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有生
摘要:快速發展的現代信息技術,讓網絡技術在教育行業中得到了廣泛應用,進而使教育與時代的發展同步,特別是在中職英語教學中,現代互聯網技術發揮著突出作用。在“互聯網+”的時代背景下,對中職英語教學的創新展開研究,可促進中職英語教學效率的顯著提升。
關鍵詞:互聯網+ 中職英語 創新教學
“互聯網+”模式下能夠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改善傳統教育模式存在的弊端,并將先進的教育理念、科學的教學方法引入到教學中。隨著計算機網絡信息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快,使得計算機網絡技術在教育行業中得到了廣泛運用,不僅為教育提供了極大的便利,也實現了其移動化,讓其充滿個性,使現代教育也跟上了時代發展的步伐,促進學生更好地學習。而互聯網技術的優越性更是在中職英語教育上體現得淋漓盡致。所以,深入研究“互聯網+”背景下中職英語創新教學現實意義重大。
一、“互聯網+”時代背景下中職英語創新教學的優勢
(一)極大地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就實際分析能夠知曉,過去的中職英語教學效果并不理想,主要是由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自身學習態度未擺端正,具體來說即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不濃。而“互聯網+”時代下的中職英語創新教學則能夠將這一問題改變,因為其能夠對互聯網平臺的優勢予以利用,讓學生一邊學習,一邊體會到樂趣。比較傳統中職英語教學模式和“互聯網+”時代下的中職英語創新教學模式可知,“互聯網十”時代的英語創新教學模式能夠以學生喜歡的狀態來教學各種英語知識,如此就有助于學生更好地學習知識,且在學習的過程中也不會感到枯燥乏味,還將學生的興趣大大提升了,中職英語教學的高效性成功實現。
(二)使教學內容更加豐富
通過分析過去的中職英語課堂教學模式可知,傳統的中職英語教學以教材與黑板為傳授知識的載體,但就實際觀察可知,其并非最為理想的狀態,獲得的效果也不是最佳的。而“互聯網+”時代下的中職英語創新教學則能夠增強整個教學課堂的活躍性,由于其將結合多媒體,大部分英語知識均可借助相關的信息圖片進行傳達,學生在理解時也不會有枯燥的感覺產生,從而顯著提升教學的質量。
二、“互聯網+”背景下中職英語教學創新的實踐
(一)樹立“互聯網+”教學理念,篩選整合網絡教學資源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中職院校應對英語創新教學的重要性有更加深刻的認識,在宣傳和教育中為英語教學提供有效指導。在將“互聯網+”教學理念樹立起來的同時,需增強對英語信息化教學的關注,在對各類網絡資源予以篩選的過程中,對教學內容予以科學的優化,進而促進學生學習興趣的提升,并對學生知識技能予以有效的培養,促進其能力的提升,最終實現創新英語教學的目的。
“互聯網+教育”即將面對面教學、線,上和線下教育密切聯系在一起,使中職英語學習方式、教學模式、教學理念和人才培養等得到顯著改變。中職英語創新教學非常重要的一項就是將“互聯網+”教學理念樹立起來。中職院校領導者應充分掌握“互聯網+”的特征、作用、內涵等,并且在構建“互聯網”教學理念的基礎上,科學對待“互聯網+教育”情形下,英語教學出現的轉變,在英語創新教學中為所有英語教師指明教學方向,借助同時開展教育和宣傳,對傳統教學理念予以不斷的優化,掌控科學的信息化教學方式,縮短和學生之間的距離,由授業者轉變成激勵者、組織者以及協作者,由“導向”袋貼傳統“教學”,在將主導作用發揮出來的過程中充分展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同時,教師在對“互聯網+”教學理念予以實際運用的過程中,需引導學生掌握正確學習方法,促進其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同時還需要革新教學資源管理方式,摒棄封閉管理,運用結合開放和共享的管理方式,采取科學有效的手段,解決好教學資源發展不平衡、分布不均等問題,進而在跨區域以及多維度方面讓教學資源能夠實現共享和共建等。另外,在“互聯網+”的形式下,教師要想對英語教學予以有效的創新,需增強“互聯網+”思維,除了要對英語課題內容展開正確解讀之外,還應科學篩選和整合與課題相關的教學資源,在對英語教程中課題內容密切聯系在一起的基礎上,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并且,就教材之外的相關內容而言,教師應對其予以靈活運用,通過多媒體課件對英語知識點進行展示,把課題思考問題引入到信息化教學情景中,通過和學生的互動,讓“互聯網+”教學理念能夠得到全面落實,在解決課題問題的同時,增強學生對知識技能的掌握,從而實現最佳化的課堂教學效果。
(二)利用合適的互聯網平臺
在“互聯網+”大背景下,中職英語教學若想借助創新讓效果更加理想,則需對合適的互聯網平臺予以充分利用,而其中一個很好的互聯網平臺就是微信,借助這一平臺學習英語,既可使學習成本得到有效節約,也能夠輕松地學習。對中職英語教師來說,可利用多種方式來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英語,比如進行微信公眾號、微信群的創建,但在對其進行管理時需安排專人,閑暇之余可將一些教學效果較好的英語課發到群里供學生參考學習。當然學生也將自己在學習中不明白的問題分享到微信群中,待管理員整理后交予英語教師,由其做出針對性解決。教師在英語課堂上,也可借助分組討論的方式把學生分為多個小組,使之真正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主體性角色得到充分發揮。在中職英語教學中應用互聯網平臺既可將學生的興趣激發出來,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課堂學習效率,為中職學生的英語學習提供有效幫助。
(三)基于微課的教學模式的實施
微課即微型課程,簡單來說就是一個英語教學視頻,通過應用多媒體技術在短時間內(一般不超過10分鐘)將一個知識點展現。在英語教學中,可把適當的微課視頻引入到剛開始的導課過程中,為教學打下基礎。教師可對生活中或網絡上的資料予以應用,并將所教學內容結合起來,以多種形式(視頻、音頻或者圖片等)將其展現,從而讓學生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針對教學中的部分重難點問題,也可通過微課的形式把其形象呈現,便于學生更好地理解掌握。比如,在教學英語詞匯時,講解重點詞匯,以微課的形式導出單詞,再引導學生對這些詞匯進行拼讀,接著立足于此對詞匯的具體意思予以理解。
(四)延伸拓展課內教學,實施多元評價方法
教師需對“互聯網+”所具備的作用予以全面的運用,對課堂教學內容進行豐富,對課堂內外予以銜接時,需構建出科學的信息化教學情境,指導學生進行英語實踐,將新舊知識聯系在一起,對網絡資源予以整合,讓實踐任務能夠順利完成,并讓多元評價方式能夠順利實現。其次,對學生進行客觀評價的基礎上,還需對其實施個性化輔導,使之發展更加全面。
比如,在對“Travel”一課進行教學時,教師應把“互聯網+”下微學習平臺功能作用充分發揮出來,在對“Travel”課題課堂教學情況予以把握的同時進行合理延伸拓展,在微學習平臺中開展如美文朗讀分享、情景劇表演等集英語聽、說、讀、寫于一體的實踐活動,進而發揮出分層教學的作用,并對實踐任務予以合理的布置,引導學生通過微學習平臺開展實踐活動,進而在實現層次化互動交流的同時,對英語知識技能進行全面的掌握,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在此過程中,教師應貫徹落實多元評價方法,并將其他一系列方法融入其中,如自評、互評、師評等,在多元點評中對所有學生的發展予以關注,在對“Travel”課題知識進行補充完善的過程中一起對共性問題做出解決,借助深度融合理論與實踐來培養學生的英語綜合素養。
綜上所述,“互聯網+”既是時代發展的大勢所趨,也是中職英語教學在創新教學中的一把利器。教師應將自身素質不斷提高,既改變自身傳統教學觀念,也要對互聯網資源予以系統化、層次化的利用,從而顯著提升中職英語教學的質量、效率。
參考文獻:
[1]蔡佳.探究“互聯網+”背景下大學英語教學形成性評價[J].英語教師,2017(15).
[2]洪燕.“互聯網+”背景下的中職英語教學應對策略探討[J].科技創新與生產力,2017(10).
[3]陳俐麗.淺析促進中職英語課堂有效教學的策略[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電子刊),2017(1).
(作者單位:山東省民族中等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