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偉驕
摘 要:近些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群眾文化在心理結構方面也發生了越來越多的變化。顧名思義,群眾文化是由群眾所直接創造的文化財富,同時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黨的十八大當中有明確文件指出,要貫徹和落實開展"訪民情惠民生聚民心"的具體任務和要求,將育人、鼓舞人、引導人和塑造人作為加強群眾文化建設的主要工作。本篇文章主要對群眾文化現狀進行分析,并具有針對性地對群文化建設加以思考。
關鍵詞:群眾文化;現狀;建設;發展與思考
作為我國社會主義文化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基層群眾文化對整個國家文化建設的水平有著重要的衡量作用。群眾文化的建設與發展應該立足于群眾基礎,并將為人民服務作為工作當中的主要宗旨,來重點提高和豐富基層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因此,加強群眾文化建設對于滿足群眾文化需求、推動我國文化建設具有積極作用。
一、群眾文化及文化建設的現狀分析
自改革開放以來,人們對于文化生活的要求越來越迫切,但我們仍然應該意識到,我國群眾文化發展在地區上表現出很不平衡的現象,無論是質量上還是數量方面,都無法滿足群眾對其要求和標準。主要表現為以下幾種問題:
首先,當前群眾文化活動所涉及到的覆蓋面非常有限,群眾對于活動也沒有參與感,這就使得各種文化活動的展出基本上停留于"臺上表演臺下看、臺上唱歌臺下聽"的這種無參與性,即使在各方面投入了大量的經費,也還是難以解決群眾參與度的問題。其次,某些文化體育館以及各種文藝團都沒有更好把為人民服務作為發展的根本要求,因此會出現表演場地的閑置、無組織無領導的現象。甚至一些片場為了追求經濟利益,利用文化場館來舉辦產品促銷以及市場經營活動,這就讓群眾文化的生活職能逐步喪失了。除此之外,在群眾文化生活當中仍然存在著城市化的偏向,會有部分人為了追求文化娛樂設施的高檔,給廣大群眾對文藝活動的欣賞帶來了門檻,同時在組織形式上和載體上都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大多數的群眾活動都是以自發性為主,所涉及到的題材也是比較狹窄的,對于工人農民以及婦女兒童方面的描寫少之又少。
除此之外,群主文化建設方面也存在有很多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1群眾文化建設設備不完備
就目前來說,能夠提供給群眾參觀和學習文化場所主要是當地的文化展覽館,但這些場所的發展和變化不能夠充分的適應社會經濟的發展需求和人民生活所需,這就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著我國基層群眾文化的進一步發展。另外,群眾文化建設設備的不完善也對人民生活質量產生有重要的影響,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為:基層文化建設的項目并不在國家扶持的重點項目之內,這也就意味著財政預算當中所劃撥的資金不足。另一方面是部分設備出現老化而影響人們正常文化娛樂活動的參與。
1.2群眾文化建設的人才缺乏
要想有效促進地區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及文化的得以傳承,就必須充分的加強群眾文化的建設力度。但就目前來說,群主文化建設方面還存在有人才不足、某些員工素養能力不高等問題,也由此無法給群眾們帶來喜聞樂見的文化活動形式或內容。除此之外,部分群眾會因為受到自身經濟情況的制約選擇外出務工,這也就造成能夠參與到文化娛樂活動當中的人員越來越少,而群眾文化的主體主要集中在了老年人身上,而老年人在組織號召性方面不如年輕人,從而給調動群眾參與積極性帶來了阻礙。
1.3群眾文化建設觀念較為落后
上文當中所提到的,參與文化建設工作的主要人員為老年人,而這些人由于長期受到傳統型文化觀念的影響,在群眾文化的建設方式和內容方面主要集中于戲曲和各種單一化的文化展覽。在新時代的背景下,這種傳統的建設方式會讓當代的年輕人感到枯燥無味,同時也與當代先進的思想文化觀念產生明顯的沖突,最終為發動當地群眾參與文化活動的積極性帶來不良影響。
二、促進群眾文化建設發展的建議
2.1加強基層文化建設的人才培養
加強人才隊伍的培養是提高群眾文化建設的重要措施,同時對于提高人們追求精神文明財富具有重要的作用。這就要求相關的文化部門能夠加強對基層文化工作者的培養,通過多種考核與評選機制來提高文娛工作者的工作素質和思想文化素質,使得能夠跟上社會時代發展的腳步,真正的推動基層群眾文化建設方面的發展。其次,與之相關的責任部門也要不斷完善崗位制度,通過頒布一系列的規定與措施來對文化工作者進行相應的約束或者獎勵,對于表現較為優異的文化工作者要提供給他們適當的補貼和獎勵,這將有利于吸引其他工作人員深入到文化工作這一群體之中,同時也對調動工作人員日常工作積極性具有重要的作用。
2.2創新文化建設工作的方式
文化建設方式的創新主要表現為充分挖掘和利用當地所有的資源,并將這一資源在群眾文化建設當中更好地融入。這就要求工作人員能夠深入基層去了解當地特色文化,例如各種民風民俗以及傳統樂器等,并通過不同且多樣化的形式以文化的方式展現給群眾。同時,在文化宣傳的過程中也要利用廣播、教育以及文藝演出等形式加以傳承和發揚。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也應該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來為基層群眾打開一個新的世界,讓豐富多彩的文化感染到每一個群眾,要從中感受到群眾文化真正魅力,進而滿足基層群眾不斷提高的精神文明需求。
結束語
綜上所述,面對新的時代背景和形勢政策,我國基層文化工作建設也應該隨時適應社會不斷發展的需求,能夠根據國家社會發展的具體需求來制定群眾文化的發展路徑、根據群眾文化需求來做好群眾文化建設工作的實際了解和研究。通過培養工作人員自身素質、豐富文化建設形式和內容、深入基層了解民俗風情等方式,讓基層群眾文化建設真正的為人民服務。
參考文獻
[1]蒙昌梅.基層群眾文化建設現狀以及對策分析[J].群文天地,2012(19):160.
[2]師慶合.創新群眾文化活動 繁榮地方文化事業——縣級文化館工作現狀分析與對策思考[J].河北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1(02):81-83.
[3]陳洪.基層群眾文化建設的重要性及其現狀分析[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08(14):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