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國峰 劉保中



“一定會好好表現,把經過這段時間持續訓練后的真實水平發揮出來,爭取更好成績?!?020年6月12日,即第46屆世界技能大賽砌筑項目山東省集訓隊第一次選拔考核賽的前一天,聊城市技師學院2017級建工系學生谷士才、孫德斌面對即將開始的首次考核賽信心滿滿。也正是他們倆,在2019年12月進行的第46屆世界技能大賽混凝土建筑項目山東省選拔賽上,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績。
“普通教育看高考,職業教育看大賽”?!秶医逃聵I發展“十三五”規劃》提出:完善職業學校學生技能競賽制度,統籌職業學校教學體系和競賽體系,建立健全大國工匠優秀后備人才早期發現、選拔和培養制度。技能大賽成績是職業院校人才培養水平和教育教學質量的一項重要檢驗指標,是對職業院校辦學水平、綜合管理水平和教育發展成果的大檢閱。技能大賽已成為職業院校教學改革的風向標和助推器,直接引領職業院校的內涵建設和長遠發展。
近年來,聊城市技師學院高度重視技能大賽工作,成立了專門的工作機構,出臺了《技能競賽管理辦法》,把技能大賽工作作為促進教學改革,改善師資隊伍結構,打造優秀教學團隊,加強品牌建設,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和社會競爭力的重要抓手。對接國賽、省賽的標準,加強技能大賽的內涵建設,利用激勵機制激發廣大師生的積極性,使技能大賽工作不斷取得新突破,收到了“以賽促學、以賽促教、以賽促改、以賽促建、以賽促發展”的良好效果。聊城市技師學院僅2019年就主辦、承辦各級各類賽項總計88項,其中承辦全國賽項1項、省級賽項2項、市級賽項33項;師生參加各級各類技能大賽167項,榮獲市級以上榮譽159項,其中國家級獎項24項、省級獎項66項、市級獎項69項。在聊城市2019年中等職業學校技能大賽上,該學院選手參加了49個項目的競賽,最終有37人獲得一等獎,總成績穩居全市第一。在首屆上海合作組織國家職業技能大賽上,聊城市技師學院取得了1金、4銀、2銅的優異成績。在第46屆世界技能大賽混凝土建筑項目山東省選拔賽上,聊城市技師學院選手以大比分的優勢包攬了該項目的前三名,為此,聊城市人民政府特地發去賀信,給予了親切鼓勵和熱烈祝賀。特別是“混凝土建筑”項目選手、“砌筑”項目選手、“焊接”項目選手成功進入國賽集訓隊……
以賽促學:驕人成績展現工匠精神
在第46屆世界技能大賽混凝土建筑項目山東省選拔賽上奪冠后,谷士才、孫德斌一如既往、堅持訓練,期待有更大提升。“訓練很辛苦,手劃傷流血是常事,但是孩子們沒有一個叫苦喊累,很讓人感動。這也算是工匠精神的體現吧?!敝笇Ю蠋熇蠲鬟@樣說。
“習近平總書記曾說過:素質是立身之基,技能是立業之本。培養多樣化人才、傳承技術技能、促進就業創業,是職業教育的重要職責。建立‘校校有比賽,層層有選拔,國家有大賽的職業院校技能競賽序列,是我國職業教育工作的一項重大制度設計與創新,也是新時期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的重要推進器。”聊城市技師學院院長劉德云說。
一塊塊在各級技能大賽中取得的獎牌,是學院將職業技能大賽作為提升師生技能水平的重要著力點、積極打造大賽反哺人才培養模式的成果。2019年,該學院舉辦第三屆院級技能大賽,設置52個賽項,大大激發了學生參賽積極性,報名和參賽的有1 100多人,刷新了院級比賽參賽人數的歷史記錄。通過班賽、系賽、校賽的層層遞進,學院形成了全員參與、階梯式的培養模式,為參加市賽、省賽、國賽建立起了人才梯隊。
聊城市技師學院以技能大賽為切入點,把技能競賽作為學生展示自我的平臺,以大賽為抓手組建專業社團,賽項指導教師利用第二課堂、晚自習、周末、寒暑假開展社團活動,組織學生訓練,培養技能大賽種子選手,也培養了學生學習的自信心,調動了學生學習技能的興趣;將技能競賽的工藝方案設計與學習方法、學習積極性的培養相接合,在競賽訓練中糾正以前不佳的學習習慣,鍛煉了學生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其學會高效學習;將技能競賽的嚴格標準與自我管理結合起來,使學生學會自律、堅持,懂得一份付出一份收獲,鍛煉了毅力和刻苦鉆研的能力;將技能競賽的團隊合作與重塑自身價值觀結合起來,通過競賽中的切磋、交流與合作,幫助學生重新認識自身價值,提高交往能力、學會團隊合作;將技能競賽的競賽規則與挫折教育相結合,使學生在競賽中學會勝不驕、敗不餒,充分磨練意志。通過技能大賽,取得了“以賽促學”的預想效果,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專業技能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了學生的工匠精神,提高了學生的綜合職業素養。多年來,從學院參加比賽獲獎學生就業情況來看,他們越來越受到用人單位的青睞,并且贏得一致好評。
以賽促教:項目化教學助推內涵發展
職業院校人才培養的效果和質量與教學工作進行得順利與否密不可分,同時也是評判教學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該學院以承辦、參加各類技能大賽為抓手,更好地把人才培養和教育教學融為一體,將學生技能培養建設、教師教學質量提升體現在每一個學生的學習成果上,真正實現“以賽促教”。
以技能大賽促進教學模式的創新。據學院教務處處長周春山介紹,職業學校人才培養必須緊貼企業需求,各級各類技能競賽的項目和標準都是在進行調查分析,聽取行業、企業部門技術專家對職業崗位要求的基礎上充分論證后設置的,“技能大賽的比賽內容是目前各行業正在應用的技術技能,所以,將技能大賽項目引入課堂,對我們的教學很有指導意義?!?/p>
據悉,學院正在進行項目化、一體化教學改革,以企業典型工作任務為載體,打造“做中學、做中教”教學做合一的項目化、一體化教學模式。在教學過程中,學院將比賽項目植入課堂,把大賽項目作為被“剖析”的對象,在教師指導下,師生共同動腦動手,共同分析和討論,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途徑,不僅讓學生掌握了知識和技能、激發了學習的熱情和興趣,也讓教師牢固樹立了能力本位、學生主體的理念。職業技能大賽“賽的是學生,比的是老師”,是大賽指導教師理論實踐教學的博弈。競賽指導教師要熟知賽項的流程、標準等,要掌握“練什么、怎么練”,學生的理論和實操怎樣才能達到最佳,這樣就促使指導教師彌補自己知識能力的短板,拓展提高技術技能,注重教學的實用性和前沿性,選擇最有效的教學方法,強化學生訓練。為取長補短,指導教師還要與同行或其他專業教師商討交流,切磋技藝,也促進了其他專業教師技能和教學水平的提高。充分發揮技能大賽對教學改革的引導作用,促進專業發展,推進課程改革,打造優秀教學團隊,實現教學水平快速提升。
以技能大賽提升師資核心競爭力。學院采取“請進來、送出去”的方式,聘請國內行業知名專家到校開辦講座,選送優秀教師外出進修,切實加強對骨干專業教師的培訓。教師在指導學生參加技能大賽的過程中,提升了個人專業水平,開闊了視野,積累了更多的實戰經驗,提高了實踐教學及綜合技能水平,激發起干事創業的信心,并將這些反哺于教學。2018年,學院信息工程系教師王小菊參加了山東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教師組3D打印技術綜合應用賽項,并獲得二等獎。2019年,她參與指導的本系5名學生分別組隊先后在市賽、省賽、國家賽三項3D打印項目比賽中取得市賽第一、省賽二等獎、國賽一等獎的好成績。第46屆世界技能大賽混凝土建筑項目山東省選拔賽的指導教師——該學院建筑工程系教師李明,2020年有一門課入選職業院校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以技能大賽為契機,學院“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扎實推進,更好地實現培養應用型人才的目標。
以賽促改:人才提檔對接企業需求
在劉德云看來,讓越來越多的專業優秀選手站上各類大賽的最高領獎臺,并不是學院的終極目標,真正的目標在于通過比賽,及時了解掌握行業企業的新技術和新要求,不斷凸顯辦學特色和提升辦學水平,從而增強職業教育的吸引力。
近年來,學院對接省賽和國賽的要求,在原有9 000余萬元設備值的基礎上,不斷加大資金投入,投資總額實現了歷史性的突破。2018年用于實訓室建設與改造的項目建設資金就有2 200余萬元,新建和完善了機械加工技術、CAD微機室、液壓與氣動、汽車維修、建筑BIM、網絡布線、工業機器人、焊接、電氣、物流倉儲、會計電算化等實訓室。2019年學院對每個教學系部投入了70萬元用來完善實訓室建設,又一次改善了實訓設施設備。特別是2020年學院將利用地方政府專項債券,投入1.48億元建設聊城市職業技能公共實訓基地,并將基地建設成集“教育教學、技能大賽、社會培訓、職業鑒定、創新創業”五位一體的現代化實訓基地,將進一步促進項目化、一體化教學實施,進一步提高參賽辦賽能力,進一步推動學院辦學水平全面提升。
當前,隨著經濟結構深度調整,各行各業對高素質勞動者和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不斷增加。為讓原本基礎并不好的學生學有所長、有技傍身,為給企業培養更多“用得上、留得下、有發展”的高素質技能人才,近年來,學院圍繞國家戰略,主動融入區域主導產業和戰略新興產業的發展,先后與高新區、開發區、臨清市簽訂了政校戰略合作協議。2018年,為加快智能制造產業發展,牽頭成立了由28家企業參與的聊城市智能制造產教聯盟;為加快聊城裝配式建筑示范城市建設,牽頭與聊城建筑行業的31家知名企業組建了聊城市裝配式建筑產教聯盟。2019年,在聊城市大數據局的指導下,學院牽頭與26家企業成立了聊城市互聯網創新產教聯盟。聯盟成員之間定期交流,研判聊城新舊動能轉換、產業轉型升級對技能人才的新變化、新需求,企業選拔優秀人才進入學院成為技能教師,同時讓企業參與學院技能大賽項目設計、實訓室建設等工作,有效解決了人才培養和產業需求“兩張皮”的問題。一個個產教聯盟的成立,搭建起技能人才培養的平臺,探索出職業教育發展的新路徑。
為給企業培養急需技能人才,近年來,學院在校企合作、產教融合上深耕細作,先后引進企業資源共建4個混合制二級學院。積極構建行業、企業、學?;尤谕ā⒐餐瑓⑴c的人才培養機制。在技能大賽方面,企業技術專家和學院專業教師共同設計院級技能大賽,使競賽項目對接教學項目、生產任務,競賽標準對接課程標準、企業標準,競賽設計對接教學設計、生產設計,競賽過程對接教學過程、生產過程,備賽安排對接社團活動、企業實踐。同時,企業技術專家參與指導大賽,評判大賽。通過企業標準和競賽標準的有機融合,實現了技能教學與崗位需求的無縫對接,通過企業人員參與技能大賽、參與實訓教學,學生定期去企業參觀、實習等手段,形成了人才培養的“雙主體育人”模式。有了技能大賽的成績做基礎,學院的人才培養質量得到了企業的廣泛認可,技能大賽使學院學生的就業發展之路越走越寬。
“近期,我院技能大賽的成果引起了行業關注及政府支持,也成為我院教育教學改革成果的有力展示。2020年是聊城市技師學院確立的內涵提升年,未來我們學院9 000余名師生將繼續同心協力、腳踏實地、真抓實干,以賽促提升,實現學院技能大賽成績的新突破,以人才提檔對接產業提升,為地方經濟和新舊動能轉換做出更大貢獻。”學院院長劉德云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