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的加快,各國文化逐步呈現出多元化發展趨勢,中外文化的融合愈發深入。同時,伴隨著綜合國力的提高與科學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我國在國際上的地位與話語權越來越高,英文在我國國民日常生活中的應用也越來越頻繁,提升全民英語素質迫在眉睫。以此為前提,緊抓基礎教育,從學生入手講授英語知識十分必要。
關鍵詞:初中;信息技術;英語;閱讀教學
初中是基礎教育的中間階段,在整個教育教學活動中起著承上啟下的關鍵作用,對學生日后的發展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因此,教師必須提高對初中英語教學的關注,提高教學質量,加強學生對知識的吸收與應用,為社會建設培養全面發展的英語人才。與此同時,科學信息技術的革新不可避免地沖擊著基礎教育工作,在帶來挑戰的同時為英語教學創造了更多機遇。文章便對信息技術在初中英語中的應用展開了深入探討,以期為閱讀教學提供更多幫助。
一、 閱讀教學與應用信息技術的意義
(一)英語閱讀教學的意義
隨著各國文化與經濟的融合,英文語言的應用越來越廣泛,逐漸成為一種國際通用語言。初中生首先應學好英語,將英文語言內化為自身的能力與素質。而作為一項綜合性的語言文化,對英語的學習涉及聽、說、讀、寫四個方面,相對于其他三部分,閱讀是最能引發思考的一項學習活動。
閱讀是寫作的基礎,他們只有通過大量的閱讀才能夠形成足夠的知識儲備,進而在寫作過程中有話可說、有素材可參照。除此之外,通過閱讀來分析英文文章寫作技巧、文章結構,他們也能夠不斷優化自己的寫作模式,提高自身創作文章的可讀性。
其次,現行人教版初中英語教材中的參考文章涵蓋范圍甚廣,既包括基礎知識也涉及風俗文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拓展學生眼界,幫助他們建立良好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這也與素質教育理念不謀而合。
(二)應用信息技術的優勢
1. 激活師生學習熱情
分析人教版初中英語教材,我們不難發現,其文章大多篇幅較長。對學生來說,這無疑會加大他們的閱讀難度,弱化其學習積極性。對教師來說,僅依托教材文章講解知識,也無法達成理想的授課效果。甚至,一些教師在沒有清楚梳理文章脈絡時就盲目引導學生從頭到尾地讀文章,反而使他們對知識的把握毫無條理,使閱讀適得其反,最終反向制約師生的學習熱情,使教學工作缺少活力。對此,想要改變初中英語課堂師生熱情不足的現狀,運用信息技術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例如,在八年級上冊“Unit 7 Will people have robots?”一單元Section B中有“Do you think you will have your own robot?”這樣一篇文章。在閱讀中,不僅較長的篇幅影響學生的熱情,對“機器人”沒有足夠的了解也使他們的積極性銳減。此時,教師便可以在分析文章后將其結構、脈絡以“思維導圖”的形式呈現。通過清晰、明確的段落總結給予他們逐層次的指導,引導他們按照“We sometimes see robots in movies about the future.”→“We already have robots working in factories.”→“Scientists are now trying to make robots look like humans and do the same things as us.”→“Some scientists think it is difficult for a robot to do the same things as a person.”的順序有序閱讀并分析文章,促進其良好學習體驗的獲得。其次,教師還可以展示機器人圖片和其工作視頻,使學生對機器人產生較為充分的了解,激活其探究機器人的熱情,活躍課堂氛圍。
2. 豐富教師授課手段
在傳統的英語課堂中,一般都是教師帶領學生閱讀教材,提煉教材對話或詞匯進行深入學習。雖然此手段可以大大節約課堂時間,做到時間的充分利用,將學生與教材緊密結合,但是對知識的呈現是單一的。也就是說,他們只能通過教師的語言和文本內容理解知識,無法獲得更加廣泛的知識延伸。尤其是對于一些含義較為豐富的詞匯,這種單一的授課模式極易使學生混淆詞匯含義,甚至無法靈活應用詞匯。對此,教師便可以運用信息技術來豐富授課手段,規避上述問題。
例如,在講解七年級上冊“Unit 2 This is my sister?”一單元時,由于這一階段的學生還沒有完全脫離小學時期相對具象的思維模式,僅僅依托教材引導他們閱讀人物對話很難使其完全掌握單詞含義、理解對話情感色彩。對此,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工具播放視頻課件,在課件中展示“人物交流”的動態過程,使其在畫面與聲音的雙重具體呈現中明確不同單詞的含義與用法。以“sister”一詞的講解為例,教師可以設置“兩個女孩和一個男孩”的對話場景,并在視頻課件中標明姐姐和妹妹的身份。如此,學生便可以在姐姐向男孩介紹妹妹的“This is my sister.”的話語中明確“sister”的“妹妹”之意。同樣,在妹妹向男孩介紹姐姐的語言中,學生可以明確“sister”的“姐姐”之意。
3. 推進整體教學進程
在運用信息技術、構建信息化英語課堂時,教師可以借助網絡與學生建立有機聯系,通過網絡向其布置預習任務、傳遞背景信息,與他們共同預習文章,做課前準備。同樣,在課堂上,教師還可以利用多媒體工具和網絡資源進行實時提問,讓他們帶著問題閱讀文章并展開深入思考,使閱讀更有針對性,提高學習質量。
例如,在講解八年級下冊“Unit 7 What's the highest mountain in the world?”一單元時,教師可以先利用互聯網搜索山川圖片和世界幾大高峰的信息,并將其傳遞給學生,幫助他們提前了解將要閱讀的文章范圍——山川,使其能夠在被激發的好奇心驅使下沉浸在“Qomolangma—the Most Dangerous Mountain in the World?”的教學活動中。進而,在授課時,教師還可以不斷通過多媒體課件提出“Where are the Himalayas?”“How high is Qomolangma?”等問題,考查學生的閱讀成效,鼓勵他們有目的地讀文章,強化整體教學質量。
二、 科學運用信息技術的策略和方法
(一)引入閱讀課程
課程引入是閱讀教學不可或缺的一個環節。與小學生相比,初中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英文知識積累,形成了一定的抽象邏輯思維。但是他們的綜合能力水平依舊較為薄弱,極易在學習復雜文章時出現困惑,進而降低學習熱情。然而,我們都知道,學習熱情與學習效果息息相關,只有投入足夠的熱情才有可能獲得同樣積極的學習效果。因此,教師必須從學生的興趣出發,深入挖掘初中生的“興趣點”,以此為指向設計課程導入環節。利用信息技術的優越性將學生的注意力有效吸引到課堂中,為開展閱讀教學活動做充分準備。
以七年級下冊“Unit 5 Why do you like pandas?”一單元為例。在教學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工具展示大象、老虎、獅子、熊貓等動物圖片,播放動物園的小動物活動、玩鬧的視頻。引導學生用之前學習的“I like...”的句式回答課件中“Which animal do you like?”的問題,活躍課堂氛圍。進而,教師可以提出“Why do you like+動物名稱?”的問題帶動學生說明“為什么”的熱情,并使他們對他人喜歡其他動物的原因產生好奇,激活他們閱讀教材文本的興趣。
(二)多元呈現文章知識
在前文中我們曾說道,人教版初中英語教材的文章在體現人文情懷、傳遞基礎知識的同時囊括了許多國外的風俗文化。對此,教師可以利用網絡信息的開放性與資源的豐富性,將其應用到英語閱讀教學中,多元呈現英文知識,拓展他們的視野,開拓學生的眼界,使其在潛移默化中完善自身素質。
以九年級“Unit 13 We're trying to save the earth!”一單元為例。教師不僅可以搜集地球生態環境被破壞的圖片加以展示,激發學生愛護自然、保護生態環境的責任心,促進他們對文章的閱讀和學習。還可以播放TED演講中關于“保護生態環境”的精彩演說,營造全英文的教學環境,使其在聽與讀的過程中體會英文語感,形成英式思維。
(三)建立科學考評機制
建立有效的考評機制也是保障教學質量的關鍵。換而言之,授課完成并不能代表閱讀教學的成功,只有經歷不斷的考查和反復的鞏固才能更牢固地掌握知識,達成教學成效的優化。對此,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創建網絡學習云平臺,通過學習平臺上傳課后作業,檢測學生的學習效果。同樣以九年級“Unit 13 We're trying to save the earth!”一單元為例,教師可以選擇Save the Sharks!的重點段落,在段落中摳除本單元所學單詞,將不完整的文章段落上傳到云學習平臺當中,要求學生補全文章。如此,教師可以通過學生的成績實時掌握他們的知識吸收情況,進而靈活轉變授課方向,進一步優化教學結構,激活英語閱讀課堂。
三、 結語
綜上所述,科學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在無形中改變了我們的生活和工作,為傳統的教育教學工作注入了鮮活的動力。在當前的科技社會中,初中英語教師應積極轉變教學思想觀念,利用網絡將信息技術與閱讀教學有機結合,借助信息技術工具的輔助力量創新教學方式方法,構建全新的英語課堂。以此為學生學習創設更加真實的英文環境、烘托更加輕松的氛圍,促進他們對英文語言文化知識的把握,提高其學習、應用能力水平及綜合素質素養。為其全面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為國家建設、社會發展培養潛在的英語人才。
參考文獻:
[1]呂友生.巧用信息技術手段,優化初中英語閱讀教學[J].英語教師,2018,18(2):119-123.
[2]張燕珍.巧用網絡資源,活化初中英語閱讀教學[J].英語教師,2018,18(6):122-124.
[3]高歡,賀娟,楊秀艷,蔡妃英,許衛東,尹榮,程從兵.中學英語教育與教學[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9,33(5):95-128.
[4]王莉莉.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信息技術的應用效果分析[J].英語廣場,2019(7):142-143.
[5]王曉艷.信息化背景下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改革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8.
作者簡介:
曹珠目草,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縣藏族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