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碩熙
摘要:在煤礦企業生產過程中,會應用到大量機械,如果配件供應不及時,將無法確保機械配件磨損零件的及時更換,這會導致煤礦開采工作中斷,進而大幅提升煤礦開采成本。基于這一情況,煤礦企業要結合煤礦開采的工作實際,合理制定配件供應管理規劃,并采取有效的管理方式確保煤礦開采工作的順利推進。基于此,本文簡要分析了煤礦企業的配件管理現狀,并對如何加強煤礦企業配件供應管理展開探討,以期為煤礦企業的配件供應管理工作的有序開展提供思路。
關鍵詞:煤礦企業;配件;供應管理
對于煤礦企業來說,配件供應管理是重要的工作內容,煤礦企業有必要加強配件供應管理,進而為煤礦開采設備的正常使用提供保障。然而在配件供應管理當中,由于管理人員素質能力不足、缺乏對配件消耗情況的了解、配件使用管理不規范等問題的存在會影響配件的正常供應。基于此,煤礦企業應從這幾方面人手,強化自身的配件供應管理能力,以保障煤礦開采機械的正常運轉與安全使用。
一、煤礦企業配件管理現狀分析
煤礦開采的環境較差,由于機械操作不規范等多種原因會導致機械設備出現復雜的故障問題,并且難以掌握配件消耗的規律,因此配件供應常會出現不及時的問題。目前,煤礦企業對于配件供應管理的重視程度不斷提升,部分企業還采用分類管理等措施進行配件供應管理的強化,同時根據機械設備的型號進行了配件手冊的編制,有效提升了煤礦企業的配件管理效果。然而在配件管理過程中,仍然存在諸多問題,導致配件消耗量難以有效降低,致使煤礦企業的生產成本居高不下,存在的問題為:一是配件的管理人員的素質能力與崗位要求不符;二是未能制定科學嚴謹的配件供應規劃;三是機械設備不斷更新,配件采購不及時;四是對于機械設備的運行狀況了解不全面;五是未建立完善的機械設備庫存保管與維修制度。基于這些原因,煤礦企業的配件管理工作難以順利開展,進而使煤礦開采的安全與穩定運行難以保到保障。基于此,煤礦企業應對這些問題進行深入分析,進而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合理解決,進而保障煤礦企業開采設備的正常使用。
二、提高煤礦企業配件供應管理效果的具體策略
(一)加強配件供應管理人員的素質與能力建設
煤礦企業應加強配件供應管理人員自身業務能力的培養,邀請專業人士結合企業配件供應管理問題展開針對性的培訓,在培訓過程中要對參與培訓人員的表現進行打分,并對其最終的培訓結果進行考核與評價,為考核合格的培訓人員頒發合格證書,以增強配件供應管理人員參與學習的積極性,進而促進配件供應管理團隊的整體素質與技能水平。
(二)制定科學的配件供應管理規劃,引入準時供采購方式
采用準時化采購方式可確保企業配件庫存量的有效降低,有效提升配件供應的靈活性,增強煤礦生產企業的競爭實力。同時,還可加強與配件供應企業之間的合作,使煤礦企業采購到質優價廉的配件。此外,準時化采購方式的應用,可以有效降低招標采購中的人為因素影響,有利于煤礦企業配件招標工作的有序開展。
(三)合理拓展配件消耗定額品種范圍
煤礦企業應對現有配件消耗定額品種進行分析,并對其范圍進行合理拓展,將煤礦開采中易損的配件列入定額管理的范疇,強化配件供應管理效果。煤礦企業應在年度成本規劃時將配件的定額及限額指標時進行制定與明確,確保各個礦井可嚴格按照配件消耗定額開展工作,并將配件定額指標的執行情況與礦井的經濟效益相掛勾,以降低礦井配件的消耗率,以各礦井的機械設備數量以及配件定額品種為依據進行配件消耗情況的統計,并根據其配件消耗情況進行相應的獎勵與懲罰。
(四)強化配件倉庫管理能力
1.提高配件到貨檢驗力度。配件入庫時,配件管理人員應對配件的合格證及檢測證書等憑證進行檢查,并清點配件數量,檢測配件質量,如出現數量不符或質量不合格等情況必須立即匯報給上級領導部門,由領導或采購人員與配件供應企業進行協商解決。如配件驗收合格,則應立即辦理入庫手續,并對存在生銹缺油問題的配件進行合理保養。
2.強化入庫管理。根據配件類型及保管方式的不同合理進行保管場所的分配,并嚴格按照規定進行配件的擺放,確保配件的名稱、型號以及數量與采購規劃相符,并定期進行庫房的清掃以保持保管環境的整潔。
3.合理保養配件。在雨季要進行庫房漏雨情況的檢查,以免雨水淋濕配件或因庫房潮濕而導致配件生銹。
4.嚴格進行配件發放。對配件的保管期限進行明確,確保在限期內進行配件的發放及使用,嚴格規范配件發放過程,不符合申領要求的不得進行配件的發放。
5.加強檢查工作。制定配件的定期檢查與經常性檢查計劃,對配件的數量、質量情況進行核對,檢查保管環境是否與規定相符,還要對配件的維護與保養方案進行審查,并確保及時解決檢查中發現的問題。
(五)加強配件的數據統計與分析
配件供應管理人員應結合煤礦企業的管理需求,合理進行配件報表的統計,并強化圖牌管理工作。不僅要對相應管理報表進行優化與完善,同時還應建立多種牌板,實時顯示配件庫存資金收入情況以及配件的消耗、回收以及自制加工情況。同時,還要強化配件到貨、消耗以及回收情況的統計。此外,除了報表統計以外,煤礦企業還要強化資料統計,運用多種統計分析方法對配件供應管理的各個階段進行合理分析,并及時進行統計結果的匯報。
(六)強化配件的使用管理
1.建立配件發放臺賬,制定管理制度。配件供應管理人員應深入礦井段隊或維修車間,對其配件的保管、發放及使用進行指導,并建立配件庫存及使用臺賬,定期檢查各礦井段或維修車間的配件使用情況。同時,配件供應管理部門應指導各礦井段隊或維修車間進行配件存儲品種、數量以及周轉期限的確定,制定配件管理制度,并以月度為單位進行管理情況的審查與評比。
2.在使用現場建立配件小倉庫。在煤礦開采現場或機械維修車間應建立小型的配件倉庫,為設備的正常運行與及時維修提供保障,同時也可有效避免配件的隨意堆放,減少配件丟失或損毀率。應選擇通風、溫濕度適宜的環節作為配件小倉庫的建設地,并配備必要的消防器材,指派專人進行配件小倉庫的管理。
3.強化配件回收與修復利廢管理。煤礦企業要重視配件的回收與修復工作,可以制定相應的激勵制度,以確保配件的有效回收,還可建立配件回收修復機構,制定嚴格的配件檢查標準,并對部分磨損件進行加工修復與改造,以發揮出廢舊配件的使用價值。首先,煤礦企業要對工作人員進行配件回收與修復意識的強化,動員全體員工進行配件的有效回收;其次,要在各個礦井段或維修車間建立專門的配件回收部門,由專人負責配件的回收工作;再次,制定交舊領新制度,要求領用新配件的同時將舊配件上交,并對配件的使用方向進行嚴格監督,確保配件的合理發放與使用;最后,加強配件回收團隊的建設,確保廢舊配件的及時回收。
三、結語
配件供應管理是煤礦企業管理工作的重要環節,配件供應管理部門應從配件供應管理人才的培養、采購規劃的制定、采購方式的選擇、配件消耗定額品種范圍的拓展、配件倉庫管理能力的強化、配件數據的統計與分析以及配件管理能力的提升等多個層面人手,提升煤礦企業的配件供應管理能力,進而為煤礦開采工作的穩定與安全開展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