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秀貴
摘 要:養殖技術培訓工作是新形勢下現代畜牧養殖業長效發展的根本性工作,直接關系著畜牧業的良性循環和可持續發展。基于此,本文結合目前畜牧養殖技術培訓中存在的問題,主要從四個方面就如何加強養殖技術培訓進行了探討,希望對相關工作人員有所幫助和啟示。
關鍵詞:畜牧養殖;技術培訓;有效策略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我國的畜牧養殖業也處在一個蓬勃發展的時期,在國民經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在現代畜牧業飛速發展的背后也存在著由于技術培訓師資不足、資金有限等導致的養殖問題,如病死豬問題。而且由于很多地方的畜牧養殖技術培訓體系建設還處于起步階段,存在著很多現實問題急需解決。因此,在新形勢下如何利用、整合資源來破解傳統培訓難題,做好養殖技術培訓工作,實現現代畜牧業的跨越式發展,成為我們的一項必要工作。
一、目前畜牧養殖技術培訓中存在的問題
(一)技術培訓的師資存在能力不足的問題
目前畜牧養殖技術的培訓還是比較普遍的,但是由于培訓人員自身的專業能力不足導致具體的培訓工作中存在很多問題。一方面,年齡較長的培訓人員雖然經驗豐富,尤其擅長實踐操作,但是對于新技術新設備的接受和應用度不高,導致對現代畜牧養殖中出現的新問題不能有效解決。另一方面,年輕的培訓人員雖然能夠較好地理解新技術新設備,有著充足的理論基礎,但是實踐操作能力卻是不足,需要進一步進行培養。培訓師資力量和水平的提高是做好現代畜牧養殖技術培訓的必要工作。
(二)技術培訓的資金投入不足
現代畜牧養殖技術培訓體系的發展完善需要必要的資金支持,但是現在很多地方尤其是基層培訓基地普遍存在資金投入不足的問題。專項培訓經費的不足使得很多專業培訓無法如期開展,也無法及時引入和利用新設備、新技術,這就導致很多培訓流于形式或者是空白。
(三)技術培訓模式缺乏針對性
目前國內畜牧養殖技術培訓模式普遍是一種團體培訓模式,缺乏對具體問題的培訓。這種培訓模式一般是對整個培訓團體進行的養殖技術和設備的總體概述,而對于養殖戶實際生產經營中遇到的具體問題進行的針對性培訓很少。太過于單一的培訓模式和相對匱乏、缺乏針對性的培訓內容使得很多養殖戶無法在培訓中得到有效地幫助,甚至一些養殖戶不得不遠赴外地學習技術。同時,缺乏針對性的培訓也容易使得養殖戶逐漸對培訓失去興趣,受訓的積極性和參與度不高。
二、加強現代畜牧養殖技術培訓的有效策略
(一)不斷提高技術培訓的師資力量
培訓人員的專業能力直接關系著培訓的質量,是加快養殖技術培訓的關鍵。首先,加大對年輕培訓人員的培養,提高他們的實踐能力,引導他們更多參與到實踐中來,將理論知識活學活用。其次,充分利用老員工實踐操作能力強的優勢,以老帶新,發揮雙方的長處,確保一個培訓班次既有老培訓員又有年輕培訓員,雙方互補,切實提高培訓質量。第三,組織專業技術人員分批參加全面、系統的養殖技術培訓師培訓,經過考核后才能上崗,以此確保培訓師的資質。最后,加強不同區域專業技術人員之間的交流,相互借鑒問題成功解決的經驗,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技術能力。
(二)加大資金投入,確保必要培訓經費到位
首先,地方政府應當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將畜牧養殖技術培訓經費作為專項財政支出,并列入公共財政預算,改變過去培訓經費大部分來自社會公益事業的現狀。同時政府相關部門要進行統籌安排落實,根據每年的實際情況來調整投入力度。其次,政府要與當地養殖戶保持良好的互動,打造養殖示范基地,鼓勵他們對新技術的運用,借助于這些成功示范養殖基地進行技術培訓的實踐操作,同時可以給予這些參與到培訓工作中的養殖示范基地一定的資金鼓勵。最后,要優化培訓體制建設,使每一筆培訓支出都用在必要的地方,實現養殖技術培訓的良性循環和可持續發展,促進形成政府投資和養殖戶收益雙贏局面的形成和長久發展。
(三)改變培訓模式,更加具有針對性
首先,在制定具體培訓計劃之前要對所負責區域內的養殖戶進行深入調查,細致了解基層養殖戶的真實訴求,不能搞一刀切,制定出具有針對性和實效性的培訓計劃,培訓內容、培訓方式以及培訓的時間都要根據調查分析的結果進行確定,避免培訓體系搭建的盲目性和從眾性。其次,充分利用已有的畜牧產業示范基地進行實踐操作教學,理論結合實際,避免單純理論知識的灌輸。尤其是針對養殖中經常出現的問題,更是要結合具體的實際案例進行講解,使得養殖戶有更深入、更直觀的理解。第三,整合區域內資源,成立多個養殖技術培訓小組,建立技術推廣站。為了更有效利用資源,還可以進行委托培訓,不同區域之間進行統籌合作。第四,對參加培訓的人員要進行分類指導和集中授課,可以針對養殖戶的實際需求設立不同的專門指導課,在培訓中多進行溝通和交流,以便及時了解他們的問題所在。最后,要培訓養殖戶自主利用現代信息技術解決問題的能力,相關部門建立專門的網站或者與技術人員、專家進行溝通的渠道,鼓勵養殖戶主動運用電腦、手機等技術手段尋求問題的解決方法。此外,針對現代畜牧養殖中出現的新技術、新設備要進行及時地培訓更新,必要時邀請專家進行座談,確保有需求的養殖戶能夠更好地參與到培訓中來。
(四)不斷完善養殖技術培訓的體系
首先,實現多主體參與,以政府為投資主體,相關畜牧獸醫部門為培訓實施主體,以農村合作經濟組織或者以村為單位進行組織。同時,在培訓的實施主體上,要以政府部門的畜牧養殖技術推廣站為主,民間科技服務組織為補充。其次,提高對養殖技術培訓工作的思想認識,從上到下切實認識到這項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加強對培訓工作的重視和資金、人才投入。第三,除了加強培訓人員的專業能力培訓,還要不斷完善培訓考核機制。對于地方培訓部門,不僅要求數量考核要達標,還要更加重視培訓質量的考核。同時,實施必要的激勵機制,對于培訓效果突出的技術人員進行專門獎勵。最后,大力宣傳技術培訓的有益之處,鼓舞養殖戶積極主動參與到培訓中來。在實際宣傳中,要結合先進經驗、當地畜牧養殖先進示范基地等來宣傳養殖政策,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養殖技術的培訓是關系著現代畜牧養殖業是否能夠長期穩定發展的重要環節,是新形勢下地方畜牧業長效發展的根本。我們要不斷整合資源,突破傳統難題,不斷完善技術培訓體系,提高培訓師資力量,加大必要的資金投入,采用更加具有針對性的培訓模式,提升養殖戶參與培訓的積極性和有效性,切實提高養殖技術水平。只有這樣,才能使我們的養殖技術培訓工作有價值,實現政府投資和養殖戶收益的雙贏,為地方畜牧業的跨越式發展提供必要的條件和保證。
參考文獻:
[1]周宇靖.現代畜牧養殖技術培訓發展現狀及對策[J].畜牧獸醫科學(電子版),2020(01):31-32.
[2]陸燕.試析現代畜牧養殖如何在新形勢下增強技術培訓[J].中國畜牧獸醫文摘,2015,31(04):21+69.
[3]劉長竹.畜牧養殖技術推廣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辦法[J].農家參謀,2018(13):117+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