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志清 劉燕艷
摘?要:3~6歲幼兒處于生長發育的重要階段,優質的幼兒膳食對于預防疫病、保證幼兒的體能和智能的正常發育起著重要作用。進行幼兒膳食營養健康教育不僅是幼兒健康成長的需要,也是滿足家長需求的需要。這就要求幼兒園以均衡膳食實施為切入點,營造良好氛圍;開展幼兒膳食營養教育活動,培養幼兒營養健康意識;還要注重營養教育與衛生教育相結合,家園攜手并進,共同促進幼兒健康成長。
關鍵詞:幼兒膳食;營養健康;氛圍;健康意識
幼兒園指導綱要明確指出:“幼兒園必須把健康放在首位,密切結合幼兒的生活進行安全、營養和保健教育?!庇纱丝梢娪變籂I養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但是隨著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兒童營養問題、飲食不良等問題卻日趨突出。據最新《中國居民營養與健康現狀》調查報告顯示:我國兒童中營養失衡、營養不良、微量營養素缺乏狀況相當普遍;學前兒童挑食、偏食、嗜食現象嚴重,說明我們的飲食健康未能跟上社會發展的步伐,學前期幼兒膳食營養尚不能滿足身體真正需求。針對此類問題,筆者結合實際工作,從膳食營養健康的重要性出發,通過分析幼兒膳食營養健康教育存在的問題,指出幼兒園膳食營養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徑和應注意的問題,促進幼兒的健康發展。
一、 幼兒膳食營養健康的重要性
(一)幼兒成長的需要
幼兒正處于骨骼、大腦和神經系統發育的旺盛時期,各個器官日趨成熟,需要大量的營養供給。合理的營養是幼兒健康發展的基礎,能促進幼兒體能與智能的正常發育,如果營養不足、膳食結構不合理就會導致幼兒的免疫力下降,造成幼兒智力發育和體格發育遲緩,學習耐受力和智力活動下降,成年后造成慢性病增加。而營養過剩則會導致肥胖,幼兒成年后易患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等,只有為幼兒提供均衡健康的膳食,才能為幼兒的健康發展提供保證。
(二)滿足家長的需要
家長把孩子送進幼兒園擔心的問題就是孩子在幼兒園能否吃飽吃好,家長接孩子離園問的第一句話就是:“今天吃的什么呀?”甚至有時候會將幼兒園公布的每日菜譜拍照保存,可見家長對幼兒園膳食的關注程度。雖然家長都非常關心孩子的膳食營養健康,但是由于其缺乏專業的膳食營養搭配知識,對孩子的喂養存在不科學不合理的現象,這就迫切需要幼兒園做好幼兒的膳食營養健康教育,滿足家長的需求,家園共同努力,促進孩子的健康成長。
二、 幼兒膳食營養健康教育存在的問題
(一)家長對幼兒營養健康重視程度不高
當前很多幼兒家長都是90后,這些年輕的家長本身的飲食健康就不合理,一日三餐普遍存在早餐“馬虎”,甚至不吃早餐,午餐“湊活”,晚餐“豐盛”的現象,更談不上對孩子的營養健康的合理搭配。有些父母由于工作的原因經常給孩子吃一些高脂肪、高熱量的快餐或者零食,使幼兒養成不良的飲食習慣。幼兒長時間食用這些不健康不合理的膳食,容易引起偏食、營養不良、過度肥胖、性早熟等一系列不良后果。
(二)幼兒園缺乏專業營養人才,營養健康教育不被重視
近年來,隨著幼兒數量的增多,私立幼兒園也如雨后春筍般建立起來。有些剛剛成立的私立幼兒園由于資金不足,為了降低成本,節省開支,不聘請專業的膳食營養師進行管理,有的幼兒園甚至隨便找一個根本不懂膳食營養搭配的做飯阿姨,后期也不對其進行專業培訓,由于這些人缺乏基本的幼兒膳食營養健康知識,造成幼兒膳食質量降低,使得孩子拉肚子、胃痛等現象頻出。但是由于缺乏有效的監督,很多家長以為孩子是因為剛入園不適應引起的而不予追究。有的幼兒園雖然配備了營養師,但是為了制作方便在幼兒食譜的設定上也過于簡單,在思想認識上的不重視,造成營養食譜不能廣泛應用到幼兒的日常生活中。
三、 幼兒園膳食營養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徑
學前兒童模仿能力強,保教人員及家長對待膳食的態度以及傳達的膳食理念直接影響幼兒飲食的質量。在幼兒膳食工作中,倡導科學營養理念先行,通過認知體驗、環境熏陶等幫助幼兒加深對日常食材或食品的印象,多措并舉提高全員理念認識,在潛移默化中提高幼兒吃的興趣。
(一)重視幼兒膳食營養健康教育,營造良好氛圍
首先,要轉變觀念,重視幼兒膳食營養健康教育,國家要加強開展幼兒膳食營養教育工作的重要性的宣傳,可以通過聘請專業的膳食營養專家通過電視臺、網絡、報紙多種方式面向社會大眾普及幼兒膳食營養健康搭配的相關知識,提高全社會人群的膳食營養意識,尤其是基于家長和幼兒教育工作者對于膳食營養結構的認知水平,對其開展全方位的幼兒額膳食營養知識的相關講座,轉變家長的膳食觀念,提高幼兒教育工作者的理論水平和實際操作水平,也有助于社會人群、相關機構及家長對于幼兒園膳食營養管理的監督。近幾年,隨著幼兒原教育指導綱要的推出,越來越多的社會和家長關注幼兒在園的膳食情況,認識到健康合理的膳食營養對于幼兒成長的重要性,社會膳食營養意識得到大幅度提升。
其次,社會、幼兒園和家長相互配合,形成一致的營養膳食教育理念,共同為幼兒營造良好的氛圍,讓孩子感到吃不僅是一種享受,更是一種文化。在進餐前,可以根據與幼兒不同的實際情況,用親切的語言介紹食譜,喚起幼兒的食欲,采取小故事、兒歌等方式消除幼兒緊張和焦慮的心理,使幼兒從視覺、味覺、嗅覺、聽覺等各種感官全方位地感受到吃是一種享受,在輕松愉快的活動中讓幼兒懂得食物帶給身體的好處,引起幼兒對事物的興趣,提高幼兒進餐的情緒。
(二)開展幼兒膳食營養教育活動,培養幼兒營養健康意識
培養幼兒營養健康意識需要幼兒園通過開展豐富有趣的膳食營養教育活動,在活動中加以引導。
首先,要對幼兒進行健康態度和健康意識的培養,使他們了解更多的健康知識,幼兒園可以開設營養課,從幼兒的年齡特點出發,編制營養教案,利用故事、兒歌等形式進行教學,讓幼兒了解各種食物名稱、營養及對身體的好處。例如,每班設置“多吃蔬菜身體棒”的主題小板塊墻飾,大班設立“五色營養大派對”墻飾,讓幼兒了解時令蔬菜的營養及作用;隨機利用“每日實物食譜展示柜”談食說食;定期組織幫廚活動,了解食材的原生態樣子,知道季節對應的應季蔬菜以及對身體的好處;設立每日餐點報告員,引導幼兒在進餐前討論食譜,進而改掉挑食和厭食的毛病;將“食”融入環境,帶孩子們親身體驗,了解自然界中豐富的食材食物,使幼兒明白什么是健康,應該如何去做,激發他們主動的意識和行動,從而樹立健康的飲食觀念。
其次,通過開展豐富有趣的教育活動,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促進身心的健康發展。例如可以開設快樂烹飪室,在功能室里布置各種食材和廚具餐具的模型,通過定期投放材料或者讓幼兒自帶材料,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一些簡單食品的制作,如水果沙拉、彩色面點等,使幼兒感受到制作食物的快樂,增進食欲。
最后,對幼兒進行針對性的體能訓練。研究發現,一定的運動量有助于促進消化,增進幼兒的食欲,因此,可以通過引導幼兒進行一些跳躍、奔跑、協調、投擲等系統的訓練,提高幼兒的身體素質,促進幼兒的健康生長及發育。但是在進餐后要禁止兒童進行劇烈的活動,飯后劇烈活動容易使孩子胃下垂。
(三)家園攜手并進,共促幼兒健康成長
幼兒教育工作不僅僅是學校一方面的工作,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環境的影響至關重要。因此,如果想加強幼兒膳食的營養健康教育除了要發揮幼兒園的作用,更需要家長的配合,幼兒園飲食與家庭飲食營養要結合,要達到家園的一致性。首先,家長應注意糾正自己的不合理膳食習慣,在日常的飲食過程中形成健康合理的飲食習慣,忌暴飲暴食和吃辛辣過甜的食物,家長以自己良好的飲食習慣潛移默化地影響幼兒,幫助幼兒糾正不正確的膳食行為,養成良好的膳食習慣,促進幼兒的身心健康發展。其次,家長要有意識地提高自身的營養膳食意識,通過閱讀相關營養膳食的書籍加強對膳食營養知識的了解。最后,幼兒園可以通過為家長提供雙休日食譜、每學期開展膳食營養問卷調查,通過問卷調查發現有關個性與共性的問題,并對家長疑惑的問題,聘請有關專家進行答疑解惑,提升家長的膳食營養意識和膳食營養知識基礎。例如居家期間組織“快樂育兒、居家健康食譜”大賽,利用膳食提高孩子抵御疾病的能力。組成家委會或伙委會,定期邀請家委會、伙委會成員和部分家長深入班級,實地觀察幼兒的進餐情況,直接感受幼兒對每餐食物的喜好程度,在伙委會及家委會上廣泛聽取保教人員的合理建議,及時改進工作,從而實現對孩子良好教育的發展。
(四)幼兒膳食營養健康教育要與衛生教育相結合
在關注幼兒膳食營養健康的同時,也要注意幼兒良好的飲食衛生習慣的培養,合理的飲食結構和良好的飲食衛生習慣是幼兒健康成長的保證。幼兒階段的孩子免疫力低下,一些疾病容易通過手口進行傳播,如手足口病、寄生蟲病等。因此,衛生教育就顯得尤為重要。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要教育幼兒飯前便后要洗手,教給孩子洗手的正確方法,在進餐時不要挖鼻孔、不亂吃玩具,保持桌面、地面的整潔,逐漸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四、 總結
總之,幼兒園膳食營養健康教育是幼兒園工作的首位,在幼兒教育活動中,我們要守住初心,繼續秉持“飲食從娃娃抓起,娃娃從口味抓起,口味從食材抓起,食材從自然抓起,自然從傳統抓起”的研究基點,整合膳食健康教育與幼兒教育課程,從幼兒的健康出發制定相應的飲食和健康管理制度,從觀念、飲食習慣、教育活動等方面不斷優化幼兒膳食營養健康教育工作,同時還需要社會、家庭的共同協助,關注幼兒的膳食健康,營造良好的幼兒園健康膳食氛圍,讓幼兒園科學的膳食真正為孩子的健康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尹建玲.提供合理營養膳食保障幼兒健康成長[J].甘肅教育,2016(6).
[2]李惠.關于加強幼兒園營養膳食管理的意見[J].中國醫藥指南,2016(4).
[3]謝應琴.全日制幼兒園營養膳食現狀及措施研究[J].瀘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4).
[4]呂莎.公辦幼兒園管理中的問題與應對策略分析[J].經濟師,2013(9).
作者簡介:
謝志清,劉燕艷,河北省唐山市,河北省唐山市第五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