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我國A股市場走過近三十年的風雨歷程,發展速度令人驚奇贊嘆,發展成果豐碩,證券市場體制機制不斷完善。信息披露制度作為證券市場關鍵機制之一,是提升市場透明度的重要保證,是證券市場發展的基石,我國在證券市場法律法規以及證監會監管中竭力強調其重要性,但是在現實中信息披露過程中依然暴露出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缺乏和信息披露隨意性等問題,為解決以上問題本文認為必須從上市公司內部監督機制、法律監督以及社會和第三方機構監督等三個維度進行全方位多體系完善我國信息披露制度。
【關鍵詞】 信息披露 市場透明度 內部監督
一、信息披露制度的理論基礎
16世紀西方海外貿易的高風險經濟活動直接促進股份制的產生,股份制公司作為新型的財產組織形式和重要的制度創新擁有眾多顯著優勢,可以通過股份認購實現資本集聚和風險收益共享,極大地適應和促進現代經濟的發展。股份制公司的集資方式在籌資者和出資者之間存在著嚴重的信息不對稱,募資者擁有信息優勢容易損害出資者的經濟利益,讓出資者承擔重大風險,心存憂慮削弱投資積極性。為了使股份制能夠有效運行,必須解決信息透明度問題以及投資過程中的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問題,為此國家通過立法手段強制信息披露成為保障股份有限公司和股票市場成長和發展的核心手段。
根據法瑪提出的有效市場假說理論,將證券市場可以分為弱式有效市場、半強式有效市場和強式有效市場,其中重要的特點就是市場價格會對市場信息充分反映,如果信息披露源頭出現問題將會給市場價格形成帶來擾亂。缺乏市場透明度和市場公平性將會對整個證券市場帶來致命性的傷害。
二、 A股市場信息披露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1.信息披露缺乏真實性。核準制作為中國A股市場發行制度,上市門檻高,在營業收入、凈利潤等財務方面要求嚴格。一些為謀求上市的公司,自身財務數據方面尚不達標,為此鋌而走險進行財務造假,或者借助權力尋租,以非法手段獲得上市資格,此類事件頻頻被曝光,致使投資者損失慘重,嚴重阻礙資本市場發展,挫傷投資者的信心和積極性。欣泰電氣就是其中典型性代表,其為了謀取上市進行財務造假,其性質極其惡劣,因欺詐上市遭受重罰而退市,引致股價暴跌,投資者哀鴻遍野、損失摻重。一些上市公司因為年度財務數據狀況差,為了不影響企業形象和出于市值考慮,經常粉飾財務報表甚至是經常出現業績大變臉的狀況。
2.信息披露缺乏完整性。根據我國證券市場信息披露制度,要求上市公司完整對外披露信息,不得刻意隱瞞關鍵性信息或者只進行選擇性信息披露。現實中眾多上市公司為了自身利益操作或者維護公司形象往往會進行選擇性信息披露,僅僅披露公司積極正面的信息,刻意隱瞞負面信息。此類信息披露比較集中在上市公司出現關聯交易、違規擔保、大股東挪用資金等負面問題時,往往不進行披露。
3.信息披露缺乏及時性。根據我國證券市場信息披露制度,要求上市公司定期、及時地發布財務信息,或者及時披露相關事件信息與實際公司狀況保持一致,及時更新有關信息,保障投資者及時獲取新信息做出投資決策,保證股票價格的連續性和有效性,保障投資者的權益。現實情況來看,一些上市公司經常為了掩飾自身業績虧損或者面臨訴訟問題等其他負面狀況時,經常采取不及時進行信息披露的做法,此類現象出現在在*ST股較為集中,其由于自身經營業績不佳,虧損不斷,導致連續多年凈利潤為負,面臨退市風險,經常出現無法在規定時限內披露財務報告。
4.信息披露個人隨意性。根據我國證券市場相關法律要求,上市公司進行信息披露應該采取公開、正規、法定渠道,其他媒體或者個人披露時間不得早于證監會指定信息披露平臺。我國上市公司高管人員法律意識薄弱、隨意而為或者出于其他不法目的,經常出現在隨意場合進行信息披露的狀況。2019年1月16日,格力電器召開臨時股東大會,在與會時間董明珠在回答投資者問題時,隨意披露格力電器營業收入和稅后利潤,早于指定信息披露平臺的信息披露時間,涉嫌違規泄露重大信息違反信息披露的相關規定而被深交所投送關注函。
三、解決A股市場信息披露問題的對策
建立健全上市公司內部監督機制特別是完善公司治理體系,健全上市公司股權結構和內部控制制度,以及監事制度、獨立董事制度,不能將這些制度流于形式,成為上市公司大股東或者實際控制人伙同公司內部人士與不法分子相互勾結攫取非法利益的工具。再者需要加強上市公司高管關于信息披露制度的法律教育,減少隨意性信息披露。
加強法律的監督和特別是證監會應該加強監管、嚴格執法,在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方面做到違法必究、一視同仁,提高信息披露的違規違法成本,彰顯法律的懲戒示范作用,維護證券法的權威。為中小投資者建立民事賠償制度,相比美國辯方舉證、集團訴訟等制度,我國證券法還有待完善。
加強社會監督關鍵是充分發揮社會公眾和社會媒體的輿論監督作用。政府相關機構或者組織應該暢通投訴、舉報、訴訟渠道,建立社會誠信體系,依靠媒體報道揭露信息披露問題,加強上市公司的輿論監督。加強第三方機構監督主要方面是指著重加強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等中介機構的外部監督,提高中介機構的業務能力和職業道德水平,充分發揮其獨立性作用,防范中介機構因利益輸送而相互勾結的信息造假等問題。
【參考文獻】
[1] 曹中紅.我國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北京:北京理工大學學報,2014.
[2] 李靜,李杰.我國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問題研究[J].管理學刊,2015(2).
[3] 趙秀芝. 我國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現狀及對策[J].金融科學, 2001(2):64-66.
[4] 王睿.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存在問題及對策探討——基于公司內部治理視角[J].經濟研究導刊,2014(6).
[5] 高冉.我國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不足與完善[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7,(4):108-109.
[6] 湯佳音.上市公司治理結構對會計信息披露質量的影響研究[J].時代金融,2015(3)
作者簡介:姓名:陳志偉;性別:男;民族:漢族;籍貫:江西省贛州市;研究方向:證券投資;單位:中央財經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