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遠豪
(江漢大學附屬湖北省第三人民醫院,湖北 武漢 430000)
醫用耗材主要是指醫院在運行當中頻繁使用、消耗量較大的一次性醫療器械,包含的范圍十分廣泛。小到消毒時使用的醫用棉簽或醫用紗布,或者是為病人輸液時用到的注射器、輸液器,大到心臟支架、起搏器等植入類醫療器械都屬于醫用耗材。現階段,許多醫院的醫用耗材管理仍在沿用之前的粗放模式,難以滿足當下醫院運營的實際需求,需要及時進行相應的變革,幫助醫院對醫用耗材進行更科學地管理,減少不必要的成本投入,強化醫院在復雜市場環境中的競爭力[1]。
1.1 耗材管理程序并不規范。由于一些特殊原因,許多醫院在運營中更加重視藥品的管理,對醫用耗材的重視不夠。在進行耗材管理的時候,許多醫院依然沿用以往粗放的管理模式,很多制度流程并不合理。隨著國家相關制度的不斷完善,這種粗放的管理模式一是難以跟上時代的發展和政策法規的要求,二是導致了醫院運營中的資源浪費。部分醫院的耗材目錄并沒有根據證件進行標準化處理,而是較多地沿用了口頭稱呼,耗材的生產廠家、規格型號等基本信息也不齊全。庫管人員在管理耗材時并沒有對庫存耗材的每種規格都建立臺賬,無法及時監測到每種物品的庫存數量,也無從知曉其使用的頻率,從而導致多備貨、重復備貨的情況時有發生。同時,耗材的計費管理也不甚規范,計費系統中的計費名稱與耗材的標準名稱不匹配,財務部門也無法對耗材的使用情況進行準確地統計[2]。
1.2 新型耗材的實際功用有待觀察。隨著醫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各種新型的醫用耗材也不斷問世,并積極投入到臨床使用中。但是,部分新上市的醫用耗材如新型支架等,由于投入使用時間較短,較之前的產品在療效方面是否有所提高還有待驗證,在不良反應方面是否存在問題也有待觀察。另一方面,新型醫用耗材的成本大都更高。以筆者所接觸到的情況來看,一般新型支架、起搏器等醫用耗材,價格比之前老一代產品均有提升,個別產品提升較大,無形之中加重了患者的經濟負擔。
1.3 沒有積極運用信息化技術進行醫用耗材管理。隨著時代的發展,各種醫療技術都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是醫用耗材的信息化管理問題卻并沒有受到更多的關注,許多醫院在信息化方面投入不足,信息系統難以滿足醫院的實際需要,導致大量的耗材數據無法得到科學管理、科學分析,更無法為醫院的精細化管理、控費增效做出支持。另一方面,醫院的日常運營中,醫用耗材的管理涉及到多個部門,如醫學裝備部、物價部、醫保部以及運營管理部。這些部門各自管理醫用耗材的一方面業務,如采購、物價計費、醫保等,而各個部門的信息系統并沒有互聯互通,形成了信息孤島,并造成重復作業。如果醫用耗材的信息有所變動,各部門難以及時掌握,也無法及時做出應對[3]。
2.1 轉變觀念,加強重視。當下的醫療行業正處于高速發展之中,相關的管理人員也必須緊跟時代趨勢,不僅要重視醫療手段的革新以及醫療器械的更替,更要注重各項管理章程的制定更新。首先,醫院的管理人員應當對醫用耗材的重要性予以足夠的認識,自上而下地加強對醫用耗材的管理。相關的管理人員需要對醫院整體的工作模式以及運營的實際情況進行全方位地了解,隨后再制定符合醫院實際情況、同時具備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的精細化管理流程,并將其在醫院內網公開發布,方便員工學習。其次,全體員工無論處在何種部門何種崗位都需要有新思想、新理念,積極接受新的管理模式、管理制度,并在平時的工作中以實際行動切實執行,將制度落到實處。另外,在執行新制度時需要設置專門的部門,對制度的執行情況進行督查,保證新制度不是一紙空文,而是落到實處。同時收集反饋意見,盡可能減輕一線臨床科室的工作負擔。
2.2 管理制度和流程要向規范化、精細化轉變。現階段的醫用耗材管理流程在較多環節仍存在粗放管理的情況,如耗材信息不標準,多沿用口頭稱呼;庫管人員沒有詳細的入出庫臺賬,無法做到庫存最小化甚至零庫存管理,造成了資源的占用。如此種種問題之下,導致醫院整體的運行效率不高。隨著國家取消耗材收費加成、嚴控耗占比、DRG預付費等政策的逐步實施,醫用耗材的支出轉變為醫院的運營成本,愈發要求醫院對醫用耗材進行精細化管理[4]。
為此,醫院應當重新梳理醫用耗材的管理制度、管理流程,對照相關標準及先進經驗,找出自身不足,有針對性地制定出符合自身實際情況的新制度和新流程;根據新的流程,設立相應的工作崗位,實現醫用耗材從采購進院到使用管理再到用后銷毀的全流程管理,并將各崗位的工作職責制度化;針對各崗位設立工作評價標準,采用計分的形式對各崗位人員的工作質量進行科學評價。
全院各部門應嚴格遵照全新的耗材管理流程開展日常工作。醫用耗材管理部門應將耗材的基礎信息進行標準化整理,形成規范的在用產品目錄;庫房管理人員應建立詳細的庫存清單以及入出庫臺賬,對庫存產品的使用頻率、使用數量做到清晰明了,盡量做到庫存最小化;采購部門應當積極參與政府集中采購,盡力降低醫用耗材價格;臨床科室應當規范醫用耗材的使用行為,杜絕浪費,控制成本;運營管理部應當對各臨床科室的耗占比進行監控,對耗占比靠前的科室進行嚴格管理,同時也應對全院醫用耗材的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對使用量、使用金額排名靠前的耗材品種進行重點監控,盡量減少醫用耗材的相關支出,切實降低醫院的運營成本。
2.3 嚴格控制新型醫用耗材的準入和使用。醫院應成立醫用耗材管理的專業委員會,對新型醫用耗材的準入進行嚴格審議。新型醫用耗材的購進由臨床科室根據實際需求提出申請,委員會定期進行集中審議,從治療效果、經濟成本、是否中標等多個方面進行評估,并由專家委員集體投票表決是否通過。新型醫用耗材投入臨床使用后,醫務部門應予以高度關注,
積極推廣臨床路徑,規范診療中的耗材使用行為,監測是否發生不良事件,對耗材的合理使用定期做出使用評價。相關管理部門應完善退出機制,對不適合醫院實際情況的耗材予以清退。
2.4 積極使用信息化系統進行耗材管理。醫院應加大信息化投入,引進先進的信息化系統,為新耗材管理制度的落實提供信息化支持。應當做到醫用耗材基礎信息標準化、記錄過程精細化、使用信息可溯化。同時,應當對各部門的系統進行互聯互通,打破數據屏障,實現信息共享,避免信息孤島以及重復作業現象的發生。醫院信息部門的技術人員應當積極投入到新型管理系統的研發、管理工作中去,為切實提高醫院的工作效率、提升醫院的運營水平做好信息化支持[5]。
現階段很多醫院在醫用耗材管理上依然沿用以往的粗放模式,導致醫用耗材管理混亂,效率低下,嚴重阻礙了醫院的發展。針對這種情況,醫院在進行醫用耗材管理工作時需要革新自身的管理模式,根據實際情況制定科學合理的管理制度,避免不必要投入,加強信息化建設,提高工作效率,從而為醫院的高速發展提供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