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坤
(貴州省貞豐縣第一中學 562200)
化學學科核心素養包括“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變化觀念與平衡思想”“證據推理與模型認知”“科學探究與創新意識”“科學精神與社會責任”5個方面.下面,以人教版初中化學九年級上冊《溶液酸堿度的表示法— pH》一課的教學為例,談談如何化學學科核心素養融入課堂.
本節課將知識的學習置身于一個生活情境中,以“生活中常見的物質的 pH ”為主線,展開三次研究,層層深入,學生在解決相關問題重構知識體系的過程中,有效的進入知識的運用領域,這不僅能將學到的知識運用于解決實際問題,也從真實、逼真的生活中學到新的知識,有助于學生養成渴望了解并運用化學的情感.
1.知識與技能
(1)知道并掌握測定溶液酸堿度—pH的方法.
(2)了解生活中一些物質的pH,及其具有的重要意義.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設計實驗比較不同濃度同種酸和同種堿的酸堿性強弱程度,體會到了解溶液酸堿度的意義.
(2)通過對生活中一些物質pH的測定,掌握測定溶液pH的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感受化學在生活中的應用.
(2)通過親自實驗,體驗探究過程中的樂趣.
1.重點
(1)溶液酸堿度的表示方法以及溶液酸堿度在實際中的應用.
(2)用pH試紙檢驗溶液的酸堿性.
2.難點
pH和溶液酸堿性之間的關系.

教學環節教師活動學生活動目的意圖課題引入分別出示一個桔子和一個檸檬,請同學自愿上講臺來嘗嘗它們的味道.接著提出問題讓嘗試的同學回答:哪一樣水果更酸一些?除了嘗味道,我們還能用什么方法檢驗出它是酸性的呢?那么如果我們想知道它到底有多酸,該怎么辦呢?引出教學內容學生胸有成竹的回答出:檸檬更酸一些.學生回答:用酸堿指示劑能夠檢驗出它是酸性的.(和學生一起回顧酸堿指示劑的變色規律).少部分同學回答:用pH試紙可以檢驗出它到底有多酸.從學生常見的桔子、檸檬的酸度不同引出本堂課題.做好新舊知識的銜接過渡.板書課題溶液酸堿度的表示法———pH只要學好它,剛才的問題就會迎刃而解.迫切解決問題明確學習目的,鼓勵學生.講授新課一、講解:請同學們閱讀教材P61-62的內容,學習pH的相關知識,并回答以下問題:1.pH的范圍;2.測定pH最簡便的方法:用pH試紙測定溶液pH的操作步驟:老師一邊講解一邊演練操作步驟,并提醒學生注意觀察.老師演示2個實驗,教學生來完成后3個實驗.完成實驗探究一后,老師提醒學生操作過程中的注意事項:提醒學生分析上述測定結果,可以得出哪些結論?(師生共同探討得出)3.pH與溶液酸堿度的關系(1)pH<7,溶液呈酸性;pH越小酸性越強;(2)pH=7,溶液呈中性.(3)pH>7,堿性呈溶液;pH越大堿性越強.閱讀完教材之后,回答問題:1.pH的范圍:0-14.2.測定pH最簡便的方法:使用pH試紙用pH試紙測定溶液pH的操作步驟:……學生來完成后3個實驗.觀察并記錄數據.學生筆記:3.pH與溶液酸堿度的關系(1)pH<7,溶液呈酸性;pH越小酸性越強;(2)pH=7,溶液呈中性.(3)pH>7,堿性呈溶液;pH越大堿性越強.培養學生從教材獲取知識的能力.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科學探究”能力.講授新課二、自主探究布置試驗:學生分組實驗,自主探究測定生活中常見的幾種液體的pH.老師巡視、指導學生實驗.引導學生分析實驗數據,判斷溶液的酸堿性.展示生活中常見物質的pH,了解這些物質的酸堿性.學生動手做實驗,觀察現象并記錄數據.通過測定常見液體的pH,體會到化學與生活的聯系.講授新課三、活動與探究通過對生活中一些常見物質pH得親自探究,引導學生思考:了解pH對生產、生活以及人類生命活動的意義.出示一張自己去年的體檢報告單,引導學生從體檢報告單中尿液的pH判斷我的健康狀況,并作出總結:運用1指示人體健康(板書)提醒學生:在農業生產中,農作物需要在適宜的pH范圍(pH=7或接近7)的土壤中生長,調節土壤的pH是改良土壤的方法之一.并作出總結:運用2指導農業生產(板書)提醒學生注意正常雨水的pH是5.6,所以pH小于5.6的雨的是酸雨,并總結出:運用3檢測空氣狀況(板書).引導學生進一步總結出:了解pH對生產、生活以及人類生命活動的更多運用.學生閱讀教材,了解pH在生產、生活及生命活動中的意義,學生積極參與,師生共同總結出pH的運用.體會到化學來源于生活.課堂小結一、溶液酸堿度的表示法———pH.1.pH范圍:0-14之間2.測定pH最簡便的方法:使用pH試紙3.pH與溶液酸堿度的關系pH<7溶液呈酸性 pH>7 溶液呈堿性 pH=7溶液呈中性二、了解溶液的酸堿度在實際中有重要的意義1.指導農業生產 2.檢測空氣狀況 3.指示是人體健康
本節課的一個突出特點是基于化學核心素養的初中化學教學設計,結合原有三維教學目標,將新的化學核心素養理念融入課堂,突出與時俱進的教育教學方法.
1.讓學生親自品嘗水果引入新課,使學生化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學生輕松愉快的進入了新知識的探索.
2.教學活動中注重學生動手動腦能力的培養觀
通過實驗探究、實踐體驗突出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的思維和方法.
3.從了解pH的實際運用中滲透學科精神與社會責任
從了解溶液的酸堿度在實際中的重要意義體現環境現狀,增強學生環境保護意識,促進學生化學學科核心素養的養成.
回顧整節課的課堂效果及學生的課后反思情況,我認為本節課仍存在著些許的不足:
1.在教學中對學生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評價以激勵為主,但還缺乏學生之間的互評和自評,忽視了“生生互動”的重要性.
2.在“學生實驗”的環節里,沒讓學生充分的表達和交流,老師也沒有及時的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