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利華
摘 要:匯付是國際貿易中重要的結算方式之一,是將銀行作為媒介來結算債務債權關系,并能以單獨方式加以使用,或與其他方式進行結合應用,隨著國際貿易的發展,匯付結算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應用。但在國際貿易實務中,使用匯付方式進行結算對出口企業仍存在一定風險,稍有不慎,可能會面臨巨大的損失,因此對于國內出口企業來說,對于匯付結算的風險識別和防范工作方面非常重要,且需進一步完善。本文主要分析了匯付的涵義、方式、特點、對于出口企業存在的風險以及相應的風險防范措施。
關鍵詞:匯付結算 出口商 風險 措施
中圖分類號:F740.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9082(2020)06-00-01
一、概述
匯付,又稱匯款,通常是指付款人或債權人通過銀行或其他途徑,運用各種結算工具將貨款交國外收款人的結算方式。根據匯出行向匯入行轉移資金發出指示的方式,匯付可分為電匯(Telegraphic Transfer,簡稱T/T)、信匯(Mail Transfer,簡稱M/T)和票匯(Remittance by Banker's Demand Draft,簡稱D/D),電匯是匯出行應匯款人的申請,拍發加押電報或電傳給在另一國家的分行或代理行(即匯入行)解付一定金額給收款人的匯款方式;信匯是匯出航應匯款人的申請,用航空信函的形式,指示出口國匯入行解付一定金額的款項給收款人的匯款方式;票匯是指匯出行應匯款人的申請,代匯款人開立以其分行或代理行為解付行的銀行即期匯票,支付一定金額給收款人的匯款方式。
二、各匯付方式的特點
電匯方式的優點是速度快,收款人可以迅速收到貨款,并且隨著現代通信技術的發展,銀行間的通信速度加快,且傳遞信息更為安全、準確,缺點是費用較高;
信匯的優點是費用較低,缺點是收款人收到匯款的時間較晚;
票匯與電匯、信匯的不同之處在于,票匯的匯入行無須通知收款人取款,而由收款人持票登門收取,這種匯票除有限制流通的規定外,經收款人背書,可轉讓流通,而電匯、信匯的收款人則不能將收款權轉讓。
在國際貿易實務中,由于電匯的快速、方便、準確等特點,目前電匯是匯付中使用比例最高的結算方式。
三、匯付方式的風險分析
匯付雖然有三種不同方式,且電匯的實際應用亦相對廣泛,但無論何種方式,收款方(出口方)取得貨款與付款方收取貨物存在一定的時間差,因此采用匯付結算,對出口方來說存在一定風險。
1.匯率波動導致的風險
外匯匯率處于不斷的變動之中,而匯率波動會導致利率、產品價格、原材料價格或人工成本的波動,出口方或進口方勢必有一方需承擔損失風險。外貿合同簽訂后,為生產出口貨物的原材料價格可能發生變化,出口商則必須承擔因價格上升而引起產品成本上漲的商業風險;另一方面,如果進口方因本國貨幣匯率產生較大波動,導致其放棄訂單,那么出口方則需承擔已生產產品和人工的成本,且若生產的是客戶化較強的產品,出口商還承擔著無法再次出售的風險。
2.進口方信用風險
進口商的信用狀況對出口企業收匯風險影響很大,匯付的兌現和實施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進口方的信用情況。如果采用發貨后匯付的方式,則出口方前期完全使用自有資金組織出口貨物的生產,且生產完畢并發貨后,還將面臨進口方拖延付款甚至不付款的風險;如果采用發貨前付款,則在進口方不付款的情況下,出口方可扣除預付貨款,作為進口方違約的懲罰,可彌補一定損失,但一般來講,預付款并非全款,出口方仍然承擔了損失。因此,進口方的信用情況對于出口方的收款行為能否實現有著決定性作用。
3.互聯網風險
隨著全球一體化和互聯網技術的迅猛發展,國際貿易也進入“互聯網+”時代,國際貿易的溝通、支付等環節越來越多地借助互聯網手段,在提高外貿工作效率、帶來便捷操作流程的同時,出口方也面臨著互聯網帶來的風險。外貿黑客和網絡黑客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誕生的,他們利用高科技手段,介入貿易雙方合作的過程,擇機實施詐騙,或直接利用互聯網系統的漏洞,侵入貿易方的財務系統,將貿易款項截為己有,使得出口方承擔巨大損失風險。
四、出口企業的風險防范措施
1.密切關注國際形勢,嚴控付款方式
關注國際形勢走勢,對于預期經濟下行,匯率大幅下跌,或政治環境動蕩,有戰爭風險等國家的出口方,在接單前要嚴格調研、控制付款方式帶來的風險,最好采用生產前收取一定比例預付款,發貨前收取100%貨款的方式,盡量降低風險。
2.加強對進口方的資信調查
資信調查是通過對交易對象廣泛的了解、調查、驗證交易對象信用的過程,出口方在簽訂合同前,應通過可靠的信用調查服務機構對進口方的誠信、信譽進行調研,并出具調查報告,以防范風險,規范行為。
另外,出口方可盡量選擇有長期良好合作關系的、實力雄厚、銀行信用良好的合作伙伴,這樣既可穩定市場渠道,建立良好的戰略伙伴關系,又可規避新客戶、小客戶、低信用客戶帶來的各種風險。
3.選擇合適的貿易術語,控制運輸過程
在簽訂外貿合同時,可選擇CFR、CIF此類由出口商承擔海洋運輸費用的貿易術語,把租船訂艙、指定貨代的權利掌握在出口方手中,以防止買家與其選定的貨代相互勾結,提前釋放提單,出口方獨自承擔風險。
4.選擇合適的匯付方式
出口企業應在充分了解不同匯付方式特點和優劣勢情況的基礎上,綜合考慮,選擇合適的匯付方式。三種匯付工具優勢各異,便捷性和實效性均不盡相同,因此在貿易雙方簽訂外貿合同時應在眾多支付工具中選擇最佳方式,這也是做好降低收匯風險的有效措施之一。
5.提高從業人員風險防范意識
加強對國際貿易從業人員國際貿易實務相關專業知識的培訓,熟悉國際貿易結算的慣例、相關法律法規,提高結算人員的責任心,加強業務審核與管理,提高從業人員的風險識別能力,有效識別軟條款和“陷阱”條款,嚴格從根源處規避匯付結算方式下可能存在的相關風險。
參考文獻
[1]孫康.T/T付款方式下出口商的收匯風險與控制策略[J].北方經貿,2016,(09).
[2]杜麗霞.論我國出口結匯的風險及其防范[J].貿易經濟,2018,(8).
[3]陳曉梅.淺析匯付方式下出口企業的風險應對[J].2014,(6).
[4]茍培容.國際貿易支付方式分析及選擇建議[J].現代營銷,20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