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奐



雞冠壺
馬背民族與中原陶藝的結晶
雞冠壺,遼朝極具代表性陶瓷器型。亦稱“馬鐙壺”“皮囊壺”。是模仿契丹族皮囊容器的樣式而燒制的陶或瓷壺。雞冠壺與鳳首瓶和牛腿瓶被稱為契丹陶瓷三寶,雞冠壺排在首位,是契丹陶瓷中最具特色的器物。
雞冠壺上腹呈扁體,下腹部肥碩,上腹部一端有向上直立的管式短流,余部邊緣呈扁平的云頭形或滿弓式提柄,與流連接,很像公雞的頂冠,故名。通常還有一圓形穿孔,可便于馬上攜帶。大多雞冠壺造型不求局部的精雕細琢,而著重追求整體線條的流暢以及剛勁灑脫的氣勢,從雞冠壺紋飾上看,大多紋飾圖案化,構圖均衡對稱,其中皮條類紋飾幾乎貫穿始終,也是其特有的紋飾,顯示了大氣、務實的契丹民族風格。
因為具有明顯的馬背風情,雞冠壺對以游獵為生的契丹人無疑最適合,契丹人崛起之后就屢次劫掠定州,甚至把定窯的工匠搶回遼地。中原的陶瓷技藝與契丹民族的風俗習慣、文化藝術相融相合,使得“雞冠壺”在遼代轄域開花結果。
遼三彩
大唐風尚遺韻
此盤內壁裝飾牡丹花葉紋,色彩艷麗,紋飾清晰,是遼三彩中的精品。
遼三彩是沿襲唐三彩傳統的一種低溫釉陶,上承唐三彩,下啟金元三彩,突破唐三彩多數用于冥器的局限而大量進入實用領域,通常用黃、綠、白三色組成,具有色彩斑斕、富麗堂皇的視覺效果,遼三彩是最能代表遼代陶瓷文化和成就的標志物。契丹諸事皆以唐朝為模本,甚至連職官制度、器物風格均不例外。遼三彩反映了契丹人與漢人、渤海人等各民族聚居、融合。包括遼三彩在內的遼朝各類陶瓷器均帶有濃郁的唐文化烙印,間接形成了契丹民族風格和特點。
唐人熱衷厚葬,喜歡于以三彩陶器入葬,契丹貴族也不例外。遼三彩器物除了日用,也集中出土于遼代中期偏晚的各級貴族墓葬中。一般出土于契丹族傳統的聚居地,如遼西地區、中京地區。從對遼代窯址的考察和發掘看,遼代燒造三彩的窯址主要有白音格勒三彩窯、南山小水浴窯、赤峰缸瓦窯,出土的數量在遼代陶瓷器中所占比例很小。其中以赤峰缸瓦窯所燒造的三彩器數量最多,也最為典型,品質最佳。
遼黃釉
遼黃釉,詮釋契丹式尊貴
契丹人認為黃象征金色,以黃為榮、為美、為貴的信仰和習俗,自然要反映到遼瓷中去。遼朝不僅有黃釉陶器,還出現了精美的黃色釉瓷器。遼黃釉色調變化較大,深淺不一,多偏近棕紅,純正黃色幾乎不見,釉色穩重,讓人賞心悅目。
遼黃釉的出現與成熟也標志著遼朝本土制瓷業的巨大進步。遼朝貴族、皇室使用的瓷器已不再單單依靠掠奪與宋朝的朝貢,遼朝甚至出現了標有官字款的瓷器,表明遼朝官窯制度的確立。缸瓦窯是遼朝本土窯口的杰出代表,位于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松山區城子鄉猴頭溝村。燒瓷品種豐富,以其生產的黃釉瓷器最精,且造型多樣,除了碗、盤、缽、執壺、托盞、套盒、罐、渣斗等典型中原風格器物外,還有長頸瓶、鳳首瓶等帶有濃郁契丹游牧文化氣息的器物,體現了獨特的地域生活習俗和審美情趣。另外,缸瓦窯的黃釉,色澤明亮,釉色黃中泛赭紅,釉層中帶有淺淡變化的條狀紋理,有著鮮明的地域與時代工藝特色。
酒器
精巧設計盡顯豪飲風范
扁壺是遼朝契丹人常見的酒器之一。遼朝貴族熱衷于燒制各色精美的酒器,用于各種場合。遼朝還有一種鳳首扁壺,壺嘴設計獨特,鳳喙張開,喙的尖部分卻合攏,可以形成兩個出水孔。如果倒水比較輕緩,液體會形成一股流出;如果用力稍猛,液體就會分為兩股流出;可能是有某種儀式用途的器具。遼朝酒器制作既生動傳神,又具有實用價值。
遼代契丹人的飲酒習俗很多,有禮儀飲酒、喜慶飲酒、祭祀飲酒、獎罰飲酒等,契丹人對酒的生產與管理有著獨特的方式,契丹族的飲酒用品同草原游牧生活息息相關,考古發掘的遼朝墓葬中發現隨葬有各類陶瓷酒器,文化已經滲透到遼朝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
“中原型”瓷器
傾慕漢文化的明證
遼朝除了生產獨具契丹特色的瓷器,也有深受宋朝北方窯口影響的陶瓷,前者被稱為“契丹型”,后者被稱為“中原型”。從魚藻紋盤彩繪可以明顯看到中原磁州窯對遼朝瓷器的影響。
磁州窯盛燒于北宋中期,為北方最為龐大的民窯體系,因地緣關系,又有宋遼百年和平與文化貿易交流的大環境,極力吸收漢文化的遼瓷自然覆蓋在磁州窯影響范圍內。隨著契丹民族漢化程度的提高、對舒適定居生活的適應,以磁州窯為藍本的“中原型”器型應運而生,其黑瓷、白瓷、釉下墨繪瓷等器型囊括壺、瓶、罐、枕、碗、盤、杯、盒、渣斗等幾乎所有日用器。遼朝境內磁州風格產品普遍采用化妝土工藝,紋飾相對樸素、簡單,充分學習了磁州窯將陶瓷制作與美學風格自然融合的風尚,吸收了磁州窯的瓷上水墨繪畫、書法、浮雕式剔刻等技法,在器物成型、施釉方面基本一致,裝燒的窯具與輔助的墊燒支具也與中原窯場大致相同。
遼三彩羅漢像
遼朝佛造像的深厚功力
易縣八佛洼遼塑三彩羅漢組像,總計16 尊,是遼朝佛像的杰出代表,在中國美術上也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這些佛教瓷塑人物容貌逼真,表情生動,人體比例準確,衣褶紋飾流暢,塑像手法高超,遼朝匠師在刻畫上精益求精,于造像的細節處理也殫竭智巧,遼三彩羅漢像是中國古代寫實主義塑像的杰出作品。遼三彩羅漢像可以看出遼朝造像藝術深受宋代佛像的影響,不僅有世俗化傾向,還受宋代理學影響,格物致知理念影響藝術創作,誕生高度寫實的彩塑神作。
遼朝受中原文化影響,佛教興盛一時,除佛學的精進之外,一大社會特點是信徒供養行為的興盛。遼代佛教信徒們結成各種專門佛教社團供養組織,合力集資供養。這一社會風氣促成了遼代民間佛教造像的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