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燕
摘要:隨著我國社會的持續發展,越來越多的高校學生在畢業后并未走入企業,而是選擇自主創業,不僅可就我國當前階段就業緊張的現實狀況進行一定程度緩解,而且可為院校后續教改提供方向。在此種社會形勢下可見各院校教學改革的必然,所以近些年來眾多中職院校在教育過程中逐漸將中職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列入基礎教學任務,其符合我國社會發展的切實需求。正是在這種教育發展觀念的引導下,國家針對高職院校發展提出了至于創新型人才培養為主要目標的教學任務。在此教學背景下,高職院校需要從教學思想、教學形式和教學方法等多個方面完成創新改革。特別是為了滿足創新型人才培養發展的全面性需求,現代高職英語教育工作已成為高職院校開展技能教學外的重要核心課程。因此,在培養創新型人才的基礎上,對當前我國高職院校英語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探究,進一步結合當前我國高職院校創新人才培養的目標,對高職英語教學活動的思維和方法進行轉變,為我國高職院校英語教學創新型人才培養提供具體的經驗借鑒。本文以中職院校市場營銷課程為例展開對中職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實踐教學課改的具體探究,旨在通過教學實效性的提高強化中職生的綜合素質并促進其全面發展。
關鍵詞:創新創業能力;市場營銷;實踐教學;課改研究
根據國外研究學者對人體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的深入研究結果來看,國外學者研究得出創新型人才對社會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人在學習新鮮事物或創造事物的過程當中,大腦的能動性能夠得到有效的發揮,在興趣和好奇心的驅動性作用下,意志力更強并且具有探險精神的人在思維創新方面的表現更加明顯。Davis研究創新思維的報告中指出,大多數具備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的人突破傳統框架的魄力易于常人,在形象思維方面的表現也更加明顯。吉爾福特則表明個人創新思維需要借助發散性思維才能夠得到更全面的體現,而思維集中則是創新思維具體作用的途徑顯示。市場經濟背景下行業、企業的市場競爭越發激烈,受其影響企業對人才的要求越發嚴格,畢業生就業形勢趨于嚴峻,甚至出現畢業即失業的尷尬局面。因此,越來越多的中職生走自主創業道路,可就畢業生緊張的就業形勢進行一定程度緩解。然而,當前階段眾多中職院校并未涉及創業教育,中職生存在創業能力較低的窘境,于其個體發展十分不利。為了突破這一尷尬的社會現狀需要中職院校落實課改政策,重視中職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同時將其貫徹落實,為其后續創業打好基礎。
一、明確中職院校教學改革目標
要想確保市場營銷專業實踐教學改革的有效性,必須就教改目標進行明確,確保后續教改落實過程中各項政策的實時調整和動態優化,為市場營銷實踐教學教改的有效推進打好基礎。中職院校在教改的過程中需要明確社會所需的市場營銷人才除了要具有專業知識、綜合技能以及靈活頭腦之外,最重要的是自主創業的意識與精神,所以中職生創新創業精神的培養應當是市場營銷實踐教學課改的核心。教師在落實市場營銷實踐教學課改時的各項內容均需要圍繞培養學生創新創業精神展開,各項課改內容的落實均是為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提升打基礎、做服務,繼而學生可在明確創新創業能力重要性的基礎上積極配合教改、落實教改。
二、豐富市場營銷實踐教學內容
對于傳統市場營銷課程而言其內容相對比較簡單,僅包括市場營銷學的基礎理論知識和技能知識,更加側重培養學生畢業后的就業能力,對于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幾乎沒有涉及。因此,市場營銷實踐教學改革需要豐富教學內容,在科學整合并精簡原有知識結構體系的基礎上強化營銷知識的關聯性,并結合社會發展趨勢就創業環節進行增設,讓學生可實現理論知識與實踐操作的統一,利用市場營銷的理論知識對現實問題進行解決。如中職教師可以現階段市場實情為依據就教學內容進行細致劃分,在市場營銷實際業務流程的基礎上分模塊教學,由市場調研逐漸向客戶關系管理過渡,讓中職生可在夯實理論知識的基礎上切身體會每個市場營銷環節,增加其對市場營銷內容把控深度的同時強化其實踐能力,為后續綜合實踐能力的提高夯實基礎。
三、采用多樣化教學模式
市場營銷實踐教學課改的過程中需要多樣化的教學模式與豐富的教學內容相對應,教學模式應用的有效性直接影響教改的效率和質量。項目驅動法、情境體驗法、校企合作法、任務教學法等都是現階段廣泛應用的有效教學手段,教師在落實市場營銷實踐教學課改的過程中可依照教學內容的具體性質選取最恰當的教學模式。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除了要注意教學模式應用的科學合理性之外,還需遵循多樣性與靈活性原則,旨在最大限度保持中職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有利于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的強化。另外,中職院校可將自身定位、學校資源、專業特征、市場行情等作為直接依據組織多層級學科競賽活動。由班內競賽上升至校內競賽再到校外競賽。對于第一層班內競賽而言,教師結合實際教學狀況制定班級內部比拼的規則與具體活動,利用競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并調動其主觀能動性,通過競賽實踐強化學生的創業創新精神。第二層校內競賽則由學校負責組織。學校通過校內競賽就濃烈的創業氛圍進行營造并鼓勵各專業學生參與,旨在通過不同專業背景下創業思維的碰撞激發中職生的創業潛能,繼而提升其創業能力。校外競賽往往是由教育主管部門或者各中職學校聯合組織,學校要為本校學生提供參加此類競賽的平臺和機會,通過實踐鍛煉學生的實際能力。
四、結語
綜上所述,受社會發展的影響近些年來我國畢業生就業形勢越發嚴峻,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在畢業后存在就業困難甚至無法就業的情況,所以眾多中職生紛紛將目光轉向自主創業。因中職生創業能力的欠缺導致創業失敗現象屢屢出現,不僅造成人才資源的浪費,而且對于行業健康發展十分不利。因此本課題從高職院校背景下學生在英語課堂教學活動中的表現著手,認真了解了高職院校學生在英語課堂活動當中的表現以后,發現絕大多數高職院校學生最初在英語課堂上的表現較為活躍,但后期隨著學生對文化科目的不重視,以及英語教師權威地位的規束,學生參與英語課堂教學活動的積極性受到了打擊,學生對于英語語言應用的能力和好奇心也有所不足,不但對學生對英語語言的主觀應用造成了限制,還影響了學生個人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的提升。而本課題將高職院校學生創新培養作為核心,結合當前高職院校文化科目教學力度不足的現象,提出要在文化課程當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實質上是對當前高職院校教學工作進一步改革工作的具體要求,也有利于轉變傳統的教學思想和社會意識,增強高職院校學生在社會中的參與感,完成高職院校學生由技能型逐步向創新型和技能型共同發展的個體進行轉化。
所以眾多中職院校需要認識到培養中職生創新創業能力的重要性,并以此為基礎積極開展、落實教學改革。本文以市場營銷實踐教學為例簡單論述了幾點教改的建議,希望可為中職院校有關人員提供一些參考或者幫助,在積極落實教改的過程中實現中職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