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明龍
(延邊大學附屬醫院,吉林 延邊 133000)
當前,醫院的的治療對于醫療設備具有極大的依賴性,醫生對患者進行診斷時需要以醫療設備檢查的結果作為參考,因此,醫療設備器械的狀況直接關系到醫院的醫療水平。加強醫院計量設備管理,采取科學有效的管理手段,確保計量設備的性能與運行狀態,對于醫院開展救治工作至關重要。隨著醫院計量設備的種類越來越多,設備復雜程度越來越高,管理難度也逐漸增加,傳統的計量設備管理模式已經難以有效適應當前的現狀,醫院在這方面必須要加以改革,加強信息化建設,促進計量設備管理水平的提升。
近年來,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人們對于自身的健康狀況越來越重視,這就要求醫院也要不斷提升醫療服務水平,以滿足人們的需求。醫院計量設備管理工作作為醫院重要的工作內容,對于醫院提供醫療服務會產生極大的影響,因此,計量設備管理工作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計量設備出具的檢查結果是醫生診斷疾病的重要參考依據,一旦計量設備顯示的結果出現誤差,會直接影響醫生的判斷,從而導致誤診或者錯診,輕則沒有明顯的治療效果,重則會起到反作用。因此,醫院必須要采取科學有效的管理措施,確保計量設備的性能良好,可以滿足醫生診治的需求,進而為患者提供良好的醫療服務[1]。加強醫院計量設備管理不僅要做好設備管理工作,同時也要注重提升設備管理人員的專業素養,切實有效的落實計量設備管理工作,促進醫院醫療服務質量的提升。
當前,由于計量設備類型增加,復雜程度不斷提升,因此在管理上難度較大,部分醫院尚未形成完善有效的設備箱管理模式,在實際工作中存在一定的問題。
2.1 計量設備數據信息不全。這主要表現為醫院計量設備管理部門沒有有效掌握醫院各項計量設備的詳細信息,導致難以對設備進行有效的管理。比如在采購設備時對于基礎信息的記錄不完整或者錯記漏記,從而導致設備出現故障時難以及時聯系廠家進行維修,影響正常使用。
2.2 計量設備運行數據信息缺失。醫院計量設備都屬于對精度要求較高的設備,其結構往往比較復雜,在使用過程中需要定期進行維修保養,以確保其運行狀態良好[2]。但是在實際開展工作過程中,由于數據信息過于龐大,未能完善的記錄維修保養的相關信息,導致設備管理部門的人員難以有效掌握計量設備的狀況,對于一些可以預見的問題不能及時進行處理。
2.3 計量設備管理的信息化程度不高。當前信息技術、計算機技術已經深入應用到各個領域當中,并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但是在醫院計量設備管理方面,信息化建設尚有所欠缺,缺乏對現代信息技術以及計算機技術的有效應用,在數據存儲、傳輸以及信息交互方面仍采用傳統的方式,總體上效率不高,限制了計量設備管理水平的提升。
3.1 推動制度改革。完善的管理制度是提升醫院計量設備管理水平的重要前提,依靠制度規范設備管理人員的工作,可以有效保障各項工作得以落實。首先醫院管理人員要從思想上高度重視計量設備管理,認識到計量設備的良好運行對于醫院正常開展工作的重要性。其次在醫院內部成立專門的計量設備管理機構,專職負責計量設備管理工作。此外,要不斷探索和完善計量設備管理制度、保養制度、檢修制度等等。
3.2 加強信息化建設。加強信息化建設是當前醫院計量設備管理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信息化管理不僅可以有效提升管理效率,降低設備管理人員的工作強度,同時也能降低計量設備管理成本,對于保障醫院的醫療服務質量具有現實意義[3]。尤其是在各項數據信息的管理方面,借助計算機不僅可以記錄存儲大量的數據信息,同時后期在查閱過程中也極為便捷,從計量設備的采購信息、設備基本信息、維修保養記錄、使用記錄等等,都可以實現有效的管理。
上文簡要闡述了醫院計量設備管理改革的思路,主要是制度改革以及信息化建設兩方面進行,下面就這兩方面進行詳細的闡述。
4.1 完善制度建設的措施。醫院計量設備管理水平直接管理到醫院的服務質量,因此,醫院管理人員要提升對計量設備管理的重視程度,其一,以醫院主管醫療設備管理的副院長為組長,器材科科長為副組長,下轄數名計量監督管理員,共同組成計量設備管理領導小組,指導各項管理工作的開展。其次,積極探索創新各項管理制度,針對計量設備的采購、使用、維修、保養等方面制定嚴格的制定,并在實際工作當中貫徹落實,以制度約束工作人員的行為,確保各項工作都按照相關制度進行[4]。比如在設備的采購方面,首先要做好采購計劃,并記錄存檔,設備購進之后要詳細記錄各項信息,采用分類登記管理的方式做好設備驗收工作,并對各項計量設備進行逐一調試。在檢定和過程管理方面也要完善制度建設,采用計量臺賬造冊的方法,規劃出檢定與過程管理的周期,同時還要設計下次檢定的時間,提前選擇好檢定機構。計量器械管理中,考慮到檢定與過程管理的需求安排不定期抽查的方法,直接將抽查的任務安排到計量器械對應的科室,由專職計量員執行抽檢工作,根據計量器械的使用標準,檢查計量器械的質量和性能,核對計量器械的基本信息,填寫到抽查記錄表中,若發現故障設備或者損壞設備,要立即停止正常使用,將相關的設備信息提交給質量檢定部門,安排計量器械維修,檢修合格之后才能重新進行正常使用。
4.2 推進信息化建設
4.2.1 人員信息化管理:醫院要建立計量設備管理領導小組、器械科以及各科室三級管理的人員管理模式,并建設相應的計算機軟件系統,錄入相關人員信息、崗位信息等,各級計量設備管理工作人員可以在自身權限范圍內查詢相應的信息,比如計量法律法規、專業技能要求、崗位負責人員信息等。同時各級計量設備管理工作人員可以通過系統完成相關技能知識的學習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的相關法律規定,確保各級工作人員可以有效履行自身的職責,保障工作質量。
4.2.2 校準信息化管理:按照我國《計量法》的相關規定,計量設備必須定期進行校準,確保計量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尤其是對于醫院而言,計量結果的準確性更是至關重要,一絲一毫的誤差都可能釀成嚴重的后果。加強計量設備校準信息化管理,將計量設備的信息錄入計算機系統,有計算機生成校準計劃以及所需要的時間、費用等信息[5]。計量設備管理工作人員可以通過計算查詢每月需要進行校準的設備數量、類型、費用,進而合理的安排完成設備校準工作。校準結束后,利用計算機可以及時有效的記錄校準信息,便于后期進行查閱,通過這種方式,可以有效保障醫院計量設備的準確性和可靠性。
4.2.3 文件信息化管理:計量設備管理也需要對設備使用信息進行歸納整理,醫院作為救死扶傷的場所,每天都要接待大量的患者,醫院各項醫療設備的使用頻率極高,計量設備也不例外,在使用過程中就需要記錄相關的使用信息。同時還有計量設備的維修信息、校準信息以及設備的基礎信息等。這些數據信息極為龐大,必須要妥善的保存,以便后續有需要時進行查閱,實現信息化管理可以采用計算機對各類數據信息進行管理,計算機系統不同容量大,同時可以兼容多種形式的文件資料,后期查閱時極為方便。
綜上所述,醫院計量設備管理對于醫院的醫療服務質量有極大的影響,在當前形勢,醫院需要從制度以及信息化建設兩方面推動計量設備管理的改革,不斷提升醫院醫療設備管理的水平,從而為社會大眾提供更好的醫療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