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玲,潘曉,周冬娜
(廣西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廣西 南寧 530007)
急診科是醫院面對社會的窗口,可以直接反應醫院的管理、護理以及醫療水平[1]。急診科的患者密度大,以往急診科的就診流程比較復雜,流程多、時間慢以及看病難等問題普遍存在[2]。患者往往需要多次排隊繳費、來回跑路,導致大量的時間浪費在非醫療時間[3]。急診科護理人員的工作完成大多數依靠手工書寫,使護士的工作時間大量浪費,從而降低急診科的整體護理質量[4]。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信息化的不斷普及,使患者就診變得更加優質、便捷,我們此次研究對我院急診科實施護理信息系統管理升級前后護理糾紛事件發生情況以護理差錯發生情況進行對比,探究在急診科實施護理信息系統的應用價值。
1.1 一般資料。隨機抽取我院急診科護理信息系統使用前后患者各2400例,護理信息系統實施前患者男1243例,女1157例,年齡12-85歲,平均(45.3±2.1)歲。護理信息系統實施后患者男1321例,女1079例,年齡8-84歲,平均(45.5±2.2)歲,在年齡、性別等方面兩組患者之間比較無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急診信息系統主要包含急診分診掛號系統、收費系統、醫生工作站、藥房系統、急診檢驗系統以及護士工作站,且急診信息系統、門診信息系統及醫學影像系統實現信息共享,構成醫院完整的信息網絡。①急診掛號以及收費系統:患者在掛號時便可獲得就診卡,卡片內容主要包含患者姓名、年齡、電話、以及工作單位等個人基本信息,護士進行分區分級時完善患者的既往史,現主訴以及患者的生命體征等等,而且在患者后期檢查、用藥、護理等各種醫療活動均會在本卡片中體現,可以使用該就診卡卡號綁定微信公眾號,可以方便患者在檢驗、治療、取藥等多種操作中進行自助繳費甚至查閱候診情況以及患者檢查結果,減少患者等候時間,在就診結束后,可以憑該卡片至自助機一體機自助打印明細單及檢查結果、電子病歷等。②醫生工作站,醫生可以根據患者卡片信息了解患者的基本信息,并根據護士的初步判斷分區分級快速初步了解病情,根據患者病情,為患者開出檢驗、治療以及藥品的醫囑,且醫生的操作在就診卡上均有記錄,電腦系統對醫生所開醫囑可進行自動計價,然后患者根據紙質導診單選擇二維碼掃描自助繳費或者收費處人工繳費,并在紙質導診單指引下完成各項檢查以及取藥、治療等。③檢驗系統,在醫生完成檢查單據項目的輸入后,會由該系統將相關信息傳輸至相關科室,護士可以根據患者就診卡進行核對醫囑,并進行檢驗條碼的核實,樣本送檢后,檢驗科工作人員可以根據檢驗單以及條碼進行記錄,并將患者檢驗結果傳輸至就診卡,患者可以選擇微信公眾號查詢電子結果也可以自助打印紙質版結果。臨床醫生可以通過電腦直接對患者的檢查結果進行查閱,對患者病情進行判定。④藥房系統,醫生根據患者檢查情況為患者開具電子處方,系統對醫院藥品可進行自動計價,患者可選擇二維碼掃描繳費或收費處人工繳費后,藥房自動關聯獲取患者醫囑單,患者可直接攜帶就診卡去藥房取藥,減少患者等候時間,而且患者的取藥記錄也會在就診卡中體現。⑤護士工作站,護理人員可以根據患者的就診卡對患者接診記錄進行查閱,了解患者基本信息以及醫生診斷情況,就診卡中對于每項費用扣費及醫囑執行情況情況均有明細,方便查閱,避免為護理人員臨床工作帶來不便。在為患者用藥前,護理人員可以通過就診卡調出患者的電子病歷及電子皮試單,以及醫師的用藥醫囑,在操作時嚴格按照患者皮試結果以及醫囑進行,對于患者顯示為陽性的可以進行保存并記錄入就診卡內,當醫師開具患者過敏藥物時,系統會自動提醒,避免用錯藥物事件的發生。使用就診卡可以對患者的就診信息進行詳細記錄,避免護理人員進行手工錄入,使患者的信息錄入更加準確、快速、便捷,而且護理人員可以根據患者的就診記錄進行相關耗材的統計,使醫院護理管理更加條理化,而且信息共享使其他科室方便了解患者情況,縮短詢問時間。
1.3 觀察指標。對系統使用前后護患糾紛以及護理差錯發生情況進行記錄,并根據記錄結果計算不良事件的發生率。在實施前后隨機抽取50名患者進行滿意度情況調查,主要調查項目包含護理態度、護理時效、業務水平以及健康宣教,滿分為100分,所得分值越高,證明護理質量越高。
1.4 統計學分析。應用SPSS 20.0軟件,計量資料以()表示,組間對比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資料的組間比較采用Fisher確切概率法,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護理不良事件發生情況分析。系統應用后不良事件發生率低于系統應用前(P<0.05),具體見表1。

表1 不良事件發生對比(n,%)
2.2 護理質量分析。研究組護理質量高于對照組(P<0.05),具體見表2。
表2 護理質量對比()

表2 護理質量對比()
對照組 50 83.84±5.46 84.68±3.644 85.14±3.85 84.16±4.50研究組 50 81.64±5.49 82.68±5.377 82.90±6.15 82.06±5.18 t - 2.007 2.177 2.181 2.164 P - 0.048 0.032 0.032 0.033
3.1 急診信息系統的實施可以使患者的就診流程簡化。信息系統使用后,患者的就診信息可以在系統中充分體現,不僅縮短了患者的就診時間,降低患者交代不清導致醫療事故的概率[5]。費用公開,在電子處方上,明確標準藥品價格,在每次收費室,護理人員可告知患者各項檢驗的費用,對于有疑問的患者可以隨時查閱[6]。而且患者可以將就診卡內的消費記錄打印成紙質費用清單,使患者可以清晰了解各個項目扣費情況,可以有效避免亂收費情況的發生,費用公開,可避免因收費問題導致的醫療糾紛,使患者對于院方的信任感提升,增加患者對于護理工作的認可[7]。
3.2 使用該信息管理系統可以使護理人員的工作效率得到提高。信息系統的使用,方便醫務人員查閱,加快醫囑的處理速度,信息傳遞可降低護理人員手工操作的各項環節,節省護理人員的工作時間,提高工作效率[8]。如此可以解放護理人員的工作時間,使其可以更專注與護理工作,使患者的護理質量得到有效提高。我們此次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護理質量明顯高于對照組,這一結果進一步說明,實施護理信息系統可以提高患者護理質量[9]。護理人員可以根據患者的就診卡進行就診記錄查詢,及時查閱醫囑,并根據醫囑進行相應的治療措施,避免反復進行手動抄寫,將其出錯率,而且可大量縮短時間,使患者可以及時接受治療[10]。此次研究結果顯示,系統應用后不良事件發生率低于系統應用前(P<0.05),這一結果說明在實施護理信息系統后,使患者的就診記錄更加清晰明了,使護理可以準確獲得患者的就診信息,保證信息的準確性,從而降低護理不良事件的發生。
在進行急診信息系統應用的同時,應當建立相應的流程圖,使就診患者可以清晰了解就診流程,而且醫護人員應當耐心為患者講解就診卡的應用,以免患者因操作不熟練而出現新的矛盾,特別是相對年齡較大的患者,對于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較差,護理人員更應耐心講解,必要時可為患者進行引導[11]。提高護理人員的計算機操作技術,方便護理人員及時有效的對患者就診信息進行查閱,避免在計算機操作中出現失誤。當發生數據傳輸失誤時,護理人員應當及時與相關科室進行聯系,對信息進行進一步核實,從而給予患者準確的干預措施。急診科應當在應用信息系統的同時,備好常用紙質收費單以及查詢單等,以免系統故障時出現慌亂,導致急診科室工作不能順利開展[12]。綜上所述,在急診科使用護理信息系統可以有效縮短患者就診時間,簡化患者就診流程,有效降低護患糾紛、降低護理差錯的發生,提高護理質量,增加患者對于護理工作的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