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小燕?李政

信息化時代的到來,使得信息技術開始進入人們生活并推動了社會經濟快速發展,信息技術也給我國農村經濟增長帶來了機遇與發展。在信息化背景下,互聯網和大數據搭建的信息共享平臺成為助長經濟發展、提高居民生活水平的重要動力,在信息技術的幫助下,浙江象山縣定塘鎮發生了諸多變化,居民生活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而本文將以象山定塘鎮為例,展開信息化背景下象山縣定塘鎮農村經濟發展的思考。
一、信息化發展與定塘鎮農村現狀
當下信息化已經深入我們的生活,“互聯網+”更是成為居民生活、工作、學習的主要形式。信息化依托海量信息的儲存與信息快速高效處理系統,能夠實現信息共享技術,使得人們可以通過信息技術輕松快速獲取信息。通過互聯網信息共享的特性成功幫助農村解決了農產品滯銷、農村經濟發展緩慢等問題,使得社會資源利用更加充分、信息的傳遞更加高效。浙江象山定塘鎮就是成功運用自身優勢與信息化技術結合成功打造了“田園定塘、橘光小鎮”。
象山定塘地處象山中南部,鎮區地勢平整、土壤肥美,是象山的“糧倉”。之前象山縣一直處在浙江經濟水平倒數的位子,甚至被稱為浙江寧波最窮的縣。但是我們可以看到現在的象山定塘鎮利用自身天然資源和現代先進技術大幅度提升了定塘鎮經濟發展水平。以農業經濟為主的定塘鎮,近年來通過大力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綠色效益農業被不斷發展起來,形成了以種植果蔬為主的產業結構,蔬菜種植面積已達17000余畝。同時定塘因為美麗的鄉鎮建設榮獲多個獎項,例如在2016年被評為浙江省首批美麗鄉村示范鄉鎮,在2018年獲得全國“一村一品”示范鄉鎮和寧波十佳美麗鄉鎮等榮譽。
二、信息化對于定塘鎮經濟發展影響
(一)產業鏈建造
農業是我國的第一產業,農產業的發展主要是集中在鄉村。浙江象山定塘鎮柑橘產業是定塘鎮的龍頭產業,得益于農業技術的協助,目前全鎮柑橘種植面積達2.1萬畝,年產量打破2萬噸,柑橘產業總產值高達4.42億元,其中定塘熱銷產品“紅美人”柑橘種植面積3500畝,畝均收益16萬元。定塘鎮堅持“全鏈統籌、融合發展”的目標,激起產業鏈、價值鏈重構和性能升級,打造柑橘全產業。腐爛橘子的處理問題一直困擾著鄉鎮,但在浙江大學的技術支持與協助下,2019年定塘鎮推行全省首個柑橘肥料研發生產,將變質腐爛橘子加工成橘子農用除草醋或橘子液體肥料等,構造柑橘從生產到腐爛的全周期使用,補全產業鏈的最后一個“缺口”。“農業智庫”更是直接推動了柑橘全產業鏈體系構建。
(二)電子商務的建立
由于部分農村地區經濟條件較為落后,道路不通,導致大量農產品出現了滯銷的現象。然而信息化時代給鄉村帶來了電子商務。電子商務通過現代信息技術和商務渠道將消費者帶到農產品生產和銷售中,使得農產品信息搜集與處置變得更加有效。
2017年盛平山村村民孫啟云得益于網絡銷售定塘產品交互性強等優勢,一年收入達10萬余元。于是定塘人民看到了信息技術給經濟收入增長帶來的希望,他們運用信息共享平臺開展電子商務,在2019年4月定塘鎮盛平山村成立盛坪電子商務公司,一個“電商村”正式開啟。截止2019年5月數據統計,盛平山村有30多位從事電商行業的村民。電子商務為村民帶來了大福利,僅僅三個月時間,幾位做農產品微商的村民就通過販賣海鮮和“紅美人”柑橘,獲得了二三十萬元的利潤。
2018年定塘鎮網絡銷售“紅美人”柑橘達1.5億元。目前象山柑橘已形成集產、加、銷一體化的產業服務體系,基本形成了線上+線下銷售模式,產品遠銷美國和歐洲等國家。象山縣運用信息傳播平臺,與多家媒體達成協作關系,并組織了網紅直播、明星體驗等特色活動;鼎力發展電子商務,使用象山“半島味道”微商城、中國象山港網站等網絡平臺進行宣傳,讓象山“紅美人”達到熱銷狀態。
(三)旅游業經濟的帶動
近年來鄉村的環境保護被不斷注重起來,經過環境的改善,越來越多的文化村莊、最美小鎮被成功打造,又得益于信息化時代信息快速傳遞的特征,一些環境良好、風景優美的鄉村景點、文化村莊被網友們發現,紛紛前來打卡。鄉村旅游成功帶動了鄉村的經濟進一步發展,增加了本地居民的收入渠道。
2011年定塘鎮農村旅游興起,鄉鎮依托自身傳統生態農業資源優勢制定了田園風貌、農耕文化主題,采取公司運營+農戶模式,取經綜藝節目“向往的生活”,讓游客體驗農業勞作、親自采摘農產品并進行烹飪,使得游客在游玩的過程中切身體驗農作的生活。同時定塘鎮田洋湖策劃打造橘光大道,構建“夢幻水鄉、田園定塘”主題旅游形式,葉口山村和定山村也建設了2A級景區村,打造親子樂園中站,美麗新農村等旅游特色鄉村。2017年數據統計顯示全鎮年接待游客21萬人次,增長16.7%,旅游收入沖破3500萬元,增長25%;2018年接待游客28萬人次,旅游收入突破3000萬元;2019年接待游客30萬人次,旅游收入達3200萬元。
三、定塘經濟發展的制約
(一)鄉村資本難下山。雖然定塘在種植農產品這方面取得了不錯的成就,但是說到底定塘仍然是鄉村,所以它的資本是比較薄弱的,政府項目補助資金也是杯水車薪,這會對農業經濟發展有一定的制約。據數據統計,2018年,全社會固定投資3.2億元;2019年,全社會固定投資7.7億元。
(二)定塘農村電商人才稀缺,尤其是青年人才。定塘青年人才因外出務工或搬遷導致了青年人口流動性大,農村缺乏擁有互聯網技術的青年人才,而留鄉村民大多信息素質缺乏,網絡認知程度低下,不具備應用網絡技術的意識與能力,導致鄉鎮缺乏強有力的智力支撐。2019年6月數據統計,定塘盛平山村電商創業會員有近40人。
(三)電子商務與供銷伙伴合作深度和廣度淺薄。盛平山村雖然與寧波邦臣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等主體達成了合作,但是目前合作的深度與廣度淺薄,因為寧波邦臣農業發展有限公司主要是經營果蔬種植、農副產品零售和網上銷售,與定塘電商合作不夠深入。
(四)鄉村旅游產業體系不完善,項目經營者專業經驗缺少。定塘鎮農村旅游興起時,缺乏農村旅游全面安排,鄉村旅游項目經營者沒有經過專業的旅游服務培訓,對旅游服務要求、技巧知曉程度低。定塘鎮沙地村是“老牌”的省級農家樂特色村,2020年1月數據顯示定塘鎮沙地村共有55家農家樂,沙地村以農業為依托,開發“農業+旅游”產品組合,但是這些農家樂都是以自主經營為主,專業旅游服務知識匱乏。同時定塘鄉村旅游主要集中在觀光游覽和休閑度假等方面,對本地鄉俗文化如非物質文化傳承研習等文旅活動挖掘程度有待深入。
四、定塘農村發展的對策及建議
(一)要解決農村資本薄弱問題,從社會注入資本是壯大農村農業資本的主要途徑,搭建鄉賢反哺家鄉投資平臺、外商投資平臺,同時政府要加強對農業的投資力度,加大對農業技術研究的資金投入,也需要改善農業投融資機制。
(二)針對電商信息化人才匱乏問題,尤其是青年人才稀少,政府需要定期開展電商的培訓工作、聘請電子商務專家講座,培養懂得電商經營的人才、豐富從事電商銷售村民的專業知識。同時需要從社會招聘電子商務青年人才、推出本土人才回鄉計劃,擴大青年人才的隊伍。為留住青年人才,可以推出從事農村電商的優惠政策、搭建返鄉創業平臺。
(三)定塘鎮需要尋找合適的供銷企業,建立深度和廣度的供銷合作關系,梳理與其他電商主體的關系,拓展電商平臺和渠道,完善電商村結構體系,與電商平臺一起圍繞網紅圖案、網紅事件展開符合時代主題的營銷模式,拍攝宣傳片、微電影等形式擴大宣傳力度。
(四)對鄉村旅游實行規范化管理,可以對A、2A、3A級景區鄉村給予獎勵補助,定期給旅游項目經營者開展餐廳服務等培訓,增長他們對項目文化元素的認識并根據定塘鎮特色項目展開農村旅游,深度挖掘旅游競爭新亮點,例如可以向游客介紹定塘熱銷產品柑橘的發展歷史,結合定塘本地二月二龍抬頭等非物質文化帶領游客體驗非物質文化項目,豐富旅游產業品牌。
五、結語
2020年定塘鎮政府工作要求之一便是堅持改革創新,推動專項行動取得實效。而堅持改革創新就要求打造高水平創建產業強鎮、高質量打造美麗城鎮和高維度謀劃工業和旅游。在信息化背景下,定塘的農業產業鏈被不斷健全;盛平山村電子商務的建立開辟了農產品新的銷售渠道,成功解決農產品滯銷等問題;信息的共享推動了農村旅游業的發展,給鄉村人家開辟了新的經濟收入渠道。但目前電商信息化人才還處在稀缺的狀況,鄉村資本薄弱、鄉村旅游產業體系不完善問題亟待處理。以上這些問題的解決還是需要政府和人民共同努力,才能將定塘發展得更好。(作者單位:寧波財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