諳幕曉
從小鎮來到大城市,依依不舍淚別了昔日的好友,轉學后的我變得沉默又敏感。
面對一個班級陌生的面孔,圓的、長條的、方形的臉在不停地張合嘴巴,我甚至不知道他們嘴里說的名字對應著哪個同學。長得好看的、一般的,甚至不起眼兒的同學,好像都有自己的小圈子。所以,我不愛說話,也不知道能和誰打開怎樣的話匣子。
班主任讓我課間出去和同學們玩兒,我嘴里答應著卻始終邁不出一步,在走廊上往下望,底下是一片嬉笑玩鬧的男女生,我悶悶不樂,心里想的是家鄉的好朋友——她們現在在干什么呢,是否也會像我一樣想起幾百公里外的彼此?
“你在干什么呢?”突然,一個綁著斜馬尾的女生湊到我跟前問。
她燦爛地揚起嘴角的笑容,閃閃發光的眼睛看得我有些難為情。這是第一個和我交談的女生,看著她友好的模樣,我心里頓時感到暖意,心里有座冰山在慢慢融化,咯嘣一聲瓦解成碎塊。
我牽動嘴角,努力回她一個微笑,卻還是有苦說不出,寡言道:“沒什么。”
女生問起我的家鄉以及興趣愛好,我簡單一一回復后,上課鈴聲適時響起。
一個人打開心窗是特別艱難的,何況是像我這種本就不愿離開家鄉、離開無話不說的好朋友,甚至再過半學期我們就要拍畢業照了。那是陪伴我長達5年多的同窗啊,那是比菜市場還熱鬧的教室,每次打掃衛生都要擺放好久的桌椅,以及那個有點兒幽默的班主任,他說大城市一個班級才30多號人,而他就要管理我們100多號人,可想有多辛苦……
體育課上,自由活動的時候,同學們快速地領完了運動器材,而我孑然一身地走在操場邊。看著男生們打著口號傳籃球,看著三兩女生手挽手去買橘子汽水,我低頭盯著操場上的劃分線延長到遠處,仿佛自己已然成為一個小透明。
“小諳!”循著聲音望去,是走廊里那個纖瘦的女生,她用力地向我揮動手里的羽毛球拍。
“要不要一塊兒打羽毛球?”她跑過來問我。
我看著她,又看看她的羽毛球搭檔,心想她們玩得正好,再拉上我怕是要占用她們快樂的體育課時光。大概是見我猶豫不決,艱難地開不了口。
“一起吧,這樣才好玩兒。”她的搭檔也友好地邀約道。
于是,我欣然答應,這樣的善意換作任何人都不會拒絕吧?
我們三局兩勝,輪流切磋,直到下課鈴響,女生收起羽毛球拍時仍興致盎然,直夸我打得好,讓她玩得很是盡興,末了還跟我邀約下節體育課再一塊兒打羽毛球。
女生融入教學樓間西斜的暖陽里,周身染上了一層淡淡的金黃色,看著她甜甜的笑靨,不知道為什么,我覺得整個人開始變得軟軟的,快要融化在她嘴里。不禁心里涌起一陣陣感動與感激,點點頭直沖她笑。
也是在那天的體育課,我才知道女生的名字——李清,連名字都美好如玉,如清泉般源源不斷,滋潤心田。她并不介意,還主動挽起我的手拉我回教室,我低頭看那纖細的手臂,感到既溫暖,又特別有力量。
是那股力量打開了我的心窗,還在我的窗邊種下了萌芽的向日葵。
我接納了轉學這件事,也接納了這個陌生的班級。當前桌和我說話的時候,我不再游走于一個人的世界里,不再惜字如金,而是認真聆聽,試著去回應他。慢慢地,我把家鄉的好朋友放在了心底,感受身邊同學的熱情,和身邊真正接觸得到的他們放開相處。
當然,最最要好的還是和那個女生的友誼,志同道合的我們在短短幾個月就變成了雙生花,手挽手走在放學路上,是我期待走向多彩人生的姿態。
編輯/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