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文龍 許龍
摘? ?要:在“教、學、練、戰一體化”教學模式的基礎上,分隊戰術教員應充分認識分隊戰術教學的規律和多樣化軍事任務的特點,按“實戰化”訓練要求,注重把握教學角色定位,培養學員的組織指揮能力和分隊整體作戰能力。
關鍵詞:分隊戰術;角色定位;教學質量
分隊戰術教學是按照分隊戰斗原則進行戰斗指揮和戰斗運動所組織的教學活動,目的是提高學員武警分隊戰術組織指揮和提升分隊遂行多樣化任務的整體能力。實施分隊戰術教學的教員不僅要具備扎實的理論知識和多專業、多兵種技能,還應具備一定分隊指揮才能以及組織分隊演練的導演能力,做到“精教學、善指揮、會管理、懂導調、能評估”。因此,在“教、學、練、戰一體化”教學模式的基礎上,教員應充分認識分隊戰術教學的規律和多樣化軍事任務的特點,按“實戰化”訓練要求,注重把握教學角色定位,培養學員的組織指揮能力和分隊整體作戰能力。
1? ? 新型師生關系的建立者
新型的師生關系要求民主平等、和諧相融、教學相長、共創共樂[1]。它契合了分隊戰術演練所需要的充分信任與團結協作,分隊戰術訓練通常在野外以演練的形式組織實施,教員與學員之間的關系相對復雜,身份變換頻繁。有時是師生關系,有時卻是戰友關系;有時是上下級關系,有時卻是合作關系;有時是指導督促關系,有時卻是對抗敵對關系。這些教學關系的良好轉換最終要落實到“民主平等”、與學員建立良好的溝通和信任上。因此,在教學中教員應主動放下“嚴師厲教”的架子,積極適應教學關系轉換。通過創設寬松的教學氛圍,使教學訓練“有疑問、有爭議、有猜想、有驚訝、有笑聲、有沉思、有聯想”,讓學員在積極的溝通與協作中看到別人的優點,明白自己存在的不足和問題,在心理上彼此協調響應、相互依存、合作切磋,建立充分信任的合作關系,從而有效促進學員組織指揮能力和應變能力的提升[2]。
2? ? 戰術技能的傳授者
分隊戰術教學不同于一般的理論性教學,它不僅要求學員把握理解知識點,還要善于以一名指揮員的身份去實踐運用。因此,從理論上,要求教員不僅要全面掌握武警指揮的特點、規律和原則,還要對我軍以及外軍的作戰行動理論進行深入研究,更重要的是要對武警部隊所遂行的多樣化任務的規律、特點有全面、系統的掌握,善于根據實際作戰的條件和環境,把簡單的情況多樣化、復雜的組織指揮簡單化,這樣才能在教學中給學員講深、講透、講活。從技能上,要求教員不僅要對武警戰斗各個分階段、環節的程序清楚,還必須對具體內容和行動方法做到一清二楚,甚至能形成準確、精練的指揮語言和規范標準的指揮動作,做到無論講到哪里、做到哪里,都能以一個優秀指揮員的標準給學員示范,通過自己的言傳身教培養學員的指揮口令、指揮氣質、指揮動作等技能。
3? ? 戰例研究的主持者
戰例研究,就是以戰例為原型,通過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透徹分析,撥開戰場迷霧,找出作戰指導的內在規律,為贏得處突、反恐做準備。
(1)戰例選擇要科學合理。要緊密結合訓練課題,緊跟時代和當前完成多樣化軍事任務的形勢,堅持我國戰例與外國戰例兼顧、成功戰例與失敗戰例相互補充的原則,增強戰例研究的針對性和實用性[3]。
(2)研究方向要突出重點。要把查找和解決問題作為根本目的,緊緊圍繞組織指揮、政策把握、策略運用、戰法手段等問題、突出研究重點,把供學員思考、分析和探索的諸多問題蘊藏于案情中,或整或零、或藏或露、或真或偽,迫使學員認真觀察、分析、研究。讓他們在自己的推理、論證、判斷和決策中學會如何把握關節、抓住戰機,如何量敵用兵、活用戰法。
4? ? 戰術演練的組織者
戰術演練要帶著問題去研究,帶著經驗和成果去訓練,解決戰術指揮的困惑和戰斗行動中存在的疑點。
(1)激發戰斗精神。要根據武警部隊遂行多樣化軍事任務現場氣氛激烈甚至血腥殘酷的特點以及復雜艱苦的環境條件,充分發揮分隊戰術訓練獨特的寓教于訓功能,激發學員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大局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培養學員浩然正氣、不怕犧牲、敢打必勝的革命精神。
(2)強化“實戰化”訓練理念。強化“像打仗一樣訓練,像訓練一樣打仗”的實戰化訓練理念,牢固樹立訓練場就是戰場的思想,要求學員進入訓練場就如進入戰場,把訓練過程變成打仗過程,從攜帶裝具到訓練行為都要和實戰一模一樣,嚴格按照“實戰化”要求組織實施。
5? ? 教育訓練的反思者
教學反思是一種自我超越,是對原有教學理念和行為的揚棄,是對下次教學的重新規劃。教學前,教員應對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與手段進行再思考,修正可能影響教學效果的細小環節。教學中,要對突發問題、突發情況進行思考,做出正確的決策,及時修正調整。課后要對整個教學活動的軌跡進行如實的價值判斷,為下次教學活動做出新的規劃[4]。具體方法是:
(1)撰寫教學日記。通過書寫教學日記不斷更新教育理念,改進教學工作,促進專業發展。
(2)搜集反饋意見。教員上課都是按照自己的思維在講授,學員可能由于思維方式或者其他原因并沒有理解掌握,通過反饋掌握學員的學習狀況,看教學設計有無創新點,教學方法有無改進處。
(3)注重交流討論。戰術教員之間的交流討論和群體智慧的支持,可以使教學思維更加清晰,而且來自于相同對象的反饋性意見往往更能引發深入的思考,激發更多的教學創意和思路。
[參考文獻]
[1]楊沂.芻議大學新型師生關系的建立[J].考試周刊,2010(23):186-188.
[2]朱莉.情感生態—生態課堂的主旋律[J].中小學電教,2011(9):17.
[3]劉萬新.戰例研究準星瞄向何處[N].解放軍報,2013-11-18(S1).
[4]龔悅耳.教師專業化成長的有效途徑—教學反思實踐[J].成才之路,2011(5):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