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在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高校大學生可以抓住這一機遇返鄉創新創業。本文從高校大學生在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高校大學生返鄉創新創業的價值、機遇、挑戰做出了探析,并提出了相關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 鄉村振興 大學生 創新創業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部署決策。廣大青年學子是人才的基礎,在這樣的機遇下,也為其創造了許多創新創業的機會。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提出和不斷前行,鄉村振興離不開青年人才,高校大學生也應當身先士卒,深入鄉村,帶領農村經濟的發展壯大。
一、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鄉村創新創業的價值研究
(一)為緩解高校大學生就壓壓力提供新的途徑。目前,在疫情的影響下,許多高校都向社會求助幫扶大學生就業,高校大學生就業形式嚴峻已成為今年不可忽視的現實。拓寬就業渠道目前已是刻不容緩的,在當前形勢下,高校大學生返鄉創新創業,不僅有助于拓寬高校大學生的就業方式,而且可以減緩緊張的城市就業壓力。
(二)為解決三農問題提供可靠人才。目前,我國正處于社會轉型的新時期,各類經濟都在蓬勃發展,尤其在“三農”政策推行后,農村的發展更是百花齊放。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逐步上升,催生了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對鄉村的需求也逐步提升,如“鄉愁文化”、“農耕文化”、“體驗式鄉村旅行”等等,對鄉村人才的需求與要求不滿足于現有留駐農村居民的基本人才素養。高校大學生的綜合素質較高,具有較高的知識儲備與較強的學習創新能力,有助于解決鄉村日益空心化而導致的勞動力結構不平衡的問題,為農村注入新的活力,有助于鄉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三)為有效緩解城鄉區域發展不平衡提供新的辦法。當前,由于我國城鄉資源要素流向單一,導致我國城鄉發展存在結構矛盾,農村農業發展也不平衡。要解決這一矛盾,不僅要把現代科技和現代商業經營方式運用到農村經濟發展當中,還要為農村經濟的發展培養新的增長點,注入新動能。而人才,就是這新動能很重要的一份子,大學生返鄉創業創新可以提升與加強農村人才儲備素養,增強農村經濟發展的現代化意識,為農村產業經濟的現代化發展提供了人才,為城鄉區域發展不平衡提供了新的辦法。
二、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鄉村創新創業的機遇研究
(一)國家政策大力支持。2020年中央一號文件公布,文件指出,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實現之年,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收官之年。黨中央認為,完成上述兩大目標任務,“三農”領域的圖出短板必須補上。因此,國家對返鄉創新創業的人員也給予相關的扶持政策。2020年1月9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財政部等對返鄉創業做出如下規定。
(二)鄉村發展體系日益完善。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告訴發展,鄉村的面貌也煥然一新。我國鄉村已經不僅僅滿足于第二產業農耕產業,大部分鄉村在其經濟發展中,已經挖掘出了當地經濟發展的比較優勢,譬如農耕文化、紅色文化等產品,在多種產業的交匯融合下,農村固有的經濟體系已經逐步被打破,形成一個新的經濟格局。比如在鄉村振興背景下,鄉村旅游也成為一種旅游的新興方式,福建省泰寧縣打造的“耕讀李家”游學方式、福建古田掀起紅色旅游方式等等。
(三)鄉村創業創新領域范圍擴大。隨著科技的進步與互聯網的高速發展,如今,我們已經迎來的“5G”時代,我國中央1號文件又點出加強農村的基礎設施建設。同時,我國的大數據中心也設立在貴陽等。科技與欠發達地區的結合也將迎來農村的新變化,農村創新的領域也不僅僅限于簡單的農業與服務業。進入“互聯網+”時代,農村創新創業者可將當地特色產品進行加工,與電子商務等進行結合,創造特色品牌。部分鄉村地區也可以在基礎設施建設的過程中引入優秀的互聯網企業或人才,以吸引更多不同類型的高校人才返鄉創新創業
三、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鄉村創新創業的挑戰研究
(一)鄉村創業環境尚不完善。近年來,我國對鄉村的戰略布局也促使鄉村發展迅速,然而鄉村與城市之間的發展仍存在比較大的差距,創業環境之間存在較大差異。目前鄉村的基礎設施建設還不完善,生活便利性不高,某些創業相關的產業、資源等還不完善,這將對大學生的創業欲望有較大的負面影響。大學生在進行創新創業的活動時,一般會對創業環境進行考察,相關環境的匹配程度欠缺將會成為高校大學生創業過程中的絆腳石。
(二)高校大學生創業資金與管理經驗缺乏。《2016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指出,高校大學生創業資金與管理經驗的缺乏是創業失敗的重要原因。首先,高校大學生創業貸款存在較大難度。其次,政府對創業的稅收優惠政策不會面面俱到。同時,高校大學生由于在傳統的本科教育下,所學到的技能素養更多的匹配城市工商業,與創業相關性不大。
四、關于如何引導高校學生鄉村創新創業水平的對策建議
(一)培養大學生創新創業意識與能力。現如今,高校雖大力推展創新創業課程,但有關鄉村創業卻沒有做好相應的課程設置。除了相關農科專業,高校對大學生的培養主要還是以企業、事業單位等為主,對農村創新創業、就業的重視度不夠高,沒有相關的系統培養體系。因此,高校應該加強相關的培養體系建設。
(二)完善創業團隊。高校應當根據校內學生創業方向的特點,整合人才資源,組建基本的交流社團,使得相關創業人員能憑借自己擅長的優勢,在鄉村創新創業不同領域中獲得長足的發展。高校也應當從宣傳、人脈、知識等方面,為創新創業的人員提供豐富資源,全面推動大學生返鄉創新創業。
【參考文獻】
[1] 李萌.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大學生返鄉創業能力提升路徑及策略研究[J].鄉村科技,2017(33):23-24.
[2] 周曉光.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人才瓶頸及對策建議[J].世界農業,2019(04):32-37.
作者簡介:林倩倩(1996—),女,漢族,浙江蒼南,在讀研究生,福建師范大學,研究方向:金融理論與政策
2018年度福建省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福建鄉村振興的金融方案》(FJ2018JDZ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