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婷婷 周洪杰?
【摘要】目的 探究對重癥患者實施護理風險干預對壓瘡產生的預防效果。方法 選取62例在2017年3月~2019年3月本院收治的重癥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護理風險干預)和對照組(常規護理)各31人。結果 與對照組(29.03%)相比,觀察組壓瘡發生率(9.68%)較低(P<0.05)。結論 對重癥患者實施護理風險干預,能夠有效降低壓瘡的發生,其臨床價值較顯著。
【關鍵詞】護理風險干預;重癥患者;壓瘡;預防效果
危重病癥患者大多收治在重癥監護室中,因長期臥床較易導致壓瘡情況發生。在重癥監護室中,壓瘡屬于一種常見的并發癥,因創面愈合難度較大,容易導致繼發感染情況發生,嚴重者會出現敗血癥、全身感染等,對患者生命健康的危害較大。因此,為減少壓瘡情況的發生,促進護理質量水平有效提高,需要給予患者有效的護理干預[1-2]。遂本文主要探究對重癥患者實施護理風險干預對壓瘡產生的預防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62例在2017年3月~2019年3月本院收治的重癥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1人,其中觀察組男17例、女14例,平均年齡(52.14±8.24)歲;對照組男15例,女16例,平均年齡(49.52±7.89)歲。影響組間比較的兩組之間沒有差異,P>0.05,可以予以比較。
1.2 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包括:(1)定時按摩:按揉患者的骨突和受壓部位,按摩時間不應當小于5分鐘,兩次按摩時間應當間隔1小時。(2)定時翻身:通常情況下每間隔2小時按摩1次,如果有局部皮膚變紅情況發生,需要將時間縮短為每隔1小時1次,翻身過程中注意不同的體位交替進行。(3)實施氣墊保護:通過氣墊床對身體的空隙部位進行支撐,以便使局部皮膚受壓情況減輕,使壓瘡的發生風險降低。
除上述常規護理外,還給予觀察組護理風險干預:(1)對危險因素進行評估:評估的內容主要包括患者是否存在基礎疾病,家屬的配合情況,患者的全身營養狀況,患者的病情程度和年齡等,按照患者的體重和體位,對局部潮濕度、摩擦力及壓力狀況等進行準確預測。(2)對局部皮膚進行保護:使受壓部位時刻保持清潔、干凈狀態,例如肩胛部、足跟部、髖部及骶尾部等,患者的翻身次數為每隔1至2小時1次,對患者受壓部位的皮膚狀況進行密切檢查,同時對透氣薄膜進行及時更換,以便實現對患者皮膚的保護。(3)氣墊床護理:協助患者采取合適體位,臨床一般取平臥位,將氣墊床與電源接通,合理調節氣墊床,控制其充滿程度在70%至80%范圍內,以床單平整、清潔、干燥,床褥透氣,手感軟彈為宜。將搬動次數和翻身次數適當減少,特別針對病情較重的患者,使其對患者的干擾減輕。(4)濕性療法干預:通過水膠體敷料對創面進行覆蓋,使傷口部位的皮膚保持濕潤狀態,防止烤燈對受損皮膚直接照射,同時將按摩受壓部位的次數適當減少。
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壓瘡發生率。
1.4 統計學分析
運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表示方法為“[n(%)]”、檢驗方法為“x2”,用P<0.05表示結果有差異。
2 結 果
對比兩組壓瘡發生率:觀察組3例出現壓瘡,壓瘡發生率為9.68%(3/31),對照組9例出現壓瘡,壓瘡發生率為29.03%(9/31),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5)。
3 討 論
護理風險干預改良了常規護理方法,主要包括:(1)按照患者的實際狀況,將受壓部位的按摩次數適當減少,即便按摩可以使局部皮膚的溫度提高,使血管擴張,血流量增加,然而也較易使局部耗氧量增加,使細胞的缺氧、缺血狀況加劇。所以,如果患者有皮膚持續發紅情況,表明損傷了局部組織,此時不可以按摩[3]。(2)使足跟部、骶尾部等部位的氣墊圈使用時間降低。氣墊圈即便能夠使局部受壓情況減輕,然而容易導致靜脈水腫和充血情況發生,如果使用時間大于2小時,則較易導致組織出現嚴重的生理病理改變。所以,應當盡可能的減少對氣墊圈的使用,或增加對減壓氣墊床的使用,利用氣流的波浪起伏將人體的受壓部位自動改變,其散熱功能和透氣功能較好。(3)烤燈即便能夠對創面產生干燥作用,然而會使組織細胞的代謝增加,增加耗氧量,使局部缺血缺氧情況的發生加劇,所以應當防止使用烤燈[4]。
本文通過探究對重癥患者實施護理風險干預對壓瘡產生的預防效果,結果顯示,觀察組壓瘡發生率(9.68%)低于對照組(29.03%),(P<0.05)。綜上所述,對重癥患者實施護理風險干預,能夠減少壓瘡的發生,因此應當積極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狄 捷.ICU護理風險干預在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病人中的應用效果[J].全科護理,2017,15(12):1482-1484.
[2] 陳麗映,潘麗沁,趙淑婷,等.護理風險管理在重度燒傷患者重癥監護中的應用[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5,21(8):966-969.
[3] 羅華瓊.護理風險管理對ICU患者不良事件發生率及護理滿意度的影響[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8,5(76):131-132.
[4] 王曉坤,王繼發,陸穎麗,等.重癥監護室(ICU)護理中應用優質護理服務的風險規避作用探討[J].現代養生(下半月版),2017,(8):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