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延民
摘要:新媒體時代的到來,為傳統的電視媒體注入了新鮮的血液,帶來了新的生命力。但是隨之而來的,也給記者的采編工作帶來了更大的挑戰。本文立足新媒體這一時代背景,分析電視臺記者在采編工作中面臨的問題與挑戰,并提出具體的解決策略。
關鍵詞:新媒體;記者;采編;問題;策略
一、新媒體時代記者采編工作面臨的主要問題
(一)綜合素質有待提升。在新媒體時代,電視臺的采編記者僅具備獨立完成基礎采編工作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具備較高水平的綜合技能。與電視作為主流媒體時期記者僅需要注重采訪的內容和編寫的質量不同,新媒體時代的采編記者還要具備一定的網絡技術信息水平,能夠對互聯網中海量的信息迅速地完成篩選與鑒別等能力。此外,采編記者要想提升信息的吸引力,還要能夠掌握視頻編輯技巧、掌握微信、微博等多媒體傳播途徑的特點等。
(二)趣味性有待提升。移動互聯網絡和智能手機的不斷發展,電視節目已不再是人們獲取信息的主要途徑。因此,如果記者的采編工作內容較為單一和枯燥,沒有趣味性,則很難吸引廣大受眾,更不會沉下心來去觀看。
(三)創新性有待提升。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節奏也隨之不斷加快。從電視臺的發展過程中,我們可以明顯地感覺到,人們對于電視節目的要求日益呈現出多元化與多樣性。就當前很多的電視節目來看,由于缺乏一定的創新性,無法滿足受眾的需求,使得電視臺在發展的過程中面臨諸多難以突破的局限與困境,收視率也日益降低。
二、新媒體時代記者采編問題的具體解決策略
(一)開展全面學習,強化綜合素養。電視臺要想在新媒體改革的浪潮中占據一席之地,電視臺的記者必須要展開全面的學習,不斷強化自身的綜合素養。一方面,作為編輯記者本身,應當了解自己在采編工作中的問題所在,將自己的專業能力、專業知識與采編工作相結合,并不斷學習新媒體方面的有關知識,剔除傳統工作模式,善于從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捕捉信息,并進行編輯與錘煉,增強對信息素材的敏銳性,并從采訪方法、角度、材料核實、編輯方式、不同媒體不同的播出形式不斷地進行探索、研究與揣摩,不斷提升自身在新媒體時代采訪與編輯的基本功底。另一方面,電視臺要為記者提供參與采訪與編輯方面專項技能的培訓班,并在日常工作中注重對采編記者的績效考核與獎勵,促進采編記者的學習積極性,全面提升他們的綜合素質和采編工作能力。
(二)建立健全新媒體記者管理模式。新媒體時代,人們獲取信息的途徑和方式都發生了極大的轉變,電視臺要想能夠獲取長足的發展,電視記者就要轉變自己的工作思路,適應新的工作環境與工作氛圍。但是在實際的工作過程中,很多記者在工作過程中依然沿用著傳統的采編方式,無法跟上時代的發展,導致電視節目質量下降。基于此,電視臺要根據新媒體時代的特點,制定相應的管理制度,在規范記者采編工作的同時,建立相應的內部競爭制度,讓記者時刻感受到來自工作崗位所帶來的危機。對于無法適應新媒體發展的記者,要及時進行人員調整,促進電視記者采編能力的提升,幫助電視記者在工作中找準自己的位置。
(三)不斷實現信息內容和工作角色的轉變。電視臺采編記者的主要工作內容就是對人物進行實地采訪。但是在新媒體環境下,實地采訪已經不是唯一的采訪途徑,且在信息傳播高速化進行當下,一味地追求實地采訪,會導致采訪報道的滯后性,而喪失新聞的價值。這時記者就要充分利用視頻、語音等對人物進行采訪。此外,在采訪報道方面,也要綜合運用微信、微博等新興的媒體形式。這就要求電視臺記者在工作的過程中要不斷拓寬工作內容,嘗試多種報道方式與渠道,實現自身采編能力的提升。此外,在新媒體時代,記者的工作已不再只是采訪,往往要身兼數職。為了搶占報道先機,往往需要記者要獨立完成編輯、組稿等工作。這就需要記者在工作的過程中不斷總結采編經驗,轉變自身的工作角色,以適應新媒體時代傳播的特點。
(四)不斷創新采編內容與采編形式。新媒體時代,信息傳播的渠道日益呈現多樣性和多元化的發展趨勢。以往單一的采訪類型、播出方式已無法滿足當前受眾對電視節目的需求。這就要求電視記者在進行采編的過程中,要時刻注重電視媒體與新媒體之間的融合發展,建立二者之間良好的關系,取長補短,在傳統電視元素的基礎上,在內容與形式兩個方面進行發掘與創新,以滿足當代人的審美需求和信息需求。
三、結語
綜上,新媒體時代,采編記者要根據時代的進步與發展,調整心態,不斷學習,提升自身的專業技能,對新媒體的優勢與不足展開研究,取長補短,實現自身的進步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