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晗
摘要:隨著當前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火電廠生產經營中的風險因素控制引起了企業管理人員及研究人員的重視。分析在火電廠的生產經營中,如何有效地控制經營風險,并且確保火電廠的安全穩定發展,則成為火電廠生產經營管理中主要面臨的問題。文章針對火電廠生產經營風險控制管理進行了簡要的分析研究。
關鍵詞:火電廠;生產經營;風險控制;管理策略
一、我國火電廠的生產發展現狀
隨著當前我國環保政策的逐步完善以及人們環保意識的提升,當前關于火電廠的發展也面臨了較多的挑戰和機遇。其中在實際發展中,我國火電廠的發展呈現出兼并、取締、改造升級的三種發展狀態。該類現象下小型火力發電站,由于環保、生產效益等問題,逐步出現了經營困難、破產倒閉的現象;大型火電廠在兼并、改造升級的過程中,也逐步朝著環保生產、環保控制、環保經營、多元發展的方向進行推進。因此從宏觀的角度分析,當前我國火電廠企業的生產發展、整體的發展態勢平穩、產業結構呈現為去產能、兼并擴張的態勢,宏觀分析對于火電行業的穩定發展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二、關于火電廠生產經營中的主要風險因素分析
從火電廠的實際發展現狀評估,其在生產經營中主要存在的風險因素為政策風險、安全風險、設備風險、管理風險。筆者針對上述火電廠生產經營中的風險因素以及各類風險因素造成的影響進行簡要的分析。
(一)政策風險
從宏觀的角度分析,對火電廠生產經營造成風險的因素之一即為政策因素。政策風險因素造成的火電廠生產經營異常現象主要表現為:火電廠企業未正確解讀相關政府政策;政府制定的相關政策與企業生產計劃、未來規劃以及既定計劃存在沖突。兩種現象的出現,造成火電廠在生產經營中出現了較大的風險性,也出現了較大的經濟損失,對于企業的穩定發展造成了較大的危害。
(二)安全風險
安全風險是主要存在的一種風險因素。安全風險因素主要表現為:火電廠在生產經營的過程中,涉及大量的鍋爐機組設備調試控制,以及較多的高溫環境、高電壓調配作業,造成火電廠在生產發展中的安全風險較高,且一旦發生事故經濟損失較大,對于企業的穩定發展以及區域電能資源的穩定供應均能產生一定的影響。
(三)設備風險
火電廠在生產經營中生產設備的安全穩定應用,對于電能的穩定產出以及企業的穩定收益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反之分析,生產設備風險也為火電廠生產經營中主要存在的風險因素。其中設備風險的出現,造成的主要經營風險現象表現為:生產設備出現風險現象,造成火電廠的電能產出出現波動,生產設備機組的運行平衡性出現問題。最終在持續輸電的過程中,造成了一定的電網波動以及機組故障現象,對于火電廠生產經營中的經濟收益保障以及區域電網的安全穩定運行,均能造成一定的影響。
(四)管理風險
管理風險為火電廠生產經營中主要存在的一種風險因素,其中管理風險現象,主要表現為:首先,火電廠在生產經營中,管理人員的管理經驗、管理意識以及市場敏感度不足,造成在持續經營發展的過程中決策失誤而出現虧損,從而產生了一定的經營風險現象,對于企業的實際收益以及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均造成較大的影響;其次,管理方面存在的風險現象還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隨機性以及偶發性,因此從火電廠的企業屬性方面分析,大型火電廠的管理風險較低,同時承受風險的能力較高;中小型火電廠的管理風險較高,風險抵御能力較弱。
三、關于火電廠生產經營風險控制管理的策略分析
從火電廠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存在的風險因素進行分析,關于各類風險的控制管理,筆者提出了幾點改善策略。
(一)加強政企互動,深化政策解讀
火電廠在生產經營的過程中,政策風險造成的經營風險較大,且產生的經濟損失較高、影響周期長。因此,為降低因政策風險造成的經營風險現象,火電廠應從加強政企互動、深化政策解讀的方向進行發展。在具體執行中,關于政企互動作業的開展,企業可通過成立政企信息交流部門,建立交流備忘錄機制,定期邀請上級主管部門人員,進行火電廠企業內相關政策執行情況的調研,同時針對最新政策進行實的講解,以此確保企業在發展中對相關政策解讀的準確性,同時確保火電廠在生產經營中相關經營決策的準確性,降低因政策解讀錯誤、政策響應延遲造成的相關經營風險現象。
(二)完善安全管理體系
從火電廠的生產經營特點進行評估,完善安全管理體系,對于企業生產經營風險的降低以及企業的安全穩定發展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其中,關于安全管理體系的完善,企業在實際發展中應從多個方面進行控制和優化。其一,人的方面。加強一線生產人員、管理人員的安全意識、安全技能培訓和考核,以確保在出現突發事件時作業人員能夠快速進行危機處理和自救;其二,落實績效考核制度,結合火電廠的生產機組設備,通過劃分生產小組、運行機組的方式,實施績效考核制度,以此提升作業人員在安全檢查、安全防護作業實施中的積極性和完善性;其三,因地制宜,完善相關設施設備的接地、安全防護、防靜電、防雨防潮以及防雷處理,以此保障在極端氣候下以及意外漏電情況下機組設備的安全性,同時保障作業人員的生命安全;其四,落實安全巡檢制度,組建安全巡檢小組,定期進行生產設施、安全防護區域的安全巡檢,并及時處理檢測中存在的問題。通過以上措施可以完善火電廠生產經營中的安全管理體系,達到合理控制安全風險、促進企業安全穩定發展的目的。
(三)落實定期的設備檢修維護
“千里之堤,潰于蟻穴”。基礎設施設備的運行性能、運行質量,對于火電廠的生產經營質量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因此落實定期的設備檢修維護工作,則為火電廠生產經營風險控制的主要策略。其中關于定期的設備檢修維護措施實施,企業在實際發展中可編訂設備組別,建立設備往期采購、檢修、維護表;儲備易損構件,定期更換老化、損壞構件。通過以上方式,可以提升設備機組的運行性能,同時降低因設備帶障運行造成的性能下降或因嚴重故障產生的過大經濟損失以及運行風險現象。
(四)創新內部管理機制
從環保政策以及未來電能生產技術的發展趨勢分析,火電廠在生產經營的過程中,降低管理風險、創新內部管理機制,是企業發展中的主要改善策略。其中關于內部管理機制的創新,火電廠在實際發展中應從技術、制度、生產模式管理的方面,進行內部管理機制的創新和優化。首先,技術方面的創新和優化,應從新型的生產設備、環保性燃料選用的方向進行發展;其次,制度方面及生產模式的管理優化創新,則應基于市場需求、市場變化、制定風險控制管理體系的方向進行發展。
另外,關于風險控制管理體系的構建和應用,火電廠應建立長期的市場調研部門,建立風險分析機制,從生產、需求、效益、市場、投資、循環發展等方面,開展多元化的風險分析以及投資運營發展,以此增強企業的風險抵御能力,同時促進企業的穩定發展。
四、結語
從當前火電廠生產經營管理的發展現狀以及生產經營中存在的各類風險現象進行評估,火電廠企業在實際發展中,為增強企業的風險抵御能力,應降低企業生產經營中的風險發生的幾率。火電廠企業在實際發展中,還應從創新內部管理機制、完善安全管理體系、落實定期的設備檢修維護以及強化政企互動的方向進行發展。以此從安全體系、制度管理、政策執行以及基礎優化的方向,全面落實火電廠企業的風險預控作業,最終達到促進企業穩定發展、增強企業風險管理能力、積極響應政府政策合理提升企業實際收益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