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央行開出今年以來最大罰單,同時也是第三方支付機構史上最大罰單,震驚金融圈、特別是支付圈。
日前,深圳瑞銀信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簡稱“瑞銀倍”)因五項違法行為領到一張6000萬元以上的罰單。這是該公司2020年收到的第三張罰單,也是迄今為止三方支付機構已知的最大罰單。
事實上,僅開年至今,監管部門已多次給支付行業開出千萬級罰單,其中違反反洗錢規定已成支付機構違規重災區。
而頻頻被罰之外,近期瑞銀信旗下4款支付APP還因隱私權限不合規問題被點名公開通報。
瑞銀信被罰超6000萬
刷新央行第三方支付罰單紀錄
央行深圳市中心支行公布的行政處罰公示表顯示,瑞銀信因存五項違法行為被處以罰款6124萬元,作出行政處罰決定日期為2020年3月26日。
具體來說,瑞銀信存在以下違法行為:
1.超出核準業務范圍;
2.未按規定建立有關制度辦法或風險管理措施;
3.朱按規定履行客戶身份識別義務;
4.與身份不明客戶進行交易;
5 未按規定報送可疑交易報告。
與此同時,時任瑞銀信副總經理徐慧等三人因對相關違法違規行為負有責任,被罰款5萬至17萬元不等,合計被罰35.5萬元。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瑞銀信的罰款金額刷新了支付機構的罰單記錄。
此前,第三方支付機構最大罰單為央行上海分行2019年7月對迅付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即“環迅支付”)開出的5939. 41萬元罰單。
瑞銀信初創團隊誕生于2003年,為銀行提供非核心業務外包服務,因業務規模迅速壯大以及創新業務不斷拓展的需要,公司于2008年將管理總部正式遷至北京。
2014年7月10日,瑞銀信獲得央行第五批第三方支付牌照,業務類型為移動電話支付、銀行卡收單(全國),并于2019年7月10日成功續展。
至目前,已超過1500萬的中小微商戶正在使用瑞銀信提供的安全便捷的支付收單服務,業務遍布全國20多個省市。
天眼查顯示,瑞銀信最大股東為深圳瑞融信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持股比例為97%。股權穿透后,瑞銀信背后的大股東實為山東瑞銀信實業有限公司。
山東瑞銀信實業有限公司控股廣州市瑞蚨互聯網小額貸款有限公司,持股占比80%。該小貸公司成立于2017年1月,于2017年3月在廣州取得互聯網小貸牌照,有消費貸款、分期貸款服務。2018年7月,其放貸規模己超10億,旗下產品有瑞卡貸。
今年來共被罰近8000萬元
事實上,此次并非央行今年對瑞銀信開出的第一張罰單,而是該公司2020年收到的第三張罰單。
早在1月10日,央行重慶營業管理部行政處罰信息顯示,瑞銀信重慶分公司存在違反有關反洗錢規定的行為,被處以809.5萬元罰款,并對相關責任人員共處以15.4萬元罰款。
同日,央行杭州支中心行政處罰信息顯示,瑞銀信浙江分公司因《違反清算管理規定》,被給予警告,并合計罰沒1002. 23萬元。其中被沒收違法所得金額為502.77萬元,而罰款金額為499.46萬元。
加上這次6000多萬元罰單,僅近三個多月的時間,瑞銀信被罰總額就己近8000萬元。而此前,瑞銀信已屢次因業務違規被罰。已經過去的2019年,瑞銀信因違規共收到了8張萬元罰單,罰款金額累計近2千萬。
此前已失3省份銀行卡收單業務
梳理發現,瑞銀信去年在業務資格上也被監管加以限制。
2019年7月10,瑞銀信在牌照續展過程中,其被央行收回在安徽省、內蒙古自治區、寧夏回族自治區的銀行卡收單權限。
瑞銀信不僅屢屢受到監管部門處罰,來自用戶的投訴也不在少數。瑞銀信1月10日在其官網發布2019年客戶投訴及處理情況的信息披露公告,披露數據顯示交易類客戶投訴事件共9件,服務類客戶投訴事件共16件。
不過僅在黑貓投訴平臺上搜索“瑞銀信”,相關投訴就有104條之多。
據21聚投訴顯示,多位與瑞銀信相關的投訴人存在一致的訴求,在支付方面,部分瑞銀信代理表示,瑞銀信在擅自不通知的情況下凍結分潤、POS機退押金困難,無法退還機器等i還有多位商家投訴瑞銀信稱POS機刷卡不到賬,涉嫌欺詐。
監管重拳整頓支付違規
反洗錢仍是受罰重災區
業內人士表示,此次瑞銀信因“與身份不明客戶進行交易”等原因收到巨額罰單,主要是違反了反洗錢相關規定。
而在瑞銀信之前,人民銀行營業管 理部還曾對銀盈通、開聯通分別給出1789.76萬元、2324.27萬元的罰單。
事實上,今年以來央行頻出重拳整頓支付違規。按作出處罰決定的時間統計,今年一季度,監管披露的支付罰單罰沒金額超1.2億元,已接近去年全年罰沒總額,其中反洗錢為重點監管領域。
德勤中國反洗錢中心合伙人余培坦言,與互聯網支付公司相比,線下支付機構的平均行業利潤較低,這也逼迫了其有時不得不為了追逐更多的客戶與業務,在同行競爭中采取更為便捷的客戶準入機制。
但是,不管是對客戶還是特約商戶,若在合作時審核不嚴,難免會有犯罪分子組建或虛擬商戶甚至盜用他人身份等方式進入系統,通過Pos機來劃轉資金,行一些犯罪違法之事。
在他看來,反洗錢工作的起點與基石就是客戶身份識別,因此,在客戶準入方面將會是支付機構開展反洗錢工作的一個挑戰。
據瑞銀信官網介紹,該公司線下業務推廣方面主要采用代理模式。
根據央行發布的《銀行卡收單業務管理辦法》,收單機構應當對特約商戶實行實名制管理,嚴格審核特約商戶的營業執照等證明文件,以及法定代表人或負責人有效身份證件等申請材料。
易觀資深分析師王蓬博表示,當前反洗錢已成為支付合規的攻堅難點。反洗錢規則非常詳細,涉及客戶身份識別、大額交易報告或者可疑交易報告報送等眾多監管紅線。隨著支付全球化,支付機構反洗錢面對的情況也越來越復雜。
旗下4款APP隱私權限不合規
在頻頻被罰的同時,瑞銀信旗下多款APP也被指存在不合規。
今年3月,國家移動互聯網應用安全管理中心(CNAAC)3月通報100多款應用違反網絡安全法等相關規定,存在隱私權限不合規。
其中包括瑞銀信旗下瑞銀信、瑞和寶、瑞大寶、瑞刷四款手機APP。瑞銀信對外披露的信息顯示,上述應用關聯POS機等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