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百君 王汝娟
摘 要:當前我國農業發展正逐步加快,但農業環境破壞卻影響了農業經濟的深化發展,因此必須充分認識到農業環境及綠色農業技術的重要性,以綠色農業理論體系為基礎,探究農業技術的未來發展,將農業技術推廣工作進一步完善,進而為我國農業發展做好鋪墊。
關鍵詞:綠色農業理論體系;農業技術;推廣;發展
農業是我國整體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而綠色農業理論體系是我國農業發展的自然產物,其為我國農業經濟發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動性作用。現階段,綠色農業理論體系已經逐漸的滲入到現代農業發展中,且取得了較好的發展效果,因此應將可持續綠色農業進行推廣與普及,為我國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本文對綠色農業及農業技術進行了研究,并提出相應的策略,以此助推我國農業技術的發展。
一、綠色農業理論體系下的農業技術概述
現階段人們對于綠色環保型的種植技術以及農作物產品要求越來越高,但由于傳統種植技術的一些弊端,如傳統種植中所使用的化學肥料和農藥,在農產品生產時會殘留很多,使的農業種植安全問題頻繁出現。除此之外,部分種植戶大量使用農藥和化肥,這樣雖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農作物的生產效率和產量,但這樣的種植方式也導致了田地的環境污染,嚴重違背了綠色農業可持續發展理念。因此,當前農業種植應以綠色農業理論體系為基礎,將綠色農業種植技術有效應用,進而實現農業的綠色可持續發展。
二、綠色農業理論體系下推廣農業技術發展的意義
目前我國隨著農業種植面積規模不斷夸大,土地翻耕以及各種化學農藥的過量噴灑導致農業種植區域以及周邊的環境生態遭受威脅,例如過多的農藥和化肥隨著雨水的沖刷都進入到附近的河流之中,導致農業種植區域內的河流水質遭受嚴重影響,為農民的生活安全帶來了危害。同時,在農作物種植中,不科學的種植技術會使農業產品化學成分超標,在食用后會對身體健康造成威脅,而部分農業種植區域土壤以及外部環境土壤受化學成分影響,導致土壤酸堿失衡,營養丟失,嚴重影響農村的地下水循環,因此農業生產部門以及農戶必須充分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現階段,應以綠色農業理論體系建立全新的農業經濟發展目標,包括合理施肥、種植、環境保護、綠色農業技術等,在當前農作物種植環境的背景下,推廣綠色種植技術不但可以提高農民的種植技術水平,還可以有效提升農作物的產量和質量。同時,綠色農業技術可以有效減少化學藥品和肥料的使用量,對種植區域以及周邊的生態環境有著積極的影響,且可以改變農民的生態種植意識,進而改善種植生態環境污染情況。
三、綠色農業理論體系推廣農業技術發展的策略
(一)加大扶持力度
政府需要將“三農”政策有效落實,并融合現代農業發展狀況利用針對性手段來促進農業技術的有效推廣。在實際綠色農業技術推廣過程中,不但要積極的告知農民對于農業新型技術應用的優勢和效果,并且可以在相關政策的扶持下增加農民的經濟補助和補貼,保證農民有更高的經濟條件應用先進的農業技術,在提升農民經濟收入的同時發揮出農業政策的價值。
(二)建立完善的推廣體系
在信息化時代快速發展的背景下,人們對于信息的獲取渠道也變得多元化,網絡、手機、電腦等都可以獲取相關的信息資源。因此在綠色農業理論體系下,推廣農業技術也需要轉變思路,拓寬信息傳播渠道,將綠色農業技術在各大媒體以及網絡信息平臺中推廣,使農民可以在第一時間獲取先進的農業生產知識和綠色農業技術,以科技的力量提升農民對于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的主動性和參與性,從而加快農業技術的發展速度。
(三)加快綠色農業發展速度
現階段,應加強綠色農業種植技術的研發和推廣,相關的農業管理部門應當在綠色農業種植技術的研發上加大關注力度,并且加大技術研究上的資金投入,并且需要農業科研院的專業科研人員加入,將大量的資源放在新型綠色農業種植技術的研發上,結合地區特點,從而進一步推動綠色農業種植技術應用。在技術的研發上要敢于創新和突破,致力于用最小經濟投入研發出最大效益的種植技術,為我國整體的綠色農業發展奠定基礎。
(四)加大綠色農業技術的宣傳力度
農作物種植的主要人群還是廣大農民群眾,因此要想真正地實現綠色農業種植技術推廣,必須在根本上加強農民的宣傳力度,使農民群眾真正了解到綠色農業種植技術的優勢。在宣傳過程中,應合理利用現代化宣傳技術提升宣傳力度,提高農民獲取信息的速度,進而為農業的生產帶來真實的利益。
在相關的農業部門的指導下,應當不斷地將綠色農業種植技術的優勢進行介紹,并且需要將先進的環保理念在介紹中滲透,增加農民對綠色農業技術的認同感,進而在傳統的種植技術上作出改變。除此之外,需要政府部門充分發揮現代化宣傳的優勢,將新型種植理念和技術編制成節目、文章進行宣傳和科普,讓農民在實際的種植中能夠真正地利用這些環保理念和技術進行科學種植,提高農作物的產量和農產品的質量。
(五)加入先進種植經驗
在我國經濟發展的背景下,農業產業發展還需要加強發展力度,因此相關的農業部門要不斷地汲取發達國家先進的種植技術和理念,將其中的精華結合我國各地區農業種植現狀進行科學改善和融入,并且需要制定出具有操作性和地區性的綠色農業種植技術,減少化學肥料和農藥的使用,建立綠色農作物種植指標,進而提升地區總體的農業經濟發展水平。
(六)加強農業技術培訓
基于農民的文化水平和對于農業技術難以接受的狀況,農業部門和政府應當加強對農民的農業知識和技術的培訓,在農閑時期,定期組織各村農民在固定地點進行學習,并邀請農業生產專家和專業技術人員來對農民進行知識培訓和農業生產技術的指導。同時,應加強農業生產理念和綠色農業技術的推廣,使農民通過詳細的學習和操作,將現代農業生產經營理念和先進的農業技術有效地吸收和應用,進而利用自己的知識結合自身農業生產狀況來探索新的農業技術推廣模式。在培訓期間需要注意,要針對不同地區的實際情況來制定針對性的農業技術培訓課程,以滿足當地農業生產的實際需要。
四、結束語
在我國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戰略目標背景下,農業管理部門應當加強對綠色農業技術的推廣,進而提升我國農業經濟的發展水平,保證農作物產品的整體質量,實現農業經濟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李中華.綠色農業種植技術概述及推廣策略分析[J].農業開發與裝備,2020(03):117-118.
[2]弋孝科,李志儀.綠色農業種植技術的優勢及推廣對策[J].現代農業科技,2020(06):47+49.
[3]袁艷紅.綠色農業種植技術的概念以及推廣策略探討[J].中國地名,2020(0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