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娜
摘 要:世界各國對于農產品的質量安全問題都在認真研究,在經歷了瘦肉精與農產品的事件后,人民群眾對質量安全的關注達到了頂峰,本文對影響農產品安全的因素進行了大體分析,并針對性地提出了解決方案,力求建立起安全健康的農產品消費理念,保護人體健康和促進民生發展,為國家建立安全的經濟體系。
關鍵詞:農產品;質量安全;解決措施
作為農業大國,黨和政府一直對農產品的質量安全問題給予高度的重視。近年來科技的快速發展,使人們對生活質量的要求逐漸提高,其中農產品質量問題一直是重點關注的對象,其直接影響人民的身體健康,是社會穩定發展的關鍵,目前,如何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已經成為研究人員的重要課題。
一、新時代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
(一)生產源頭與技術存在問題
現今,由于國家經濟的快速發展,忽視了經濟與環保之間的關系,導致生活垃圾隨意堆放,造成城鎮附近的土地重金屬含量超標,以及空氣中含有大量的有機污染物,地表和地下水系也遭受到污染,并且土地污染短時間內很難清除,雖然近些年提倡保護環境,但是重金屬與水資源的污染依舊根深蒂固且難以清除,致使重金屬等有害物質向農產品轉移,農產品從質量源頭就受到污染。
(二)過量使用農業投入品
由于科技蓬勃發展,所以部分農業生產者為了增加產量,在生產過程中過度使用大量的化肥農藥等農業投入品,不僅造成土地與水資源的嚴重污染,而且還導致了農產品中有農藥的殘留,農產品本身就已經受到了污染,直接危害了人體健康,根據研究表明,在大型企業和大城市的農業產地,農產品受到的污染最嚴重。
(三)流通環節的監管問題
在售賣環節上,部分不法商販為了提高利潤,在產品的外觀與生產成本上進行改動,通過使用廉價的包裝材料,甚至是添加化學原料等各種卑劣的手法,作出了外觀精美,價格低廉的產品進行售賣,從而獲得利益,并且相關監管部門的不作為與互相推卸責任的行為,導致了不法商販越加猖狂。從農田到餐桌的生產鏈上,由于各部門各為其主,且很難擁有凝聚力,所以出現了家家不管的現象。再者,大部分農產品因為缺少包裝與標簽,在運輸過程中容易出現票據丟失,無法追溯到源頭的現象,所以為不法商販創造了犯罪空間。
二、新時代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的解決措施
(一)治理農業污染源,建立追溯體系
通過全國性的土地使用情況調查,從根本上盡快查出土壤污染情況,以及對農產品質量的影響,建立環境風險等級制度,與此同時,對受到污染的土地盡快啟動修復項目,減少對土壤的損害,并且大力推廣綠色生態防控技術的使用,增加對農業投入品的管控力度,以及降低農產品的水資源污染,注重農產品的生產過程,開展污染防控工作。
建立追溯體系,使農產品的質量安全查找到源頭,以肉類和蔬菜為切入點,在農貿市場批發中,所涉及的各方面人員,從生產基地到農產品的經營者,以及超市和餐飲行業等零售商,都需要進行嚴格地把控。批發市場進場時,必須提交供應者憑證才準許進入,實行企業自檢的交易模式,交易時需出示票據,而消費者依據規范票據才準許出廠,實現對質量的安全把控。通過農貿市場與超市等全方位的監控,形成反彈琵琶的追溯體系,對農產品的質量安全嚴格把關。此外,還需要創建檢測結果追究體系,對農產品超標的廠家落實整改措施。
(二)打造農產品質量安全品牌
為了獲得優質的農產品,必須狠抓農產品品牌和農產品質量,以及對農產品生產基地的建設。通過對農產品環境進行調查和分析,避免重金屬等有毒物質對農業生態環境造成污染,從而導致農產品的污染,必須積極推廣無公害的農產品,尤其是綠色產品與有機食品的生產,讓人民群眾可以吃到健康的食品,同時增加對農產品政策的支持,堅持農業標準化生產,加強對農產品的抽查,對于偽造和冒名頂替他人標志的廠家,對其進行重點整治,情節嚴重者進行罰款處理。統一標準企業的用標行為,保障了農產品信息的安全性與完整性,通過對農產品的生產和銷售進行統計,加強對企業的監督,使農產品的生產與銷售記錄保持完整,出現問題時有跡可循。
(三)建立全民參與監管格局
農產品的質量安全,與人民的身體健康息息相關,所以,通過發動全部人民群眾,把社會各界的力量整合,建立全民監管格局,有效地打擊不法商家的違法行為。首先,喚醒人民群眾對農產品的安全意識,帶領人民群眾參與到農產品的監督中,并且增加社會的監督渠道,建立相關的投訴舉報電話,科學有效地處理舉報線索,與此同時,設立農產品有獎舉報機制,對被舉報的商家進行核實,一旦核實屬實,則對舉報者給予一定的獎勵,樹立典型榜樣,激發人民群眾的積極性,把有限監督變為無限監督,讓不法商家在人民群眾的監督下無處躲藏,創造出全社會一起保護農產品質量安全的氣氛。加強執法與質量安全的監管,保證沒有盲區和死角,通過建立結果檢測制度,對農產品工作進行信息化管理,檢測完農產品后,不僅要在市場醒目的位置放置標志牌等明顯物體,而且還需要在新聞媒體上對不法商家曝光,維護消費者權益的同時,對不法經營者也產生了震懾作用。同時,通過多個環節執法,增加對農藥和化肥等投入品的管控,對使用假劣農資行為嚴格打擊,完善農資經營門店的監管考核機制,促使農資連鎖經營的良好發展,更好地為農業生產服務。
三、結束語
加強對食品安全的監管,讓全國人民享受舌尖上的安全,之所以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新時代農產品的質量安全影響著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所以,必須強調農產品的安全問題,增加監管力度,提高農產品的質量,堅持以人為本和安全第一,積極提高農產品的品質安全管理工作,構建農產品安全體系,滿足人民對農產品的美好期望。
參考文獻:
[1]劉萍,郭昌芬,梁波,等.關于新時代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的幾點思考[J].中國農業文摘-農業工程,2020,32(02):30-32.
[2]陳雪,戴欣,張濤.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品牌與標準化,2020(02):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