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的規劃落實,國內媒體融合已經取得了一定成就。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比較常見的是“單兵擴散”和“云端共享”兩種形式,因為支配力童的不同呈現出相互競爭的局勢。在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過程中,要充分發揮形式競爭機制的優勢,憑借網絡平臺嵌套系統促進新型主流媒體的建設,進而為社會經濟發展作出更多的貢獻。
【關鍵詞】單兵擴散;云端共聯;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基本路徑
新型主流媒體和現代傳播體系建設,是由頂層設計來推動的全國性媒體融合工程。隨著引導群眾、服務群眾的建設標準的確定,國內各級媒體建設進入新的階段。以傳媒集團為主的“中央廚房”建設目標已經實現,“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已經成為媒體融合的核心內容。改革的先行者已經貢獻出豐富的實踐經驗,各種新型建設模式不斷涌現。每一種建設模式都有著明顯的區域特征,和當地的地理位置、經濟狀況以及社會資源利用有著密切的聯系。眾多模式百花齊放,對于模式的共性的樹立和分析就顯得尤為重要。本文主要是針對單兵擴散和云端共聯兩種形式進行對比,從而對于建設路徑差異性進行分析討論。
一、單兵擴散路徑是縣級廣電企業的自我整合
縣級融媒體建設最有效的范式就是復制上級改革措施,從而將其進行適當的調整和縮小。促進縣級廣電、報紙、微信、微博等宣傳資源的整合,并以此為基礎和外界信息進行銜接。建設融媒體的單兵之后,再通過現有技術實現擴散。實際上,這種以廣電為基礎的融媒體建設是時代發展催生的。簡而言之,在21世紀的信息時代,隨著國內大量的區縣報紙取消刊號,區縣廣電成為區域信息傳媒的主力軍。單兵擴散的建設要結合資源情況進行分析,控制融媒體的建設規模。充分發揮出實力強的廣播電視臺產業優勢,在促進融媒體建設過程的基礎上,合理地控制建設成本。多地的融媒體模式都是以廣電作為基礎,對于媒體資源和政府資源進行有機地整合,進而在政務發布、便民服務等層面實現功能拓展。單兵擴散的模式強調的是立足本地、自我整合,最終的運用成效和社會資源有著重要聯系。
二、云端共享路徑是對接上級平臺的嵌套式建設
有的區縣選擇了建設效率更高的云端共享路徑,主要內容就是促進區縣的融媒體和高層媒體的有限對接,進而更加快速地完成融媒體建設。高層建設、基層加入的模式具有系統性的優勢,不僅使用統一的技術標準,還保證了信息傳遞、輿論引導的效率。當前推進云端共享模式的多為省會城市媒體,讓基層小媒體可以實現各自建設。比如江蘇廣電的“荔枝云”,對于基層融媒體建設提供了技術層面支持。同時,人民日報、新華社等央媒也在積極構建全國范圍的融媒體網絡體系。云端共享平臺越來越多,逐漸成為區縣融媒體中心建設的重要支撐。
三、路徑差異導致的競爭格局的出現
現階段的區縣融媒體中心建設過程中,單兵擴散和云端共聯已經成為最普遍的選擇。單兵擴散強調的是內部資源的有效整合,云端共聯則是突出和上級融媒體網絡的銜接。不同的路徑造成了建設路徑的偏差,出現了‘明顯的差異性特點。
(一)路徑機制性差異
選擇單兵擴散的融媒體建設具有較強的自由性,要結合區縣自身的特點進行建設。隨著網絡化社會快速發展,更重視與整體網絡之間的聯系。一旦出現信息孤島,就將對于社會經濟發展造成巨大負面影響。縣級只重視自身融媒體建設是遠遠不夠的,要積極地推動節點化建設進程。形成橫向、縱向的網絡化連接,為后續工作的開展做好準備。國內區縣融媒體建設是單兵擴散路徑實踐主體,以點形式存在的區縣級融媒體建設要逐漸向著全國性網絡化建設不斷邁進。
云端共聯作為更加明顯的網狀發展,成員可以自主地選擇合作對象,這就形成了競爭性機制。國內云端共聯路徑大都由主管部門主導的,區縣批量式的入駐有著高效、低成本的優勢,但一定程度上不能完全滿足區縣媒體的多樣性需求。加上許多區縣融媒體中心建設的內生動力不足,被動融入的主觀狀態可能也會導致縣級融媒體中心無法實現真正的融合發展效應。
(二)不同力量所支配的路徑競爭
針對不同路徑的歸納管理過程中,單兵擴散基本都是依據當地具有明顯傳播和市場優勢的廣電作為基礎的,區縣實力得到了相應的保留;但云端建設目前則呈現出了多樣化的引領狀態,各地的省級廣電集團、省級報業集團甚至有線網絡公司都參與到各地的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的引領工作中去。這就造成了一些地區出現了理論和實踐的矛盾,云端共聯更加符合技術發展需求,廣電媒體融合更加靠近實際需求,而傳統報業經營狀況卻越來越差,媒體融合的意愿會更加地強烈,媒體融合獲得報業集團融合轉型的示范,實際功能也在不斷地向著載體化轉變。在以上情況下,就要對于兩種路徑的支配力量的多元化趨勢進行討論。不同力量主導形式造成激烈競爭,多樣化競爭呈現出碎片化特征。
(三)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基本原則
區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要展示出多樣、多元競爭的特點,促進各級傳媒主體的行動,為國內媒體融合改革增添新的活力。對于不同路徑的融媒體發展保持開發態度,為其提供自由發展的環境。積極開放式競爭路徑機制,結合區縣發展的現狀進行融媒體中心建設。
四、“單兵擴散”與“云端共聯”對于構建縣級融媒體中心的優勢
(一)降低成本。如果縣級融媒體中心在完全獨立地狀態下建設,需要投入較多的人力、物力、財力,而依托省級平臺,有助于投入成本的極大降低。
(二)更好地開展縣級融媒體中心業務。由于在建設“荔枝云”平臺過程中經歷了媒體融合發展的全過程,即內容整合、平臺建設、體制機制變革等,已經深刻地認識到媒體融合發展的規律,并有一定的實踐經驗。
(三)共享有效的內容。在省級支撐平臺下需要匯聚多內容來源:海量互聯內容資源的匯聚,全國各級電視臺內容的收錄,各類新聞線索的快速匯集,并能將省市縣的內容資源整合到一個平臺之上,通過權限、內容管理進行共享、文互。此外,基于“云端共聯”形式下,融媒體云服務產品應運而生。目前,從總體結構來看,“云端共聯”形式下的云服務產品包括云咨詢服務、云運維服務、云網絡分發服務、在線云服務,而且,在線云服務又分為云主機服務、云存儲服務、在線數據庫、在線開發服務、在線測試服務和在線應用服務。云硬件技術主要是由云服務器、云存儲器、云網絡設備、云終端設備、通用數據中心設備、集裝箱數據中心設備組合而成。云軟件技術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層,SaaS。該層次主要是提供私有云服務,重要分支軟件包括私有云HR、私有云會議、私有云ERP、私有云CRM、私有云SCM和私有云OA。第二層,PaaS。該層次主要包括分布式計算系統、云數據庫、云應用開發平臺、云流程平合、軟件定義網絡、軟件定義存儲、軟件定義數據中心、云操作系統、服務器虛擬化、存儲虛擬化、存儲操作系統、網絡虛擬化。第三層,IaaS。該層次的軟件由桌面虛擬化、應用虛擬化和虛擬化綜合平臺組合而成。云安全管理技術體系主要包括終端安全技術、接入安全技術、WEB安全技術、訪問安全技術、虛擬化安全技術、平臺層安全技術、應用層安全技術、安全控件與審計技術、安全一體化技術,綜合發揮這些技術的作用方能確保融媒體網絡系統的安全運轉。
(四)更為先進的技術架構。采用最新的技術架構來建設一定技術平臺,不僅與技術發展規律相符,且能夠對媒體融合發展背景下的各類已知或未知業務的發展需求進行有效兼顧。
(五)更強的技術支撐能力。省級電視臺所擁有的技術開發、系統維護能力十分強大,對于融合媒體平臺技術標準制定發揮了牽頭作用或參與其中,可最大限度地保證多端內容的發布安全,同時也能滿足新媒體的傳播要求。
結語
綜上所述,針對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的基本路徑比較分析是十分必要的。明確單兵擴散和云端共聯的優劣勢,結合區縣發展特點進行選擇。實際上,路徑差異導致的競爭格局的出現,要積極推動橫向、縱向的網絡化連接,為后續工作的開展做好準備。單兵擴散的融媒體建設模式突出的自我整合的特點,運用成效和社會資源存在直接的聯系。云端共聯則是通過對接上級的融媒體建設,進而為區縣融媒體中心建設提供有力支撐。在實際的融媒體主體建設過程中,需要充分發揮出實力強的廣播電視臺產業優勢,積極推進融媒體建設進程,實現建設成本的合理控制。
參考文獻:
[1]朱春陽.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經驗坐標、發展機遇與路徑創新[J].新聞界,2018(09).
[2]黃楚新,王丹丹.縣級媒體融合的典型案例[J].中國記者,2018(10).
[3]翁浩浩,張澤民.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現場推進會傳出了哪些好聲音[J].傳媒評論,2018(10).
[4]臧東升,鄭勇.四川合江的媒體融合發展之路[J].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18(11).
[5]崔承浩,王小溪.北京昌平融媒體中心建設探索[J].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18(15).
【作者簡介】顧敏霞,江蘇省廣播電視總臺網絡傳播部副主任,兼新疆伊犁州廣播電視臺副臺長(援疆);研究方向為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