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士宇
(吉林大學第一醫院 二部,吉林 長春 130031)
隨著我國醫療事業不斷發展,醫院對醫學計量工作尤為重視。醫學計量管理是醫療設備管理能力水平的重要體現,為了確保患者在醫院享受衛生保健服務,避免醫療設備診斷失真,加強醫學計量管理工作為醫療設備的準確性提供可靠保障。科技的發展推動醫療設備朝向高精尖技術領域拓展,這就要求醫院醫療設備的管理工作與時俱進,對醫療設備質量控制進行深入研究探討,積極采取相應的措施提升醫療設備的管理水平[1-3]。
醫學計量是指對醫療衛生領域所涉及的儀器、設備、器械、量具等醫療設備進行的測量。醫學計量在醫學科學技術領域,保證人體生命體征(化學、物理)參數、用藥劑量等計量單位的統一和量值準確可靠的測量,是醫學領域有關測量的科學,它是計量學的一個分支。它所涵蓋的是醫學學科測量領域的整體,醫學計量既有對醫院的計量保證,還包括對醫學科研、教學部門的計量保證;既有對診斷、治療計量器具的測量,同時還包括對科學實驗分析儀器的測量。醫學計量是計量學在醫學領域里的應用,是計量學在醫學領域里的延伸[4]。
在2017年最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中明確規定了醫療衛生目錄中的工作計量器具,并將其列為強制定檢目標。《計量法》中提出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計量行政部門對本行政區域內的強制檢定工作統一實施監督管理,并按照經濟合理、就地就近的原則,指定所屬或者授權的計量檢定機構執行強制檢定任務[5]。
2.1 醫學計量是醫療設備的重要保障。隨著醫療事業不斷發展,眾多醫療器械如彩超機、心電圖機、血壓計、B超儀、體溫計、胎心監護儀等設備被廣泛應用于疾病針對及治療活動中。醫學計量儀器的正常使用及運轉直接影響醫護工作人員對疾病的診斷及治療結果。只有通過定期對醫學計量開展定期校對及設備檢測、檢修,才能得到可靠的性能參數。為了確保醫療設備運行狀態良好,除了在購置后生產或經銷廠家對設備首次計量檢定以外,還要求醫院將醫學計量工作重視起來,定期、定時開展醫療設備檢測工作,并設置專門的醫學計量管理部室督促工作開展[6]。
2.2 醫學計量是患者診斷及質量的依據。隨著現代醫學不斷的發展,在臨床實踐工作上使用醫學計量器具次數越來越頻繁。由于疾病的多樣化和患者個體差異,依靠傳統的經驗判斷已無法滿足現代醫學計量定量分析的要求。為了有效提升臨床醫師對患者疾病的判斷和采取最佳的治療方法,需要對醫院中相關醫療設備及時檢測和校對,降低醫護工作人員的誤診和漏診率。醫療設備性能參數是否合格通過醫師的人工感知判斷無法確認,只能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實施細則》的有關規定,定期送檢了解醫療設備的具體性能變化。同時,在使用過程中發現醫療設備異常運行,需要及時聯系相關檢定部門,及時對醫療設備進行醫學計量檢定[7]。
3.1 引起對醫學計量工作的重視程度。對醫療設備中計量工作的重視,需要從醫院的角度出發。給予醫學計量工作高度重視及工作支持。設置相關醫學計量監督部室,定期組織醫護工作人員及相關計量技術人員做法律法規及管理規定的培訓工作。上至醫院高層管理人員下到使用及維護的醫護工作人員對醫療設備計量工作高度重視,加大對醫學計量工作的物質及技術的支持,保障醫院計量工作的高度完善及效率提升。對使用及操作相關部室及人員嚴格計量工作培訓,確保使用人正確操作并具備排除故障的初步能力,充分了解醫學計量工作的運用和管理。醫院結合自身發展需求制定相關醫學計量操作流程表,通過客觀正確指導開展醫學計量管理工作開展[8]。例如:帶領具有專業計量資格證人員深入醫院相關醫療設備使用部室,對醫學計量進行技術指導;引進專業醫療設備管理人員定期開展專業計量知識與相關法律普及宣貫工作;醫院培養醫學工程專業人才,通過科學的管理手段提升醫療設備管理水平。
3.2 建立健全院內對醫學計量工作的管理制度。完善的管理制度是任何工作開展的有利保障,醫療設備的醫學計量定檢工作是影響醫療設備性能和保障醫護工作人員開展正常工作的前提。鑒于此醫院有必要對醫學計量工作納入到日常工作管理中來。為了有效降低誤診風險,為廣大患者提供優質可靠的診斷結果,從管理制度入手,建立健全醫學計量工作管理制度,確保醫療設備在平穩健康環境下運行[9]。
在制定醫學計量管理制度時,需要從醫療設備安裝、使用、檢修、維護和醫療設備退出使用五個方面入手,嚴格控制采購環節,考察供應商的資質及經營許可證,通過全方位綜合考察評定,選擇性價比較高、使用壽命長和質量可靠的醫療設備采購。購入后對醫療設備統一建檔,完善設備檔案內容,標注生產供應商名稱、報修電話、負責人及維修記錄,確保在使用過程中出現故障時,通過檔案記錄及時采取相應的維修流程。
3.3 建立員工考核制度。醫院通過建立科學合理的規章制度規范醫學計量工作,同時建立工作人員考核制度,有效的促進員工人員自覺主動的開展醫療設備精細化管理工作。第一制定新員工培訓考核上崗制度,開展新員工考核制度,充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發揮主觀能動性。強調理論與實踐管理工作相結合。二是要求老員工注重發揮經驗、督導功能,發揮老帶新的幫扶帶頭作用,樹立醫學計量行業規范。員工考核制度的建立做到獎罰分明,人人平等。更好的激勵員工在工作充滿飽滿的工作熱情,積極認真對待工作[10]。建立崗位職責制度。落實醫療設備管理關鍵是計量控制工作。高效采取先進、科學的管理制度,是完善的崗位制度,明確醫學計量崗位人員職責,根據明確的工作規范要求員工具有明確性、向導性的履行工作職責。第二,健全崗位規章制度。制定具體的工作流程,讓醫療設備管理人員在工作中有行為準則可依。健全的崗位制度是實施有效的開展管理工作的重要保障。讓員工清楚自己如何開展工作,開展工作的尺度范圍,實現有制度可依,有規定可循。
科學技術的進步極大程度的促進醫學事業的發展,在發展的過程中逐步生產出新型的醫療設備,為了更好的服務于患者治療康復過程,需要對醫學計量開展定檢把控工作,以確保醫療器械的有效性和準確性。同時,醫學計量是醫護工作者開展治療及診斷工作的依據,醫院對醫學計量工作的引起高度重視,建立專門的管理部分,使得醫學計量工作的效率及水平得到有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