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海艷
(鹽城市第一人民醫院麻醉科 江蘇 鹽城 224000)
剖宮產是臨床中重要的分娩方式,一旦產婦出現難產情況,剖宮產會發揮極大的作用。而有效的麻醉對進行剖宮產手術的產婦來講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其可以保障手術順利進行,從而完成分娩[1]。在麻醉藥物選擇時,既要保障麻醉效果,確保產婦不會出現應激反應,又要確保藥物不對胎兒產生影響,因此臨床需要尋找依照適宜且安全的藥物。芬太尼是臨床應用較為廣泛的麻醉藥物,其有著較強的鎮痛作用。布比卡因具有積蓄少、藥物作用時間長等優點,常被用來做長效麻醉藥物。本次研究以80例行剖宮產的產婦為研究對象,探究分析芬太尼復合布比卡因的麻醉效果,現報道如下。
選取2016年5月—2018年12月在本院行剖宮產的80例產婦并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研究組(n=40,芬太尼復合布比卡因麻醉)和對照組(n=40,布比卡因麻醉),ASA分級Ⅰ-Ⅱ級。其中對照組年齡22~38歲,平均年齡(28.34±3.33)歲,孕周36~40周,平均孕周(38.57±0.46)周;研究組年齡23~39歲,平均年齡(28.27±3.41)歲,孕周37~41周,平均孕周(38.62±0.53)周。兩組一般資料對比無顯著差異,P>0.05,有可比性。
產婦進入手術室后均采取左側臥位,進行常規吸氧并監測生命體征。麻醉前輸注羥已基淀粉500ml,或者乳酸鈉林格5~7ml/(kg.min).常規消毒后進行局部浸潤麻醉,采用特制的脊麻硬膜外聯合阻滯套件,以一點法于L2—L3或L3—L4椎間隙進行硬膜外穿刺,突破硬脊膜后將針芯拔出,經該導針置入25G筆尖樣脊麻針刺破蛛網膜,待腦脊液流出后將麻醉藥物注入蛛網膜下腔[2].退出脊麻穿刺針,再經此硬膜外穿刺針向頭側置入硬膜外導管3cm,置管后退出硬膜外穿刺針,將硬膜外導管固定。對照組采用鹽酸布比卡因注射液(山東華魯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7022106)進行麻醉,將1mL鹽酸布比卡因注射液與2mL、10%葡萄糖混合后進行注射。研究組采用枸櫞酸芬太尼注射液(宜昌人福藥業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 H20054171)復合布比卡因進行麻醉,布比卡因的使用方式與對照組相同,50μg的枸櫞酸芬太尼注射液1mL肌注[3]。麻醉藥物起效后與麻醉鎮痛泵相連,背景劑量為6mL/h,鎖定時間為十五分鐘。
(1)感覺神經麻醉效果,包括T10平面出現時間、最高感覺阻滯平面時間以及平面消退至T8時間。(2)不良反應,包括寒顫、頭暈以及嘔吐。
數據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分析處理,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研究組T10平面出現時間為(3.64±0.98)min,最高感覺阻滯平面時間為(13.48±1.92)min,平面消退至T8時間為(49.07±4.24)min,對照組T10平面出現時間為(5.94±1.43)min,最高感覺阻滯平面時間為(17.59±2.63)min,平面消退至T8時間為(61.27±5.74)min,因此,研究組麻醉效果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麻醉效果比較(±s,min)

表1 兩組麻醉效果比較(±s,min)
平面消退至T8時間研究組 40 5.94±1.43 17.59±2.63 61.27±5.74對照組 40 3.64±0.98 13.48±1.92 49.07±4.24 t組別 例數 T10平面出現時間最高感覺阻滯平面時間8.3910 7.9827 10.8124 0.0000 0.0000 0.0000 P
研究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7.5%,對照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0.0%,研究組不良反應發生率與對照組無顯著差異,P>0.05,見表2。

表2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n(%)]
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和發展,剖宮產帶給產婦的機體創傷逐漸降低。但是剖宮產術依舊屬于有創治療范疇,難免會給機體造成創傷,如果麻醉效果不佳,可能會引發機體應激反應,影響到手術效果。腰硬聯合麻醉是剖宮產術中最常用的麻醉方案,其具有阻滯完善、肌松作用強等特點,可以確保分娩順利完成。對于存在妊高征的剖宮產產婦,蛛網膜下腔麻醉可以取得良好效果。其不僅能適當降壓,還能改善機體的血流灌注情況,增加胎兒氧供。但是蛛網膜下腔麻醉會對循環系統產生干擾,致使產婦出現惡心、嘔吐等不良反應,并且幾乎所有的麻醉及鎮痛藥物都會對中樞系統產生不良影響,如果藥量過少很難達到理想的麻醉效果,而藥量過多可能延長產婦蘇醒時間,導致產婦出現呼吸抑制等不良反應[4]。因此在剖宮產術中需要尋找一種合適的麻醉方式,確保藥劑使用方式,保障分娩順利進行。芬太尼屬于強效阿片類止痛劑,其在臨床上有著非常廣泛的應用,有著起效快、作用時間短等特點。芬太尼的藥理作用與嗎啡相似,但是經動物研究表明,其鎮痛效果是嗎啡的40倍,并且不良反應比嗎啡要少的多。但是采用芬太尼麻醉鎮痛也存在一定不足,其很難確保麻醉時長,如果藥物作用褪去太快而引發應激反應。布比卡因屬于長效酰胺類局麻藥物,在進入人體后能與位于神經膜表面的酰胺受體結合,使得鈉離子通道關閉,動作電位無法到達閾值,神經沖動傳遞則會被阻斷,從而達到麻醉效果。與鹽酸利多卡因相比,布比卡因的麻醉時長要長的多,大約為前者的兩到三倍,并且其對循環系統與呼吸系統的影響較小。布比卡因雖然有著較長的麻醉時間,但是如果不控制注入劑量,很容易引發心肌收縮力減弱、心臟毒性等并發癥[5]。而兩者聯合用藥可以彌補自身的不足,充分發揮出不同作用機制所產生的協同作用,提升麻醉效果。本次研究顯示,在腰硬聯合阻滯剖宮產術中采用芬太尼復合布比卡因進行麻醉比單純采用布比卡因有更好的麻醉效果,前者術后Bromage運動阻滯評分更佳(P<0.05),而兩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率無顯著差異(P>0.05)。
綜上所述,芬太尼復合布比卡因在腰硬聯合阻滯剖宮產術中具有良好的麻醉效果,且有著較高的藥物安全性,值得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