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育部、各省教育主管部門在疫情防控時期制定了利用網絡平臺“停課不停學”的措施,開展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組織學生自主學習,減少對學生學業的影響。文章采用文獻資法、體驗法、觀察法、總結歸納法,對“停課不停學”期間武漢軟件工程職業學院的籃球在線教學進行分析與思考。
關鍵詞:疫情防控;“停課不停學”;籃球線上教學;慕課;VR技術
根據教育主管部門“停課不停學”的總體要求,貫徹“立德樹人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實現終身體育的目標,將線上籃球教學與線下教學融合,轉變了傳統的籃球教學方式,強化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總結歸納能力,為創新教學方式提出了更好的路徑。
1 ? ?發揮慕課優勢彌補傳統線下教學不足
充分利用網絡訊息便捷、更新速度快、覆蓋面廣的優勢,合理地對籃球線上教學計劃進行教學設計,發揮線上教學資源豐富、選擇渠道多的特點,滿足學生自主學習籃球知識的需求。采用開放式教學結合自主選擇學習的方式,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養成主體性、開放性、獨立性的學習習慣。教師通過網絡直播平臺將線下教學轉移到線上,分段、分時開展師生同步互動,將個別教學、分類教學、全體教學統一應用于籃球線上教學的框架中,彌補了傳統線下教學的不足。
2 ? ?積極做好線上教學與實踐教學融合互補
2.1 ?運用線上教學資源滿足學生知識需求
互聯網改變著學生獲取知識的途徑,也改變著學生學習體育的理念。調研發現,教師在未開課前對籃球線上教學與實踐教學進行了推演式的課程設計,對于線上籃球專項課開展積極制定教學實施計劃,緊貼學生實際設置籃球教學單元,著眼于籃球專項特點,結合疫情實際撰寫教學方案。廣大學生對疫情期間“停課不停學”表示非常期待。
采用慕課的形式進行教學,讓學生更加直觀地學習理論知識。采用線上線下融合互補的方式進行教學,加強實踐技能是“停課不停學”時期學生學習的主要方式。應用線上平臺對籃球發展歷史、籃球競賽規則等理論進行講授。充分發揮線上教學覆蓋面廣、信息量大、知識全、同步異步播放的優勢,用教學視頻對動作要領進行演示講解,用慢鏡頭對動作關鍵環節進行慢放,用視頻回放和圖片對技術動作細節難點進行解析。學生積極思考問題,踴躍發言,發揮了線上教學知識傳授渠道多元化、課堂構建動態化的特點,滿足了學生對掌握籃球理論知識和動作要領的需求。
2.2 ?將體育精神與思政育人相結合形成育人合力
始終將“立德樹人健康第一”的育人理念貫穿到線上教學,將體育精神與思想政治教育相互融合,充分發揮線上教學的優勢,將籃球基本理論、籃球競賽規則、個人技術用線上教學的方式進行講授。學習籃球運動的起源,了解籃球運動展現的為國爭光、團結合作、積極進取、努力拼搏、無私奉獻的精神,引導學生構建正確的價值觀,形成強烈的榮譽感、使命感,勇敢正面地面對挫折與成功,培養學生堅忍不拔的意志品質,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停課不停學”期間,居家隔離環境變得狹窄,交流的方式變得單一,容易形成煩躁焦慮的情緒。充分發揮籃球專項體能訓練的優勢,合理設置專項素質訓練教學單元,使身體得到充分的鍛煉,增強身體素質,釋放長期居家積累的壓抑情緒,達到運動健身、增強體質的目的,讓籃球精神與體育育人形成合力。
2.3 ?融入VR技術浸入式體驗學習助力籃球教學
虛擬現實(Virtual Reality,VR)由計算機生成某種特定的現實環境或是純粹的構想環境。“停課不停學”期間將線上教學融入VR技術,更新傳統的教學環境,讓學生體驗新穎的學習方式。將線下教學的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交流,通過VR系統輸出的聲音、圖像、文字,構建師生直面的教學環境,通過視覺、聽覺、觸覺等與之交互,使學生直觀地置身于籃球教學環境中。
運用VR技術,讓學生置身于世界頂級聯賽的賽場,使學生探索籃球的奧秘,了解籃球運動的起源和發展,同時不用擔心因初學者籃球技術不夠好而出現的尷尬。學生在浸入式體驗VR籃球訓練時,要根據技術要求完成下蹲運球、原地奔跑、跳躍等動作,在虛擬環境中同自己喜歡的籃球明星共同完成訓練。教師將根據VR程序對動作的完整性、實用性、完成效果進行動態評分,并納入學期末的平時成績,這為教師提供了完整客觀的教學評價,極大地激發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
3 ? ?分區塊設置課后作業鞏固線上教學效果
課后作業是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生獲得實踐性教學的重要環節。線下作業要針對籃球訓練課的重點難點布置,結合籃球運球、傳球、投籃等技術動作合理布置課后練習。給學生提供多層次、多種類的作業選擇,讓各層次的學生找到各自的學習區塊,強化課堂知識弱點、填補知識漏點。讓學生在疫情期間養成終身體育的良好習慣,更好地鞏固課堂學習效果。
4 ? ?結語
利用網絡平臺開展線上籃球教學,充分發揮網絡通信便捷、資源多、影響力廣、知識內容全的優勢,通過線上慕課開展籃球理論教學,用體育精神向學生傳遞思政育人理念,讓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VR技術的運用,調動學生對籃球技術的學習興趣,滿足不同運動能力的學生群體對籃球運動的學習需求,做到籃球教學有計劃、教學單元有預習、理論講授有深度、課后作業有鞏固、課堂質量有保證。
[參考文獻]
[1]李曙剛,陳慶合,趙華恩,等.“健康中國”戰略背景下新型體育教師的培養[J].體育學刊,2019(3):96-100.
[2]萬勇,王佳,潘凌云.學校體育變革背景下體育教師專業成長力的消解和重構[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9(3):33-35.
作者簡介:黃毅(1982— ),男,黑龍江哈爾濱人,講師,學士;研究方向:運動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