織中的腐敗問題,也證明了開展和強化這些領域的巡視工作十分必要。二是對于黨組織的巡視工作沒有做到任期內全覆蓋,這是從時間節點視角來看巡視工作存在的問題。巡視工作形成震懾的原因不僅僅是空間方面對各個領域的覆蓋,對每個領域黨的工作人員尤其是領導干部的全覆蓋更利于強化對他們的監管,真正使所有公職人員感受到巡視工作時時處處都存在。三是一些具體與特殊領域中的巡視手段不科學導致的問題還不鮮見。既往巡視由于工作方法不靈活導致一些重要人、重要事方面存在巡視空檔,尤其是在圍繞一件事、一個人、一個下屬單位、一個工程項目、一筆專項經費開展的專項巡視方面。巡視工作“回頭看”與“回馬槍”還沒有完全普及開展,一些機動靈活的巡視方法和手段還沒有創新發展,致使一些領域、組織和個體不能正確對待巡視、存在應付巡視的做法。特別需要指出的是,十八大之前的“一把手”腐敗問題沒有得到有效治理,巡視工作的獨立性、權威性,以及巡視制度體系化成為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制約因素,也影響了巡視建設的科學化水平。如鄭永年指出的,反腐敗不能自己反自己,而應當由別人來反,但這一問題在十八大前一直沒有解決好,反腐敗往往是自己反自己,左手反右手。〔10〕

3.巡視中上層監管強與基層監管不到位并存。中國共產黨反腐倡廉建設過程中,應堅守“老虎”“蒼蠅”一起打。高層腐敗需要治理,不治理可能會出現諸侯亂政的局面;基層腐敗也需要治理,不治理可能因其就在群眾身邊且容易侵吞群眾利益而引發群眾更大不滿。巡視制度建設過程中,應當遵循有腐必反的原則,不管是高層還是基層,任何黨員干部腐敗變質都要受到查處,甚至清除出干部隊伍。十八大之前,尤其是十六大以來,我們黨在巡視制度建設與實踐中,處理了一大批中高層干部,像陳良宇、劉方仁、高嚴、王懷忠、韓桂芝、邱曉華、鄭筱萸等。這些干部不少都是因于巡視工作的發展,如陳良宇案就是在2006年7月份調查上海社保資金案之后,根據巡視組提供的線索和進一步的調查向中央報告以后,由中央決定對他立案檢查的。任何國家高層干部腐敗都是治理難點,中國也是一樣,“當前中國并沒有有效的權力制約機制,黨的一元領導理念往往異化為黨委通吃和一把手領導”〔11〕。由于權力過分集中很容易出現腐敗問題。一般而言,靠同體監督無以解決高層尤其是“一把手”腐敗問題,而我們黨能以巨大的政治勇氣拿下高官,既源于其自我革命的精神,還源于巡視監督的力量。因為巡視制度可視為一種異體監督,而且具有自上而下的富有力度和權威性的監督向度,有利于發現問題、揪出中高級腐敗分子。但是,由于我們黨既往巡視工作只停留于國家與省兩級,省級以下的巡察制度還沒有普及和推進,造成巡視對象不能完全覆蓋到基層,進而出現基層監管的空檔,腐敗的落勢化傾向、小官大貪問題比較突出。如何將巡視工作貫徹到基層,除了強化黨的中央與省級巡視之外,還應繼續推進市縣級巡察制度的建立與完善,在此基礎上推動巡視與巡察工作的聯動體制與機制。

可見,十八大之前巡視制度建設雖然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也取得了世人皆知的成績。但是,中國共產黨巡視制度建設科學化的路還很長,無論是巡視制度體系還是制度體系的執行都存在較大的提升空間。如何在既往巡視制度建設成績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升巡視制度建設科學化水平,不僅是既往巡視制度本身不盡完善、巡視工作仍存在提升空間的必然要求,而且是時代發展變化導致的新實踐與新問題出現的必然選擇。正如十九屆四中全會指出的,中國共產黨制度跟進與創新應“健全黨統一領導、全面覆蓋、權威高效的監督體系,增強監督嚴肅性、協同性、有效性”〔12〕。中國共產黨只有著眼于黨內監督的基本規律,立足時代與實踐,從既往巡視制度建設中汲取經驗教訓,才能更好更快地推進巡視工作發展和不斷提升巡視工作成效。

〔參考文獻〕

〔1〕中央檔案館.中共中央文件選集(1921-1949):第1冊〔M〕.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89:96.

〔2〕中央檔案館.中共中央文獻選集:第5冊〔M〕.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0:652.

〔3〕鄧小平文選: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81.

〔4〕中共中央組織部,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中央檔案館.中國共產黨組織史資料:第8卷〔M〕.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2000:227.

〔5〕中央檔案館.中共中央文件選集:第7冊〔M〕.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1:222.

〔6〕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聯共(布)、共產國際與中國國民革命運動(1926-1927):上〔M〕.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7:298.

〔7〕劉國新.中國政治制度辭典〔M〕.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1990:562.

〔8〕《汪鋒傳》編寫委員會編.汪鋒傳〔M〕.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2011:176.

〔9〕鄧小平年譜(1975—1997):上〔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4:663.

〔10〕鄭永年.十九大與反腐制度建設〔N〕.聯合早報,2017-09-26.

〔11〕涂謙.中國省部級干部腐敗現象的實證研究——以十六大以來72名落馬省部級官員為例〔A〕.當代中國政治研究報告〔C〕.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1.

〔12〕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 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N〕.人民日報,2019-11-06.

【責任編輯:董史烈】

猜你喜歡
中國共產黨制度建設
《慶祝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
散文詩(2022年13期)2022-07-29 09:06:10
中國共產黨100歲啦
中國共產黨的百年輝煌
當代陜西(2021年12期)2021-08-05 07:45:08
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
當代陜西(2021年12期)2021-08-05 07:45:06
淺探遼代捺缽制度及其形成與層次
自貿區建設再出發
中國外匯(2019年18期)2019-11-25 01:41:56
基于IUV的4G承載網的模擬建設
電子制作(2018年14期)2018-08-21 01:38:28
《人大建設》伴我成長
人大建設(2017年10期)2018-01-23 03:10:17
保障房建設更快了
民生周刊(2017年19期)2017-10-25 10:29:03
簽約制度怎么落到實處
中國衛生(2016年7期)2016-11-13 01:06:26
主站蜘蛛池模板: 538精品在线观看| 玖玖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免费全部高H视频无码无遮掩| 九九热这里只有国产精品| 欧美精品v| 亚洲国产中文欧美在线人成大黄瓜 | 日本欧美成人免费| 72种姿势欧美久久久大黄蕉| 一级毛片基地| 免费99精品国产自在现线| 成人国产精品2021| 婷婷午夜影院| 国产在线一区视频| 国产18在线播放| 99久久国产精品无码| 免费可以看的无遮挡av无码 | 国产人前露出系列视频| 91成人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日韩精品欧美中文字幕 | 丰满人妻中出白浆| 国产一级在线播放| 在线欧美a| 无码电影在线观看| 免费啪啪网址| 欧美精品xx|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视频| 制服丝袜 91视频| 欧美成在线视频| 色婷婷丁香| 日韩小视频网站hq| 欧美精品1区| 国产男女XX00免费观看| aa级毛片毛片免费观看久| 久久精品无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成人国产精品免费软件 | 三级欧美在线| 免费精品一区二区h| 免费Aⅴ片在线观看蜜芽Tⅴ| 欧美v在线| 国产一级毛片yw| 九九九九热精品视频| 狠狠亚洲五月天| 精品小视频在线观看| 国模沟沟一区二区三区| 丁香婷婷综合激情| 亚洲系列无码专区偷窥无码| 国产香蕉国产精品偷在线观看| 毛片在线看网站| 最新国产精品第1页| 噜噜噜综合亚洲| 国产精品 欧美激情 在线播放| 呦视频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免费播放| 亚洲日韩国产精品无码专区| 欧美一区二区福利视频| 91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蜜桃| 色悠久久久久久久综合网伊人| 亚洲精品国产综合99久久夜夜嗨| 亚洲色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日本中文综合在线| 国产91视频免费观看| 亚洲精品自拍区在线观看| 国产免费a级片| 日本手机在线视频| 国产激爽大片高清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九九精品影院| 国产在线专区| 99精品视频在线观看免费播放| 国产一级片网址| 福利国产微拍广场一区视频在线| 四虎成人免费毛片| 国产不卡网| 99在线视频网站| 国产小视频网站| a亚洲视频| 久久精品视频一| 日韩美女福利视频| av免费在线观看美女叉开腿| 亚洲一级毛片免费观看| 日韩美女福利视频| 国产伦片中文免费观看| 污网站免费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