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璐 楊海波 遲艷新 李學永
【摘 要】 目的:探討保乳手術聯合新輔助化療在乳腺癌治療中的臨床效果。方法:以本院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90例乳腺癌患者為研究對象,根據患者意愿將其分為對照組及研究組各45例,對照組患者接受乳腺癌根治術,研究組患者接受保乳手術聯合新輔助化療,比較兩組患者的近期緩解率及手術前后患者的生活質量。結果:研究組患者近期緩解率高于對照組(P<0.05),術后隨訪6個月,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均顯著高于術前,且研究組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保乳手術聯合新輔助化療可有效提高近期緩解率,保持乳房外觀,提高患者術后的生活質量,值得在乳腺癌治療中推廣應用。
【關鍵詞】 乳腺癌根治術;保乳手術;新輔助化療;近期緩解率;生活質量
乳腺癌是臨床上最為常見的一種惡性腫瘤,其發病率位居女性惡性腫瘤之首。乳腺癌根治術是目前治療乳腺癌的有效手段,但患者常因無法接受失去乳房的事實而導致生活質量下降[1]。而術前新輔助化療可有效縮小瘤體,降低腫瘤分期,提高手術切除率[2]。本研究以本院收治的90例乳腺癌患者為研究對象,探討保乳手術聯合新輔助化療在乳腺癌治療中的臨床效果,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以本院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90例乳腺癌患者為研究對象,均為女性,經病理活檢診斷為乳腺癌,自愿接受手術治療,簽署知情同意書,且排除手術禁忌證、凝血功能障礙、臨床資料不全及失訪者。患者年齡32~72歲,平均(51.28±4.54)歲;腫瘤直徑2.3~5.8cm,平均(4.31±0.67)cm;左乳50例,右乳40例;TNM分期:Ⅱa期13例,Ⅱb期30例,Ⅲa期26例,Ⅲb期21例。根據患者意愿將其分為對照組45例及研究組45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接受乳腺癌根治術,在距腫瘤邊緣3cm處取縱梭狀切口,分離皮瓣,將乳腺連同其深面的胸大肌筋膜分離至胸大肌外側緣,向內牽拉胸大肌和胸小肌,暴露鎖骨下血管及腋下血管,對所有血管分支進行結扎、切斷,徹底清除胸大小肌間的脂肪及淋巴組織以及肩胛骨下肌群的筋膜,行根治性切除手術,切緣以病理檢查為陰性為標準,術后放置負壓引流管,加壓包扎。研究組患者先行新輔助化療,第1天給予60mg/m2表柔比星及100mg/m2多西紫杉醇靜脈滴注,化療中常規抑酸、止吐,21d為1個周期,共進行3周期。結束后實施保乳手術,麻醉滿意后以乳頭為中心取放射狀切口,于腫瘤邊緣1.0cm左右處切除病變組織,行快速病理檢驗,確保邊緣顯示陰性,必要時擴大切除范圍。取弧形小切口行腋下淋巴結清掃術,之后游離并整形皮下腺體,常規留置負壓引流管,縫合切口并加壓包扎。比較兩組患者的近期緩解率及手術前后患者的生活質量。
1.3 評價標準
1)療效評價標準[3]:完全緩解(CR):治療后已知原發腫瘤病灶完全消失且維持4周以上;部分緩解(PR):治療后已知原發腫瘤病灶長徑縮小50%以上且維持4周以上;病情穩定(SD):治療后已知原發腫瘤病灶長徑縮小25%以內或增加25%以內,未發現新病灶;病情進展(PD):腫瘤病灶增加25%以上,有新病灶生成;總緩解(RR)為CR與PR之和。2)生活質量:根據WHO生活質量量表從生理狀態、心理狀態、社會職能、環境融入4個維度進行評價,每項20~80分,分值越高表示生活質量越好[4]。
1.4 統計學方法
數據錄入采用SPSS 19.0,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計數資料采用百分數(%)表示,組間及組內比較行t檢驗及χ2檢驗。
2 結果
2.1 近期緩解率
與對照組相比,研究組患者近期緩解率更高,兩組比較存在統計學差異(P<0.05)。見表1。
2.2 手術前后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變化
術后隨訪6個月,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均顯著高于術前,且研究組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3 討論
近年來研究表明,新輔助化療可有效降低腫瘤分期,殺滅微小病灶,提高手術切除率,對改善預后具有積極意義[4]。有學者認為在新輔助化療后行保乳手術可有效提高近期緩解率,且可有效保留乳房外觀,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5]。但值得說明的是,保乳手術必要滿足以下條件:化療后病灶長徑在3cm以內,病灶單一且與乳房比例相當,病灶距乳頭2cm以內,另外術中應保證腫瘤切緣病理檢查為陰性,進而保證手術效果[6]。本研究結果表明,研究組患者近期緩解率高于對照組(P<0.05),術后隨訪6個月,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均顯著高于術前,且研究組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
綜上所述,保乳手術聯合新輔助化療可有效提高近期緩解率,保持乳房外觀,提高患者術后的生活質量,值得在乳腺癌治療中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丁小崇.新輔助化療方案聯合保乳手術治療乳腺癌的臨床療效及對患者免疫功能的影響[J].實用癌癥雜志,2019,34(02):328-330.
[2] 曹余彥.新輔助化療后保乳手術治療乳腺癌的臨床效果[J].中國醫藥科學,2019,09(02):207-210.
[3] 中國抗癌協會乳腺癌專業委員會.中國抗癌協會乳腺癌診治指南與規范(2015版)[J].中國癌癥雜志,2015,25(09):692-754.
[4] 呂寶國.新輔助化療及保乳手術在Ⅱ、Ⅲ期乳腺癌治療中的作用分析[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8,12(23):109-110.
[5] 劉海峰.新輔助化療聯合保乳術治療乳腺癌的臨床效果觀察[J].中國醫藥指南,2018,16(27):33-34.
[6] 喻夏飛.保乳術結合新輔助化療法治療乳腺癌的臨床治療效果觀察[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9,06(27):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