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華軍
摘要:目前,不少學者針對國有企業的成本費用內部控制進行了深入廣泛的研究,越來越成熟的成本控制理論涌現。為了增強企業競爭力,提高企業績效,降低企業成本是很有必要,也就需要我們對成本費用內部控制進行深入細致的研究,基于此,本文介紹了成本費用內部控制的概念與原則,分析了國有企業其在成本控制層面暴露出的問題,并針對問題提出了對策。
關鍵詞:國有企業;成本費用;內部控制;對策
1.引言
作為企業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成本和費用的內部控制也將極大地幫助企業的管理者去管理企業。包括煤炭企業在內,許多國有企業中的運行項目中,成本和費用是最常見的,也是覆蓋面最全的項目之一。因此,在成本和費用上更容易發生違規,欺詐等現象。內部控制的運用與大型國有企業的日常活動和業務發展有著緊密的聯系,這會對公司經營的目標造成重大影響。從理論和實踐的角度去看,成本費用的內部控制有助于企業的運營和管理。它還可以更合理有效地利用企業中的資源,消除各種資源浪費的現象。內控制度是否覆蓋很廣的范圍,是否非常詳細,是否能夠真正形成一個獨特的系統,這三個關鍵點都是非常重要的。也就是說,公司通過多種方式實施內部控制體系,可以使公司在業務和管理上實現大幅度飛躍。對成本費用內部控制的研究可以以點帶面,反復推敲,進而推動國有企業全面建立健全和實施內部控制規范。隨著規模的擴大,國有企業在成本和費用內部控制的授權審批環節,成本預算控制環節,成本執行控制環節,成本分析評估環節中存在缺陷。
2.成本費用內部控制的原則
2.1成本最低的基本原則
成本最低原則是指企業進行成本費用內部控制去減少人力和物力資源以及財力的支出。通過執行內部控制最大化的增加公司的利潤。當公司本身執行成本最低的原則時,應該去選擇常用的科學研究方法來分析公司的實際情況并創新管理方法。降低總體成本和支出的關鍵是實施更具針對性的措施,去最大程度地減少費用發生。
2.2全方位控制的基本原則
公司在進行成本費用內部控制時需按照嚴格具體標準對其提出明確要求。它不僅與公司各部門的績效關系密切,而且與員工的薪酬待遇關系密切。所以實施成本費用內部控制,最關鍵的點在于全體員工的共同努力,或者提前對成本進行整體測算,實施成本預測與會計核算都是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2.3目標管理的基本原則
目標管理原則體現在三個方面:即目標的建立,目標的統一分配和目標的執行過程。它要求公司的成本費用內控的特定目標應該清晰可量化,只有在公司的所有部門通力合作的前提下才能實現。所以,企業應提前設定目標,完善細化這些目標,并將其準確落實到企業多個部門員工身上。
2.4成本責任的基本原則
如果要使公司的利益最大化,就必須嚴格遵守經濟責任制的具體規則,將責任,控制權和經濟利益有機地結合起來,貫穿公司的整個運作階段。公司的主要領導人和普通員工都有責任進行成本費用內部控制。
3.國有企業成本控制存在的問題
3.1成本費用預算編制環節
企業財務部門擔負國有企業預算編定工作的職責。財務部門去調查訪問每個部門的相關數據摸清每個部門的費用。然后根據從訪問調查中獲得的信息和數據進行總體預算編制。這樣,不可能制定準確的預算,由于每個部門的情況不同,我們不能一概而論,而要根據每個部門的具體情況來區別對待。企業在編制單位的成本預算時運用到增量預算方法。這種方法的具體操作流程是匯總歷史數據,并進行詳細分析,然后將其與其他相關數據合并以計算大概的增長率??梢酝ㄟ^各種方式獲取歷史經濟數據去計算年增長率,以獲悉下一年的大致經濟預算。這種方法使用的歷史數據并不完美,如果從計算中得出這樣的預算顯然是不準確的,這將直接導致成本和支出內部控制中的許多漏洞出現。
3.2成本費用執行控制環節
首先,成本執行控制過程涉及企業多個部門和人員。這樣,每個部門和員工個人都會把自己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而忽略了企業的整體利益,在實施過程中很難和大家保持一致性,最終容易導致控制失控,違背了成本內部控制的現實意義。其次,沒有明確的規定能夠反映出不同部門對企業各部門評價和使用的不同指標的執行情況。因為每個部門的職責不同,成本費用明顯也不同。而且,由于企業的經營管理狀況在不斷變化,目前尚無明確的法規來規范成本預算的改進和調整,但是恒定的成本預算顯然不能適應經營管理狀況帶來的變化,因此有必要不斷改進和調整成本預算。
3.3成本費用分析考核環節
企業通過比較各部門實際發生的成本與企業制定的原始成本預算,對成本進行分析和評估。然而,在分析過程中,它是為特定部門單獨執行的。缺乏對企業整體成本和費用的分析和評價,對其整體戰略沒有太大幫助。由于責任不夠明確,對于大幅超過預算標準的成本費用,沒有直接責任人去負責。由于企業在成本評估后很少關注獎懲情況,因此相關人員對成本和費用內部控制的認識越來越少,缺乏對成本和費用內部控制的熱情。
4.完善國有企業成本費用內部控制舉措
4.1完善成本費用預算控制
4.1.1綜合運用預算編制方法
上文提及,企業在編制單位的成本預算時運用到增量預算方法。這種方法的具體操作流程是匯總歷史數據,并進行詳細分析,然后將其與其他相關數據合并以計算大概的增長率。可以通過各種方式獲取歷史經濟數據去計算年增長率,以獲悉下一年的大致經濟預算。這種方法中使用的歷史數據的源頭準確性偏低,所以預算明顯不夠準確,致使成本費用控制存在許多漏洞。所以若提升成本費用預算編制速度與工作效率,務必考慮企業的自身狀況,圍繞不同的項目去選擇不同的預算編制方法。
4.1.2分部門編制預算
預算編制和審查轉賬過程對于成本和費用的內部控制非常重要。目前分析國企現狀,雖然企業都設立了大致的預算,審查轉賬流程,且企業的每個部門都展開了預算編制T作,但仍然缺少具體的預算編制要求和審查轉賬的流程。
4.1.3規范預算調整
企業的經營管理狀態不是一成不變的。從此角度看,時間較早的預算編制無法準確預測企業之后的運營狀態。但是,固定成本預算顯然無法適應業務管理狀態。因此,有必要不斷改進和調整成本預算。然后,必須要求企業構建自己的預算調整系統。當確認當前預算不適合管理時,可以先進行調整。這種現象是書面報告進行反應的,并且報告的材料必須能夠證明當前預算過時,與實際脫節。
企業高層領導者需要注意預算調整后的匯報情形,實時展開分析研究以便合理的調整預算。將企業的長期經營目標與運營戰略考慮在內,多角度分析預算內容。如果分析研究是正確的,可以與企業的專業機構一起,對本次預算調整的申請進行審批,進行本次預算調整。改進后的制定,制定完成后發布實施。
4.2完善成本費用分析與考核體系
企業對成本和費用進行合理的分析評估第一點就是要審核企業的成本費用支出是否在企業的規定范圍內發生的。保證企業費用和支出均合規之后,才可進行評估考核。在成本和費用的分析和評估中,企業應及時分析和評估成本和費用的內部控制結果,并可以分析和評估在每個時間段產生的結果,以便避免工作量太大,如果太大,將大大降低分析和評估的效率,致使成本內部控制的效果難以實現。
因此,企業應該建立將短期分析和評估與長期分析和評估相結合的機制,并利用短期分析評估來分擔未來長期分析和評估的壓力。也可以通過短期分析和評估來驗證長期分析和評估是否合理,以避免成本分析和評估產生差異。
4.3提高人員成本控制意識
國有企業可以使用以下活動來提高全體員T的成本意識,如在培訓計劃中強調成本的重要性和成本控制的必要性。繼續培訓員工成本意識,這要利用培訓課程與多種教育手段。促進國企基層員工全面樹立成本工作理念,使大家深刻認識到,國有企業的利益與自身利益息息相關。初步構建企業激勵機制,實行非常嚴格的成本控制,如全面成本支出考核和成本否決,使員工了解大型國有企業進行成本費用內部控制的必要性,營造低成本運作的企業文化氛圍。并積極提升國有大型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以及員工的核心競爭力。
結語
通過研究發現,國有企業成本費用內部控制在成本費用預算編制,執行,分析考核環節或多或少的存在問題,針對此類問題,國有企業可從完善成本費用預算控制,優化成本費用分析與考核體系,提高人員的成本控制意識人手優化企業的成本費用內部控制,以期國有企業能夠健康穩定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祁軍.國有企業成本費用內部控制分析[J]現代工業經濟和信息化,2019,9(12):119-121
[2]裴曉軍.國有企業成本控制問題研究[J]現代工業經濟和信息化,2019.9(12):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