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益華 張晨
摘 ?要: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在新時代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征程中書寫內蒙古發展新篇章。本文對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講話的指向、習近平總書記對內蒙古發展的系列囑托、自治區黨委政府出臺的行之有效的政策舉措進行了梳理,從中提出把握書寫新時代內蒙古發展新篇章的五個著力點,即經濟發展上要闖新路、政治穩定上要開新局、文化繁榮上要塑品牌、社會事業上要增“三感”、生態建設上要增綠色。
關鍵詞:新時代 內蒙古 發展新篇章 著力點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的講話中,突出強調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要求堅持人民至上、緊緊依靠人民、不斷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具有現實指導意義。同時我們也應看到,習近平總書記在這次講話中還有一個鮮明的目標指向,就是書寫新時代內蒙古發展新篇章,這是對內蒙古各級黨委、政府及廣大干部群眾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對內蒙古未來發展的殷切期望。
一、書寫新時代內蒙古發展新篇章,要把握鮮明的政治導向、工作指向、區情定向
(一)要把握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講話的指向
即“在新時代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征程中書寫內蒙古發展新篇章”,這意味著我們要書寫的內蒙古發展新篇章,前面是有定語的,即“在新時代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征程中”,新時代是書寫內蒙古發展新篇章的歷史方位,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征程中是書寫內蒙古發展新篇章的領域要求。它意味著我們要書寫的內蒙古發展的新篇章,需要涵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各個領域,如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以及黨的建設,單純從某一個方面書寫內蒙古發展新篇章是不夠的,必須全面考量、系統把握。
(二)要把握習近平總書記的系列囑托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親臨內蒙古考察指導,多次參加內蒙古代表團的活動并講話,數次對內蒙古發展問題作出批示、批示,這些深情囑托指明了內蒙古發展的方向、路徑、要求。書寫新時代內蒙古發展的新篇章,必須全面、系統地學習、領會、把握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內蒙古發展的一系列講話、指示、批示、題詞精神,如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內蒙古要“守望相助”“大力弘揚蒙古馬精神”“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加強生態文明建設”“走出一條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子”等。書寫新時代內蒙古發展的新篇章,必須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深情囑托,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各項要求。
(三)要把握自治區黨委、政府出臺的一系列相關政策舉措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內蒙古發展的一系列講話、指示、批示精神,自治區黨委出臺了一系列相關配套文件,如“關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內蒙古重要講話精神的決定”(2014年),“關于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的重要講話精神的意見”(2018年),“關于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的重要講話精神的意見”(2019年),“關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書寫新時代內蒙古發展新篇章的決定”(2020年)。這些文件對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內蒙古發展的深情囑托提出了政策取向、工作指向、區情定向,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書寫新時代內蒙古發展的新篇章,必須把握自治區黨委、政府的政策要求,做到承前啟后、繼往開來。
二、從理論與實踐、歷史與現實、當前與未來的結合上,把握書寫新時代內蒙古發展新篇章的著力點
隨著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內蒙古發展的一系列講話、指示、批示精神的深入,如何書寫新時代內蒙古發展新篇章成為當前面臨的最大任務,要從理論與實踐、歷史與現實、當前與未來的結合上,把握書寫新時代內蒙古發展新篇章的著力點。
(一)經濟發展上要闖新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走出一條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子
內蒙古是我國資源富集區、又是我國北疆生態安全屏障,必須走出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子。針對內蒙古存在的傳統產業多、新興產業少,低端產業多、高端產業少,資源型產業多、高附加值產業少,勞動密集型產業多、資本科技密集型產業少等“四多四少”問題,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了內蒙古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五個相結合”、“五個有效融入”的要求,并要求內蒙古做大做強做優實體經濟、做好現代能源經濟這篇大文章。圍繞城鎮化建設,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指出:內蒙古應克服地廣人稀、生產要素分散的劣勢,構建多中心帶動、多層級聯動、多節點互動的新型城鎮化格局。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今年全國“兩會”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的講話中指出,內蒙古經濟轉型面臨不少不利因素,如傳統發展路徑依賴、科技創新能力提升慢、人才外流、節能減排和環保壓力大等問題.我們要正視發展中的突出問題,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按照努力探索出一條符合戰略定位、體現內蒙古特色,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的要求,我們要緊緊抓住發展這個“第一要務”,深入推進創新發展、協調發展、綠色發展、開放發展、共享發展,協同推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牧業現代化和綠色化,全面深化改革開放,著力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堅持在加快發展中轉型升級、在轉型升級中加快發展,痛下決心減少對傳統發展路徑的依賴;要強化創新驅動,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延伸產業鏈,著力推動體制機制轉型、產業結構轉型、資本結構轉型,加快形成以創新為主要引領和支撐的經濟體系和發展模式;要強化改革推動,通過全面深化改革,著力清除妨礙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各種障礙,積極優化營商環境,加快形成有利于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體制機制和發展方式;要強化開放帶動,充分發揮內聯八省、外接俄蒙的區位優勢,主動融入和服務“一帶一路”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建設等國家發展戰略,提高開放型經濟發展水平,加快形成北上南下、東進西出、內外聯動、八面來風的對外開放新格局;要強化項目拉動,推動城鄉區域協調發展,促進呼包鄂烏協同發展、東部盟市跨越發展,和林格爾新區建設邁出新步伐,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做實做強做優實體經濟,打造新引擎、培育新增長極,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為內蒙古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提供源源不竭的新動力,為內蒙古轉型升級奠定堅實基礎。面對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我們要“在危機中育新機、于變局中開新局”。
(二)政治穩定上要開新局:踐行守望相助理念,打造新時代的“模范自治區”
把內蒙古建設成為我國北方重要的安全穩定屏障,既是重要的政治任務,更是義不容辭的歷史使命。作為邊疆少數民族地區,由民族團結、邊疆安寧、社會和諧等因素構成的政治穩定格局,不僅對內蒙古自治區的發展進步至關重要,而且在國內外也有典型示范意義。在過去70多年的歲月中,內蒙古自治區各族人民與黨同心、榮辱與共,堅持不懈、開拓創新,長期呵護了“模范自治區”的光榮稱號。在新時代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偉大征程中,內蒙古要書寫發展新篇章,需要繼承優良傳統,踐行守望相助理念,打造新時代的“模范自治區”。應當看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對邊疆民族地區的發展進步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內蒙古自治區在新時代應該有新的更大的作為,誠如習近平總書記期望的那樣:要把祖國北疆這道風景線打造的更加亮麗。這就需要我們深入實施“三帶三創”工程,唱響民族地區凝聚共識、匯聚力量的時代強音,牢牢把握“共同團結進步、共同繁榮發展”主題,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扎實推進民族團結和邊疆穩固,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搞好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建設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筑牢祖國北疆安全穩定屏障,確保中央大政方針和決策部署在內蒙古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三)文化繁榮上要塑品牌:加強民族文化建設,打造文化繁榮發展的亮麗風景線
內蒙古歷史悠久、地域遼闊、民族眾多,在文化發展上具有良好基礎與眾多優勢。面向新時代,內蒙古要書寫新時代發展的新篇章,也需要挖掘潛力、發揮優勢、立足當下、面向未來,在民族文化發展上塑品牌,著力打造文化繁榮發展的亮麗風景線。要大力弘揚堅韌不拔、勇往直前、忠于職守、甘于奉獻,不達目的絕不罷休的“蒙古馬精神”,深入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和中華民族共同體教育,不斷增進各族干部群眾對偉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共產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筑牢各民族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建設各民族共有的美好精神家園;要推進文藝創新,創作更多接地氣、留得下、傳得開的優秀作品;要建設好烏蘭牧騎式的“紅色文藝輕騎兵”隊伍和具有內蒙古特色的民族文化場館,打造文化繁榮的亮麗風景線。
(四)社會事業上要增“三感”: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為了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多年來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政府不斷健全民主法制、完善社會保障、推進社會治理,在社會事業上邁出可喜步伐,實現了歷史性進步。如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新時代要著力解決新矛盾、新問題,特別是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著力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加快補齊社會事業發展的短板,創新公共服務提供方式,增加社會領域產品和服務借給,更好滿足各族人民多層次多樣化需求,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要加強人民當家作主的制度保障,統籌做好教育、就業、收入分配、醫療衛生、住房保障等民生工作,扎實做好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工作,加快社會保障制度體系建設,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讓全體人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增強人民群眾的幸福感;要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體系,完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編織好平安內蒙古社會安全網,筑牢祖國北疆安全穩定屏障,增強人民群眾的安全感。
(五)生態建設上要增綠色:保持戰略定力,筑牢祖國北疆生態安全屏障
習近平總書記講,內蒙古的生態環境狀況如何,不僅關系到內蒙古各族群眾的生存與發展,也關系到華北、東北、西北乃至全國的生存與發展,叮囑我們要努力把內蒙古建成我國北方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應當認識到,綠色是內蒙古的底色和價值,生態是內蒙古的責任和潛力。書寫新時代內蒙古發展的新篇章,必須在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上謀思路、找出路。要保持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定力,推動社會各界自覺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樹牢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導向;要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治理,建立綠色生產消費模式和經濟體系,精心組織實施京津風沙源治理、“三北”防護林建設等重點工程,實施好草畜平衡、禁牧休牧等制度,加快一湖兩海綜合治理,持續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積極創建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要完善生態文明制度建設,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讓內蒙古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清、草更美,把內蒙古建成祖國北方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習近平總書記對內蒙古寄予厚望,提出了“兩個共同”思想,即希望內蒙古各族人民擰成一股繩,共同守衛祖國北疆、共同創造美好生活,把祖國北部邊疆這道風景線打造得更加亮麗。要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對內蒙古的矚托,立足新時代、把握新時代、開拓新時代,努力實現全區綜合經濟實力的新跨越、深化改革開放的新突破、經濟發展方式的新轉變、民主法治建設的新進步、文明和諧水平的新提升、人民生活水平的新提高,著力把內蒙古打造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亮麗風景線、民族團結的亮麗風景線、文化繁榮的亮麗風景線、邊疆安寧的亮麗風景線、生態文明的亮麗風景線、各族人民幸福生活的亮麗風景線,并通過堅持不懈的努力,使內蒙古成為我國體現新時代發展要求的模范自治區、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模范自治區、共圓偉大中國夢的模范自治區,奮力書寫新時代內蒙古發展的新篇章,讓“模范自治區”的榮譽在中華大地永放光彩。
(作者1系內蒙古自治區社科聯巡視員;作者2單位:包頭師范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
責任編輯:康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