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小建
摘 要:本文分別從育苗設施、品種選擇、培育壯苗、嫁接及嫁接苗管理、病蟲害防治幾個方面就茄子嫁接育苗技術進行了具體的介紹,希望能夠有效提高茄子的產量以及質量,使人們的食用需求得到滿足。
關鍵詞:茄子;嫁接育苗;技術;推廣
連年在棚室內進行茄子的種植,常常會導致較為嚴重地黃萎病、青枯病、枯萎病以及莖基腐病等,當前針對這些病害市面上并不存在特效的治療藥物。茄子嫁接育苗技術可以有效防治這些土傳病害,同時嫁接后的茄子根系較為發達,因而生長旺盛,抗逆性較強,產量以及品質均得到了明顯的提升。
一、育苗設施
應當選擇地勢平坦、陽光充足、具備良好交通以及排灌條件的地塊來進行育苗設施的建立。如果為冬春季育苗,需要在具備良好保溫以及增溫功能的大棚設施內開展;而夏季育苗則需要在具備遮陽網扥各種降溫功能的設施內開展。通常情況下,選擇50孔穴規格穴盤。
二、品種選擇
(一)砧木品種
應當結合栽培季節、栽培形式、當地病害的類型以及嚴重程度選擇具備較強抗病性、與接穗具備較強親和力的野生茄子砧木品種。在實際生產過程中,較為常見的由赤茄、刺茄以及托魯巴姆等。
(二)接穗品種
應當選擇與砧木具備較強親和力、適應性較廣、抗病性強、商品性良好、優質高產同時適宜消費習慣的茄子品種。
三、培育壯苗
(一)催芽播種
結合栽培季節選擇最為適宜的播種期。通常情況下,茄子砧木比接穗的播期要早。如果選擇赤茄以及刺茄作為砧木,通常需要將播期提前7~10天;如果選擇托魯巴姆作為砧木,在夏秋季需要將播期提前30天,而在冬春季,需要提前50天播種。赤茄以及刺茄一般采用濃度為100mg/kg的赤霉素水溶液進行8~10h的浸泡,洗凈后進行催芽或者進行變溫處理,一般5~7天可發芽;托魯巴姆種子通常不易發芽,因而需要在濃度為100mg/kg的赤霉素水溶液中浸泡24h,晾干后置于清水內浸泡12~24h,采用變溫處理方式進行催芽,白天將溫度控制在28~30℃,夜晚將溫度控制在20~22℃,與此同時每天采用清水對種子進行1次洗滌,通常7~10天即可出芽。
(二)苗期管理
如果在冬春季節育苗,在出苗之前需要將棚室密閉,結合棚室溫度采取電熱線或者增設小拱棚以提高苗床的溫度。在白天,將溫度控制在25~28℃,在夜晚控制在15~20℃,待70%的苗出土后,即可將地膜揭開。出苗后,在白天將溫度控制在25℃,夜晚將溫度控制在15~18℃。如果為夏秋季育苗,需要通過遮陽網等設施使苗床溫度降低,保證苗床溫度低于32℃,在實際管理過程中需要遵循充分見光的原則。在此過程中,夏季育苗嚴禁陽光直射,在晴天上午10點-下午4點需要覆蓋遮陽網。見干澆水,澆則澆透,在澆水后還需做好防風排濕工作。通常在每天上午10點進行一次澆水,下午4點進行檢查,如果存在缺水情況則需少量補水。在陰天、雨天以及雪天無須澆水。
四、嫁接及嫁接苗管理
(一)苗齡及嫁接適期
茄子砧木高度達到10cm時,需要適當對其進行控制,使砧木變粗,待砧木長出5~7片真葉即可嫁接;待接穗長至3片葉時需要適當控制,使接穗變粗,待接穗長出4~6片真葉時即可進行嫁接。
(二)嫁接技術以及方法
首先對嫁接刀具以及夾子進行消毒。結合砧木以及接穗的粗細選擇適宜的嫁接夾,如果苗粗一般選擇平口夾,如果苗細則選擇圓口夾。在嫁接過程中,要保證切削刀片足夠鋒利,同時速度要快,使切面光滑平直。在對砧木以及接穗接觸面進行固定過程中,應當保證砧木以及接穗維管束相對。對嫁接夾的松緊進行控制,保證其較為適宜。在嫁接之前,需要挑選出接穗中的小苗以及弱苗,選擇健壯并且整齊的接穗,適當澆水并消毒后即可開始嫁接。通常采用75%的百菌清對接穗進行噴灑消毒。
茄子嫁接一般采用劈接方式。在嫁接過程中,需要為砧木保留1~2片真葉,將上部去掉,在莖中間位置垂直切入1cm,接著平切接穗苗的半木質化處,將下端去掉,削為楔形。在此過程中需要注意,應保證楔形大小與砧木切口相當,接著按照30°的斜度將接穗插入到砧木切口當中,保證結合緊密,采用嫁接夾固定。
(三)嫁接苗管理
在冬春階級,需要將嫁接苗置于大棚中,同時搭建小拱棚,在嫁接后的7天需要保證棚室處于密封狀態,空氣濕度不得低于95%,7天后可以逐漸在早晚通風,每天通風1~2次。如果為夏季嫁接,需要在溫室或者大棚外覆蓋遮陽網,將遮光物蓋于小拱棚上,無需對小拱棚密閉,只需多加幾層遮陽網,同時勤澆水;接著將遮陽物逐漸揭開,將通風量以及通風時間增加,但是仍然需要保證較高的濕度,每天中午需要進行1~2次噴霧直至完全成活。在對嫁接苗進行澆水過程中,需要對根部澆水,同時可以將適量殺菌劑加入水中。在嫁接后的3~4天,每天上午10點至下午4點需要完全遮光,接著可以將光照逐漸增加。待傷口逐漸愈合后,將覆蓋物逐漸撤掉,待成活后即可進行正常的管理。
嫁接成活后,需要及時將砧木上的萌芽摘除,使接穗得以正常生長。成活后7~10天,將嫁接夾去掉。在定植前1周,做好通風、水分以及溫度的控制工作,使秧苗具備更強的抗逆性。在冬春季育苗過程中,白天將溫度控制在20℃,夜間控制在10~12℃,地溫不得低于13℃。夏季育苗時,需要將遮陽網逐漸撤去,對水分進行適當控制。
五、病蟲害防治
在病蟲害管理過程中,優先采用農業措施。選擇抗病品種,對基質進行合理配制,對氮肥施用量進行有效控制,通過培育適齡壯苗,使抗逆性得以提高。在育苗設施內,需要為進出通道以及放風口安裝防蟲網,以防害蟲的遷飛。通過黃斑、銀灰膜以及殺蟲燈等防治害蟲。做好害蟲天敵的保護利用工作,采用性誘劑誘殺害蟲,通過生物農藥對病蟲害進行有效防治。如果采用農藥防治,盡量選擇高效、低毒并且低殘留的農藥。
參考文獻:
[1]吳傳秀,鄧玲,房超.茄子嫁接育苗技術[J].中國瓜菜,2016,29(4):53-54.
[2]張小華,汪天娜.茄子嫁接育苗技術[J].上海蔬菜,2017,(2):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