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聊香
(深圳市坪山區婦幼保健院 廣東 深圳 518122)
以抑郁、情緒低落為主要臨床表現,在產后6周內第1次發病被稱為產后抑郁癥,是非精神病性的抑郁綜合征,為產褥期出現的抑郁癥狀臨床較常見,國外報道為3.5~33.0%,國內報道為3.8%~16.7%[1-3]。因此越來越受到國內外學者的重視和關注,為了充分了解和認識疾病的誘發因素,有助于減少和避免疾病的發生。本研究基于此,針對我地區開展產后抑郁篩查,明確誘發因素,為臨床干預提供相關資料。
納入標準:坪山區產后婦女;具有良好的思維與溝通能力;可配合問卷調查。排除標準:既往精神病史、抑郁癥史;腦部疾病;甲狀腺功能異常;合并其他慢性疾病者。將坪山區(2014年1月—2019年8月)產后婦女34753例,產后訪視人員上門進行產后訪視時、產后42天產婦回分娩醫院健康體檢時,采用“愛丁堡產后抑郁自評量表”,指導產婦填寫產后抑郁自評量表進行篩查。
應用《愛丁堡產后抑郁量表EPDS》量表調查,對產婦不理解地方予講解,但不誘導其答卷。其中回收有效問卷25879份,有效篩查率74.47%。其中722例篩查結果為陽性,產后抑郁率為2.79%。將722例產后抑郁產婦設置為抑郁組,余25157例產婦為正常組。
EPDS量表共有10項目,分為0-3分4個等級分值,得分范圍0~30分,10分為產后抑郁患者的臨界值。本研究設定≥10 分為陽性,所有篩查陽性者經精神科主任醫師進一步診斷。
數據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分析處理,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產婦是否合并產后并發癥、是否純母乳喂養及夫妻、婆媳、父母關系是否和睦,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產婦影響產后抑郁單因素分析 [n(%)]
將單因素分析篩選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的5個因素(是否合并產后并發癥、是否純母乳喂養及夫妻、婆媳、父母關系是否和睦)納入多因素非條件Logistic回歸分析,顯示夫妻、婆媳關系、否純母乳喂養是產后抑郁的危險因素(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產婦影響產后抑郁發生的多因素分析(±s)

表2 兩組產婦影響產后抑郁發生的多因素分析(±s)
項目 β值 Wald P OR 95%CI 產后并發癥 0.317 0.648 0.419 1.371 0.631~2.986夫妻關系 0.409 4.101 0.042 1.506 1.014~2.243婆媳關系 1.455 38.220 0.000 4.297 2.701~6.819母乳喂養 1.016 34.967 0.000 2.743 1.989~3.831
產后抑郁會損害產婦和新生兒身心健康,但多數癥狀輕,病程短,預后佳,因此應該早預防早治療[4-5]。由于EPDS具有針對性強、使用方法簡單、檢出率高等優點,目前是使用頻率最高的產后抑郁自評量表,能真實反映抑郁嚴重程度。本研究中,兩組產婦是否合并產后并發癥、是否純母乳喂養及夫妻、婆媳、父母關系是否和睦,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將單因素分析篩選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的5個因素(是否合并產后并發癥、是否純母乳喂養及夫妻、婆媳、父母關系是否和睦)納入多因素非條件Logistic回歸分析,顯示夫妻、婆媳關系、否純母乳喂養是產后抑郁的危險因素(P<0.05)。
綜上所述在產婦產后的患產后抑郁幾率較高,而產后并發癥、夫妻、婆媳關系、否純母乳喂養是產后抑郁的誘發危險因素。因此,在臨床中,應注重對產婦的健康指導、心理疏導及家庭關系的調節,幫助減少可能誘發產后抑郁的危險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