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麗珠
(鹽城市第一人民醫院 江蘇 鹽城 224001)
宮頸癌是當下常見惡性腫瘤,會導致女性群體身心健康受到嚴重影響,且病死率相對較高。目前臨床中,對于宮頸癌患者的干預治療多以手術治療方式來進行,且所取得療效相對來說比較顯著。但由于患者自身對癌癥存在的恐懼感、對手術預后效果的擔憂,往往會導致其出現不良心理情緒等事件,導致其療效水平降低[1]。因此,有必要開展相應的護理措施來輔助治療。本研究主要是對護理干預聯合常規護理對宮頸癌手術患者所起到的干預效果進行探究?,F報道如下。
選取我院于2018年5月—2019年10月期間所接納實行宮頸癌手術治療患者86例作為研究對象。基于隨機分組法將患者分為對照組43例(年齡(45.36±5.61)歲)以及觀察組43例(年齡(46.32±5.74)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且所有患者對本次研究均有足夠知曉程度,在自愿情況下簽署知情同意書,我院倫理委員會對此知情并批準研究。
對兩組患者均實行不同護理模式,其中,對照組僅予以常規護理模式來實行護理干預,包括常規術前指導、術中監測生命體征、術后予以用藥指導和防感染護理措施;觀察組則在對照組基礎上來進行護理干預,具體措施如下:
1.2.1 術前護理 ①護理人員要對患者的過敏史、病史有充足的了解掌握,以此避免出現手術禁忌癥;②予以患者常規輔助檢查指導并協助其進行檢查,全方面來評估患者的實際身體狀況及其病情,同時基于此來對其制定個性化護理方案;③預測可能出現的護理問題并做好針對性應對措施,從而降低術中、術后出現危險性出血等不良事件的出現幾率;③術前指導患者對外陰進行清潔,從而避免陰道分泌物污染對手術視野造成影響。
1.2.2 心理護理 大多數患者會因擔憂手術效果,如治療后能否繼續生育、外形等,從而出現一系列焦慮、不安等情緒,甚至導致依從性下降和抗拒治療狀況的出現。因此,護理人員有必要同患者進行良好的溝通、交流,告知其手術必要性,消除其心理存在的擔憂和顧慮,讓患者以最佳身心狀況面對手術治療。
1.2.3 術中護理 ①依據患者舒適程度、手術要求來合理調節手術室溫度(24°左右)以及濕度(55%左右),以此讓其有舒適的手術環境,放松身心。②為患者講解相應的手術流程以及麻醉方式,指導配合要點,以此讓其消除對治療過程未知而出現的不安感等,同時按照手術要求來指導和幫助患者進行正確手術體位的變換、③術中密切對患者各項生命(脈搏、血壓、呼吸、心率等)做好監測,觀察引流液流量、性質及患者皮膚黏膜顏色、尿量等內容是否有異變,若是有則需及時告知醫生并協助進行處理。
1.2.4 術后護理 ①術后嚴密監測患者各項生命體征,對于全麻且意識尚未完全恢復的患者,要將其頭部偏向一側,保持去枕平臥6h;②術后對患者會陰口進行碘伏消毒,以此保持其清潔程度。③患者在術后會產生疼痛反應,此時醫護人員需根據患者的疼痛程度進行鎮痛處理。在患者術后24h內對患者給予止痛藥物鎮痛,通常情況下傷口帶來的疼痛會在24h之后逐步減輕,可采取分散患者注意力等方式來緩解患者疼痛感,同時對病房噪聲進行控制能夠讓患者感到舒適,以此利于患者的恢復。
對兩組患者經過干預后的相關臨床指標數據進行統計并做出對比分析。包括術中出血量、尿管留置時間、術后恢復時間。
數據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分析處理,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術中出血量、尿管留置時間、術后恢復時間少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 兩組患者相關臨床指標比較結果(±s)

表 兩組患者相關臨床指標比較結果(±s)
術后恢復時間(d)觀察組 43 55.64±2.10 1.39±0.41 4.51±1.12對照組 43 82.49±1.95 3.48±0.59 6.89±1.15 t-61.439 19.075 9.722 P-0.001 0.001 0.001組別 例數 術中出血量(ml)尿管留置時間(h)
隨著社會發展和經濟水平的不斷提升,人們在住院接受治療過程中,除了對治療技術有一定要求外,也開始注重相應的護理質量并對其有較高需求[2]。
宮頸癌是女性群體中的常見惡性腫瘤之一,會嚴重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質量,因此有必要予以相應的干預治療。目前手術對于該病而言是一種較為常見的治療方式,但由于手術屬于創傷性過程,加上患者自身認知不足、擔憂預后等因素影響,導致預后效果不佳。常規護理措施的運用僅屬于流程化護理,并未真正照顧到患者的身心[3-4]。護理干預是目前臨床所提倡的臨床護理方案,是以患者為中心所開展的護理。予以患者護理干預時,通過術前護理的心理護理、指導檢查、做好預防護理等措施,縮進了護患關系、緩解了患者壓力,同時也降低了后續不良事件的出現幾率,促進整體依從性的提升;術中則通過給予患者舒適手術環境、生命體征監測、手術流程講解等內容,讓其身心得到放松,以最佳身心狀況迎接手術,提高手術安全性;術后則通過強化護理、予以鎮痛等方式,避免感染的出現也讓患者痛苦感降低,確保預后效果的提升[5]。
此次研究結果顯示,相比對照組而言,觀察組術中出血量、尿管留置時間、術后恢復時間明顯減少。說明護理干預聯合常規護理可有效提高宮頸癌手術患者護理效果,改善其預后質量。
綜上所述,護理干預聯合常規護理在宮頸癌手術患者護理中的運用效果較佳,值得臨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