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會英
職業教育是我國教育體系中至關重要的一部分,是我國培養優秀職業技能人才的主要手段。但是隨著社會的分工越來越明細化,經濟的發展和產業結構的轉型升級,各個地區逐漸出現了地方的企業去本地的職業院校卻招不到與之相對應的畢業生,地方的職業院校愿意留在本地就業的畢業生少之又少。我國的高技能人才即將面臨很大的缺口,我們必須大力地發展職業教育。本文闡述了職業教育和區域經濟發展的關系,分析了目前所存在的問題和主要的矛盾,爭取找到能夠使兩者相互促進,協調發展的有效措施。
一、前言
隨著經濟的迅速發展,人才的競爭越來越激烈,社會需要更多的類型的人才?!秶鴦赵恨k公廳關于深化產教融合的若干意見》明確提出,要面向產業和區域發展需求,完善教育資源布局,加快人才培養結構調整,將產教融合作為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重要舉措,形成政府、學校等協同推進的工作格局。職業教育的發展應該同區域經濟的發展互補互助,齊頭并進。
為企業培養優秀的技術人才是職業教育的目的,而促進地方的經濟發展是城鄉職業教育的目標。因此在職業教育的過程中,一定要樹立準確的教學目標,做到能夠為區域的經濟發展培養出針對性的技術人才。但是目前職業教育與區域經濟發展不協調現象依舊是存在的。所以必須要加強并改進職業教育工作,把職業教育為地方經濟發展服務作為職業教育的發展方向和目標。
二、職業教育與區域經濟發展的概念界定與關系
(一)概念界定
職業教育是指對受教育者實施可從事某種職業或生產勞動所必須的職業知識、技能和職業道德的教育。培養的是具有一定專業知識技能和文化水平的實用型人才,生產一線應用型勞動者。
一定的經濟活動和相當于空間的地理環境相結合形成區域經濟。不同的區域經濟有著各自的優勢與不足,因此不同的區域之間應該相互交往,彌補本區域的不足,并且能夠在區域經濟的交往中獲取一定的收益,促進區域經濟的發展。
(二)職業教育與區域經濟發展的關系
職業教育和區域經濟發展是相互促進、協調發展的關系。服務區域經濟發展是職業教育的根本任務和最終價值,職業教育井然有序的發展對區域經濟協調可持續發展起了很大的促進作用。
職業教育給區域的經濟發展提供了強大的人才支撐。不僅為區域的經濟發展提供了大批的既有技能又有文化的產業的技術工人,而且職業院校還提供了繼續教育的服務,技術工人可以回到學校繼續接受專業的教育培訓,勞動者的整體素質有了很大的提升,對本地區的經濟社會全面發展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
區域經濟的產業結構是職業教育的規模結構和專業布局的依據。職業教育一定要緊緊跟上產業的發展,產業的技術發展到什么程度,職業教育的專業也就要辦到什么程度。區域的經濟發展將會陸陸續續地產生不同的新需求,那么就需要職業教育不斷地發展不斷地壯大。
三、當前我國的職業教育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一)當前我國的職業教育現狀
當前,我國的職業教育正處在大而不強的一個階段,而且目前我國職業教育的學生大多數是被應試教育淘汰的學生,他們的學習成績和能力都相對比較差,這對我國職業教育來說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產生這樣問題的原因有兩點,首先在大多數人們的意識中覺得職業教育是一種不入流的教育,如果有機會接受大學的教育,那么更多的人就會毫不猶豫的選擇上大學,這種對職業教育有偏見的觀念對職業教育招生的情況有很大的阻礙作用;其次,職業教育就業困難這個問題也可以說是影響它的一個重要因素。
(二)職業教育與區域經濟發展的矛盾
1.專業和區域的經濟發展不夠適應,對產業的支持力度不夠大。
雖然經濟社會發展迅速,產業結構轉型升級,但是仍然有一些行業與職業教育的參與度很低,學科專業的設置是滯后于產業轉型升級的,還有一些熱門的專業扎堆的現象。另外,即使產業與專業對接上,但也缺少和企業更深度更密切的交流合作,從而導致教、學和用發生脫離的現象,很多畢業生都不能快速的融入進產業中,職業院校的辦學在產業的邊緣游離著。
2.人才培養的質量與社會經濟發展的要求不匹配。
職業教育的規模在不斷的增加,而人才培養的質量并沒有相對應地提高,培養的人才不能和區域的發展需要無縫對接起來。一方面由于職業教育所取得的學歷水平相對比較低,很少能夠吸引到優秀的學生就讀,導致產業技術工人先天不足;另一方面企業工人的培養途徑一般還是老師傅“傳幫帶”的模式,導致一些優秀的技術人才不能迅速成長甚至由于環境和師資的限制而被埋沒。
3.師資的力量與區域經濟的發展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
有一部分高等職業院校的師資力量薄弱,缺少實踐經驗豐富的“雙師型”實踐課教師。. 即使引進的大多是理論知識豐富的高學歷研究型人才,但是他們很多教師沒有與企業接觸或者說和企業接觸較少,對企業的情況認識不足,缺乏深入的了解,導致實踐的教學能力較差,從而嚴重影響教學質量的提高。
四、促進職業教育與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有效措施
(一)調整職業院校的專業結構
由于產業是不斷發展的,所以區域的經濟發展所需要的技術人才也會是不斷地隨之變化的。針對此情況,職業院校一方面與市場的對接要做到與時俱進,使職業教育培養出的人才與市場保持同步,將專業的技術人才源源不斷地輸送給區域的產業,保障區域的產業持續性的發展;另一方面要一定程度地對區域產業發展的趨勢做出科學預測,對學生的創新能力和綜合素養進行針對性的培養,使其融入到不斷創新變革的市場當中。
(二)深化人才培養改革,精準服務于區域產業的發展
要深化人才培養改革,使其精準服務于區域產業的發展。第一,要對職業院校與企業的產學研合作,既為企業引進以及培養人才提供更好的教學資源,也讓職校培養的人才有相應的平臺去實踐。第二,產業的發展與創新也體現了職業教育與區域經濟的聯動關系,職業技術人才為產業的創新貢獻了重要力量,培養他們的創新產業的思維及成果是職業教育不能忽視的,這對區域經濟的發展極為重要。
(三)優化師資的結構,提高教學的質量
職業教育要注重優化師資的結構,提升師資隊伍的水平。要解決師資嚴重不足的教學難題,可以多開展青年教師的教學能力專項培訓,并且加強“雙師型”專業實踐課的教師培養,也可以聘請和專業設置相對應的行業優秀人員、產業的優秀專業技術人員來做兼職老師,進而給師資水平的發展注入新的血液。
五、結語
綜上所述,要使職業教育和區域經濟兩者之間能形成聯動的發展,就必須要加強溝通,形成更好的合作。根據區域的經濟發展趨勢以及市場的實際需求來進行,在教學的方式、人才的培養模式、專業的設置以及教學的實踐平臺創新等各個方面都要盡可能地滿足區域的經濟發展的現實需要,這樣不僅可以使職業教育的技術人才更好地去服務區域的經濟發展,同時,將這些職業教育人才輸往到區域的經濟建設中,他們也運用自身的創新能力帶動了產業的整體革新。在兩者聯動的發展關系中,職業教育要做的是主動,要更加主動地向區域的經濟發展展現出其特色與優勢,促成和區域的產業發展與創新合作。(作者單位:華北理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