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德倫
(百色市隆林各族自治縣人民醫院,廣西 百色 533400)
婦科急腹癥是指一類以急性腹痛為突出表現的急性腹部疾病的總稱,常見疾病有急性盆腔炎、急性附件炎、卵巢腫瘤扭轉、卵巢黃體破裂、異位妊娠破裂等,這些疾病均具有發病急、進展快、病情重等特點,若不及時對患者進行確診和治療,將會對其生命安全構成嚴重威脅[1]。而對于婦科急腹癥的診斷需借助于一定的影像技術,超聲是目前臨床應用最為廣泛的影像學技術之一,其具有操作簡便、價格低廉、安全無創、重復性好、準確率高等眾多優勢[2]。本文主要探究了婦科急腹癥行超聲診斷的臨床應用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在本項研究取得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的前提條件下,選擇我院婦科自2017年1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90例急腹癥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患者均經手術病理檢查確診,符合婦科急腹癥診斷標準,其中,急性盆腔炎24例、急性附件炎22例、卵巢腫瘤扭轉16例、卵巢黃體破裂8例、異位妊娠破裂20例,②患者均自愿加入本研究且依從性良好;排除標準:①合并存在急性闌尾炎、急性膽囊炎等外科急腹癥及急性胃腸炎、急性腸系膜淋巴結炎等內科疾病者,②存在認知功能障礙或無法配合超聲檢查者,患者年齡分布:16-40歲,平均(27.18±2.24)歲,發病時間分布:1-24 h,平均(12.15±2.37)h。
1.2 方法。患者均需腹部超聲檢查診斷,檢查前,需指導患者保持膀胱充盈,若患者情況較緊急,但膀胱未充盈,也可采用導尿管將適量濃度為0.9%的生理鹽水注入到其膀胱內,以便其能及時開展超聲檢查,再指導患者取平臥位,充分暴露腹部,在其腹部涂上適量的耦合劑,然后采用日立公司生產的HI VISION Preirus超聲診斷儀配合頻率為3-5 MHz的超聲探頭對其下腹部進行全面、多角度掃描,觀察患者子宮大小、形態、內部回聲及周圍組織器官關系,并觀察其附件、盆腔區域是否出現包塊、特殊回聲現象等。最后,由我院超聲科兩名經驗豐富的醫師采用雙盲法進行閱片和診斷。
1.3 觀察指標。以手術病理檢查結果作為金標準,計算超聲檢查對婦科急腹癥診斷符合率,并總結各類婦科急腹癥超聲影像特征。
1.4 統計學分析。采用SPSS 20.0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與分析,計量資料用()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代表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
2.1 超聲檢查與病理檢查對婦科急腹癥診斷符合率對比。超聲檢查與病理檢查對婦科急腹癥診斷符合率對比無顯著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超聲檢查與病理檢查對婦科急腹癥診斷符合率對比[n(%)]
2.2 各類婦科急腹癥超聲影像特征。各類婦科急腹癥超聲影像特征具有一定差異,見表2。

表2 各類婦科急腹癥超聲影像特征
婦科急腹癥是婦科臨床最常見的疾病類型之一,包含了急性盆腔炎、急性附件炎、卵巢腫瘤扭轉、卵巢黃體破裂、異位妊娠破裂等多種疾病,這類疾病的主要臨床癥狀表現為劇烈腹痛,伴臉色蒼白、惡心嘔吐等,可對患者身心健康和生活質量造成嚴重不良影響,且疾病發病急驟、病情進展快速,常會在短時間內發生急劇惡化,從而對患者生命安全構成嚴重威脅,因此,臨床需盡早對患者急腹癥類型進行診斷,并采取相應的方案對其進行治療,才能控制其病情進展和改善其預后[3]。由于各類婦科急腹癥臨床癥狀和體征表現較為相似,單純依靠臨床癥狀和體征進行診斷,往往會發生誤診,隨著超聲影像技術的不斷發展和在臨床上的廣泛應用,其在婦科急腹癥診斷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原因超聲技術能將患者腹部內情況清晰顯示出來,從而有助于診斷人員根據患者腹部內子宮、盆腔、附件等的大小、形態、回聲及有無包塊、積液等情況來判斷其病情和急腹癥類型,進而能為其后續治療提供有效的依據。且超聲檢查本身具有操作簡便、價格低廉、安全無創、重復性等優勢,因此,其已成為臨床診斷婦科急腹癥的首選影像技術[4],
本研究中,對90例急腹癥患者采用超聲檢查診斷,以手術病理檢查結果作為金標準,計算超聲檢查對婦科急腹癥診斷符合率,結果顯示,超聲對婦科急腹癥診斷符合率(96.67%)與病理檢查符合率(100.00%)對比無顯著差異,與楊啟兵[5]等人研究報告中得出的婦科急腹癥患者行超聲檢查總符合率為96.25%結論基本一致,且各類婦科急腹癥超聲影像特征具有一定差異,說明超聲診斷婦科急腹癥的準確率較高,且能鑒別區分患者急腹癥類型,從而能指導臨床采取有效方案對各類急腹癥患者進行治療,進而能改善其預后。
綜上所述,婦科急腹癥行超聲診斷的臨床應用效果顯著,值得推廣[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