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雅麟
1. “學習強國”學習平臺的重要內涵
2019年1月,由中宣部宣傳輿情研究中心開發,推出了集政治、經濟、文化、歷史、法律、軍事等多門類學科知識,采取“PC端+手機客戶端”二合一模式的綜合時政學習平臺——“學習強國”。該平臺以深入學習宣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主要內容,建立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學習網絡,進一步實現有組織、有指導、有管理、有服務的學習。王滬寧指出,建設“學習強國”學習平臺,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學習、建設學習大國重要指示精神、推動全黨大學習的有力抓手,是新形勢下強化理論武裝和思想教育的創新探索,是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宣傳貫徹不斷深入的重要舉措 。
與傳統大多數以盈利為目的的APP不同,“學習強國”是一款立足全黨、面向社會大眾開展黨的理論、政策的學習平臺。學習強國平臺憑借其獨特的政治優勢,在創新高校黨建工作建設方面顯示出了巨大的優勢,對引導當代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價值觀,對增強當代大學生的國家情懷與使命擔當,對進一步加強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大的指導意義。
2. 當前高校黨建工作存在的問題
第一,高校黨建工作信息化程度普遍較低。當前,很多高校對于黨建工作的信息化程度不夠重視、意識不強,對黨建工作的信息化建設概念認識不清晰、理解不到位,簡單將“黨建材料進行信息化網絡處理”作為評價高校黨建工作信息化程度的重要依據。再者,很多高校仍局限于眼前“小”的常規黨建工作的信息化引用,而缺乏”大“的全面提升高校黨的建設水平中信息化水平運用的覆蓋面,這在根本上限制了黨建工作信息化程度的提升。
第二,高校黨建工作業務人員信息化水平較低。隨著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發展,高校黨建工作的信息化浪潮已經勢不可擋。然而,仍有很多黨建工作業務人員信息化水平較低,堅持采用傳統的“灌輸式”書本教育,還不能夠適應互聯網+黨建工作的新要求、新任務,可以說網絡信息處理技能仍是他們較為薄弱的部分。此外,面對大量冗雜的互聯網信息,一些黨建工作業務人員不具備分類、甄別的能力,對有效信息的選取和采用上有一定的傾向性、單一性,缺乏黨建工作網絡信息化的處理能力。
第三,高校黨建工作信息化制度建設不健全。目前,很多高校逐步推廣使用各類黨建工作信息化平臺,但是對于信息化平臺信息的整合、對高校黨建相關網頁的日常維護等方面缺乏統籌規劃的能力,存在很大程度上的滯后性、不完整性,從而在很大程度上導致無法將信息技術的優勢完全利用起來,也無法實現相互之間的資源共享,導致許多工作重復進行,這勢必會對高校黨建工作的改革發展帶來極大的阻礙,也將嚴重影響到高校黨建工作信息化建設的整體發展進程。
3. “學習強國”平臺融入高校黨建工作的必要性
習近平總書記說:“網絡工作發展到哪里,黨建工作就要覆蓋在哪里,充分運用信息技術改進黨員教育管理、提高群眾工作水平,加強網絡輿論的正面引導。”“學習強國”實現了黨建工作的在線化、數字化和智能化,成為高校師生學習的新陣地。其一,網絡信息化的傳播已成為當前社會傳播的主流媒介,特別是當前高校的大學生,已成為他們獲取信息的重要途徑。因此,“學習強國”平臺的出現可以讓高校學生隨時、隨地地進行學習,超越了空間、距離產生的阻礙;其二,“學習強國”是一個包含最新時政新聞、黨的理論方針、馬克思列寧主義經典、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等豐富內容的移動信息寶庫,其權威的信息可以極大地豐富高校黨建工作的理論資源,提供夯實強大的理論智庫;其三,與傳統以盈利為目的的平臺不同,“學習強國”是一個公益性的學習平臺,任何資源的獲取均不需要支付費用,這為高校大學生提供了極大的便利。此外,“學習強國”平臺還設計了用戶激勵計指,用戶只要通過登錄、閱讀文章、觀看視頻、參與答題等方式,都能夠獲取相應的積分,通過學習積分還可以兌換獎品或移動數據流量,這不僅有助于激發大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參與度,更是有利于加強高校黨建工作與信息技術的高度融合,進一步增強時代感和吸引力。
4. 基于“學習強國”學習平臺視角下高校黨建工作的創新路徑
第一,充分利用“學習強國”平臺,加強信息化建設與高校黨建工作的融合。高校黨建工作要全面進行改革創新,要將新媒體技術與傳統媒體充分結合,要充分利用“學習強國”平臺積極建立新的學習理念、學習方法、學習途徑,打破舊的固步自封的傳統觀念,探索新形勢下高校黨建工作的網絡化發展路徑,將所獲取的信息進行充分整合,加強信息化建設與黨建工作的高度融合。此外,高校黨建工作要充分依托“學習強國”學習平臺,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主題黨日活動,形成線上——線下聯動,全面發揮“學習強國”學習平臺的特色和優勢。
第二,充分利用“學習強國”平臺,全面完善高校學習型黨組織建設。高校要繼續重視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理論學習,引導其提高學習貫徹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自覺性,提高政治站位,增強愛國情懷和使命意識,充分利用“學習強國”學習平全面完善高校學習型黨組織建設,為高校黨建工作奠定堅實堡壘。此外,高校黨建工作者也要充分利用“學習強國”學習平臺加強自身的理論學習水平和專業技術能力,要結合當前高校黨建工作過的實際,積極宣傳和踐行黨的理論、方針、政策,為進一步打造學習型黨組織建設助力。
第三,充分利用“學習強國”平臺,打造好高校黨建工作的育人平臺。高校要充分利用“學習強國”平臺,引導高校大學生在理論學習的過程中,要全面深入地理解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內涵及其意義、提出的時代背景及其歷史地位等內容,引導他們積極應用理論成果指導自身的學習、工作實踐,教育和引導師生黨員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貢獻自己的力量。同時,高校要注重集體學習的觀念,不應局限于個人學習,要建立集體學習、團隊學習、終身學習的概念和習慣,切實將高校黨建工作的核心——育人功能落到真處、落到實處。
創新高校黨建工作,必須要堅持守正創新,“學習強國”寓思想性和工具性于一體,為當前新形勢下高校黨建工作的創新提供了新機遇,為當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方法、新途徑。因此,高校要充分利用“學習強國”學習平臺這一集政治、經濟、文化、教育多樣化于一體的學習平臺,真正讓高校黨建工作活起來、暖起來、亮起來,讓高校黨建工作讓發揮強而有力的輻射作用,形成巨大的輿論場域,凝聚核心力量,讓新時代大學生真正領悟到高校黨建的魅力,從而將鑄魂育人、立德樹人落到實處,真正實現“學習強國”學習平臺的育人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