樸亞南
【摘要】食品安全與否關乎百姓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所以,保障食品安全已經成為了食品監管工作的重點。基于此,本文從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的各項作業內容著手開展調查,并基于調查結果,對現階段的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績效進行了分析,希望能夠為相關管理人員改進作業方案、提高作業成效提供幫助。
【關鍵詞】食品安全;食品監管;工作績效
當前,有關部門不斷強調食品安全的重要性,也在持續強化食品安全監管工作力度,但市場上的食品安全問題仍然層出不窮。筆者從居民角度出發,對他們的食品安全意識、維權意識、相關知識水平以及食品安全監管工作滿意度等方面進行了調查,并基于調研結果對開展了有關于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的績效分析。
1 食品安全監管績效調查
首先,食品安全監管現狀。70%以上的消費者認為市場中的食品較為安全,他們對食品安全問題的關注集中在食品添加劑和化肥農藥方面。而在市場監管宣傳方面,85%的消費者對現有的市場監管力度和成效表示滿意,52%的消費者認為當前的安全提示和宣傳指導工作到位。對于有關部門的事故實力效率和成果,65%的消費者表示認同。
其次,信息獲取渠道方面。消費者主要通過網絡、電視、廣播和報紙等多個媒體平臺獲取相關信息,而且往往是多平臺一起利用。也有15%左右的消費者會從政府部門的宣傳資料中獲取食品安全信息。
再次,食品安全意識方面。90%以上的消費者都認為自身具備較強的食品安全意識,而幾乎所有人都十分關心食品安全問題。在選購食品時,消費者主要關注價格、品牌、生產日期和食品成分。只有15%的居民會仔細閱讀食品標簽,而有30%的人從來不看。
最后,食品安全維權方面。大部分消費者會就過期或劣質食品問題與商家交涉,若交涉失敗58%的居民會選擇媒體投訴手段,其余備選還包括向有關部門投訴或起訴商家,但也有12%的消費者不了解如何維權或放棄維權。
2 食品安全監管績效調查分析
2.1食品安全監管整體作業成效較好
從本次的調研中可知,大部分消費者對當前的食品安全監管工作力度和成效較為滿意,在有關部門的努力之下,食品市場也一直保持著安全、穩定和有序。在選購食品方面,消費者通常具備較強的食品安全意識,會進入大型商超、農貿市場等獲得經營資質的正規場所購買。消費者的食品選購行為,反映出有關部門在食品安全監管方面所獲得的成效,現有的食品安全監管工作能保證食品市場商品多樣、供貨充足且能讓消費者實現自由挑選。
人們對健康問題的關注程度不斷提升,而深信“病從口入”的消費者們也對食品安全監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為滿足消費者需要,食品安全監管部門在不斷調整自身的作業手段和力度,以保障食品安全問題被扼殺在搖籃之中。比如,持續開展對食品生產廠家的安全教育和監管,利用各類媒體平臺傳播食品安全知識引導大眾樹立警惕意識;同時,還按年度公示食品安全監管工作報告,以報告形式直接反應當年的監管工作成效。正是基于食品安全監管部門的這些操作,大部分消費者才會對食品市場情況和食品安全監管現狀較為滿意,也比較認可相關部門的工作能力和成效。
2.2消費者的食品安全認知存在偏差
當前的調研結果表明,雖然消費者普遍關注食品安全問題,但是他們卻并不能正確的認知食品安全問題,在實踐環節十分容易出現混淆或過度反應。比如,大部分消費者無法正確區分食品過量添加和食品違法添加兩種行為。以食品添加劑為例,為滿足人們日漸多樣的食品食用需求,90%以上的食物中都會添加食品添加劑,它們可以有效增強食品營養和口感、改善食品外觀并防止食品腐爛。圍繞著食品添加劑的食品安全監管問題主要體現在添加劑濫用上和違規添加劑使用兩方面。但許多消費者并不了解內情,使用了“一刀切”的方法判斷,認為食品中不應該添加任何添加劑。由此可見,完善消費者在食品安全問題方面的認知十分重要,該項工作的有效完成必將提升消費者對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的理解和配合。
2.3消費者行為干擾食品安全監管
在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當中,消費者的行為的確會對相關工作的開展造成不利影響。比如,許多消費者選購食品時不關注食品標簽,反而將關注重點放在了食品價格、品牌包裝等方面。所以,他們往往不能深切認識食品安全監管部門在規范市場環節所付出的努力。而且,在食品安全維權方面,消費者的種種行為也會干擾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的正常開展。比如,因怕麻煩而未向商家索要發票、因損失金額小而放棄索賠等,這些行為都說明消費者的維權意識并不強,而且在面對問題時大多得過且過,會助長不良商家的氣焰,進而帶來更為嚴重的后果。同時,大部分消費者進店消費時,并不會查看店鋪的經營資質、食品安全生產許可證或店員的健康證明,在遇到問題時也往往會因認知不全面而導致維權有效性不高。此外,許多消費者認為起訴或向有關部門投訴進展緩慢,所以遇到問題是往往以依靠媒體幫助完成維權為首選,這無疑對食品安全監管部門的正常工作造成了極為不利的影響。
2.4食品安全監管力度仍需加強
雖然,現階段政府部門所開展的食品安全監管工作頗具成效、社會滿意度也相對較高,但是仍存在十分明顯的隱患。以食品安全宣傳為例,雖然政府部門會發布科學、正確且具有指導性的食品安全知識宣傳資料,但這并不能成為消費的首選,他們往往更依賴于媒體宣傳,則媒體宣傳環節部分內容的錯漏問題會為政府宣傳帶來隱患。而且,由于大部分消費者和小商小販對食品安全相關法律法規都不了解,所以在這一方面的食品安全監管難度頗高,需要有關部門更加慎重地對待,強化監管力度。
3 結論
綜上所述,開展有關于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績效的調查,十分有利于了解食品安全監管政策、法規和工作方案的落實情況,也能為進一步優化監管工作提供依據。現階段,人們高度關注食品安全問題,但居民在此方面的認知仍然存在偏差,而且居民行為會對食品安全監管造成一定干擾,政府的監管力度有待加強。
參考文獻:
[1]吳蕓,董琦圓.公共服務動機、組織支持與工作績效:基于食品監管領導干部的數據[J].學術探索,2018(09):61-67.
[2]王冀寧,王帥斌,郭百濤.中國食品安全監管績效的評價研究——基于全國688個監管主體的調研[J].現代經濟探討,2018(8):17-24.
基金項目:
承德市社會科學發展研究課題(一般課題,基金編號:20203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