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紅衛
摘 要: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推動了我國各行業的發展。在檔案管理中,信息技術的應用極大地提高了檔案的管理效率。但是,在我國一些學校中,對于教師的檔案管理仍然沒有擺脫人工操作的模式,尤其是一些經濟欠發達地區,仍然沒有實現檔案的電子化管理。本文主要圍繞教師檔案電子化管理進行分析。
關鍵詞:教師檔案 電子化管理 檔案管理
中圖分類號:G47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9082(2020)06-00-01
由于長期受到傳統檔案管理觀念的影響,我國一些學校的教師檔案管理工作存在著一定問題,如檔案管理材料較為分散,缺乏專門的檔案管理人才,對于教師的檔案管理不夠重視等等。這樣一來,就不利于學校對教師的管理,不利于學校實現對教師資源的優化配置。基于此,圍繞教師業務檔案電子化管理進行分析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教師檔案管理中所存在的問題分析
1.內容上的問題
當前,在我國一些學校中,學校領導過于重視教務工作的開展,對于教師的檔案管理工作不夠重視。這使得教師檔案的內容質量不夠理想,沒有以教師的實際情況為依據,對教師進行個性化的記錄。許多教師檔案長期得不到更新,并不能夠反映教師的真實情況。另外,在檔案的內容上,存在著重復性的現象,這樣就導致教師無價值勞動的問題產生,對教師教學活動的質量影響較大。
2.利用上的問題
在檔案管理工作中,因為受到了傳統觀念的影響,許多學校對于教師檔案的保密性非常地重視,忽視了對教師檔案的開發與利用,這導致教師檔案的利用率非常低。一般而言,教師檔案存放在具體的職能部門之中,而只有當學校接受上級教育部門的人才水平評估時,或者是評定職稱時,才能夠體現其利用價值[1]。但是,在職稱評聘工作中,只能夠參考教師檔案中的一部分內容,所以又帶來了教師檔案利用目的單一的問題。在教師的檔案管理中,因為學校缺乏檔案利用意識,所以教師檔案不能夠為教師的個人發展提供有價值的參考,也不利于學校對教師資源進行優化配置。
3.管理上的問題
在教師檔案管理中,一些學校采用分散式的管理模式,這種管理使得檔案的完整性以及連續性等都受到了影響。此外,在檔案管理工作中,還有一些學校以人工操作為主,沒有實現檔案的信息化管理。而有些學校雖然引入了信息技術,但是缺乏專門的檔案管理人員,管理檔案的人員信息素養較差,不能夠熟練地使用計算機,這樣阻礙了教師業務檔案管理信息化的建設與發展。
二、教師業務檔案電子化管理的探討
1.提高學校領導者的檔案管理意識
要想實對現教師業務檔案的電子化管理,首先需要學校領導者認識到教師業務檔案管理工作開展的重要性,認識到實現電子化管理的意義。只有當學校領導者認識到這一點,才會加大資金投入,才會支持檔案電子化管理工作的開展。因此,學校領導者需要轉變自身傳統檔案管理觀念,要學會與時俱進,認識到教師業務檔案管理工作對于學校各項工作的開展意義,并且認識到檔案的電子化管理是時代發展的必然
趨勢[2]。
2.構建系統的檔案管理模式
2.1實施“雙套制”管理模式
所謂“雙套制”管理模式,其實就是指實現電子檔案管理與紙質檔案管理的相結合。這樣當計算機網絡出現故障或者是計算機被病毒、黑客所侵擾時,可以保證教師業務檔案的完整性。而通過實現電子檔案管理,更能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能夠提高檔案管理信息的工作效率,還能夠實現信息的共享與交換。
2.2建立“文件中心”機構
所謂“文件中心”機構,其實就是指檔案在行政機構的管理下,對學校其他部門的文件進行保管。該機構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職能:第一,為檔案管理部門提供服務,其服務的對象是學校各部門。第二,負責對教師業務檔案進行處理,將一些具有保存價值的信息資料移交給學校的檔案管理部門,對于那些不具有保存價值的信息或文件,可以進行銷毀。
3.實施網絡化的管理
現如今,在我國一些學校中,檔案管理模式較為落后,在一些偏遠的地區,仍然以人工管理模式為主。在這些學校中,檔案管理標準的制定主要是圍繞紙質檔案提出的,所以對檔案的完整性非常重視,忽視了對教師檔案的開發與利用,影響了教師檔案價值的發揮。但是,在新的社會形勢下,這種管理模式很難適應時代的發展,所以學校需要引進信息化技術,要實現教師檔案的電子化、網絡化管理[3]。首先,創建教師檔案管理數據庫,由學校的檔案管理部門負責此事,自行開發或購置與學校發展相適應的檔案管理系統,這樣就能夠使學校領導對教師的最新信息進行及時地掌握,有助于實現教師資源的合理配置,為后期的教學活動的開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其次,要對教師個人信息進行及時地收集,以便對數據庫的內容進行完善。可以創建教師信息統計表格,每年對教師的信息進行更新,這樣也為教師今后的個性化發展奠定基礎。再次,要給予教師一定的權限,使教師能夠自行登錄檔案系統,然后在系統中填寫自己的個人信息。例如,教師每年的繼續教育情況、獲獎情況、職務職稱變動情況等發生了變化,就可以登錄系統將自己的信息補充上去,然后由后臺管理員審核即可。如此一來,就能夠實現對教師檔案的更新、擴展與維護,有助于教師檔案得到科學的利用。最后,要重視對教師業務檔案的開發與利用。在今后的檔案管理中,檔案管理人員需要對教師業務檔案信息進行整理,要將其中一些具有價值的信息統計為報表,以便為學校的教務安排提供參考,為學校領導的決策提供依據,使教師檔案的價值得到發揮。
結語
綜上,隨著信息時代的來臨,信息技術在檔案管理中得到了普及和應用,為我們實現檔案電子化管理提供了很多的便利。為此,作為檔案工作者,我們更應該加強學習,及時地掌握新技術的應用。在今后的檔案管理中,要提高學校領導者的檔案管理意識,構建系統的檔案管理模式,要與時俱進,實施網絡化的管理。如此,才能夠為學校的教學工作開展提供依據。
參考文獻
[1]崔淑君.大數據背景下人事檔案電子化管理探究[J].蘭臺內外,2020,(02).
[2]孫海媛.試論信息化條件下會計檔案電子化管理問題[J].科技創新導報,2019,16(32).
[3]周華.大數據背景下人事檔案電子化管理研究[J].文化產業,20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