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紅霞

識字、寫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是小學第一學段的教學重點。在教學過程中,低年級的教師應重視學生寫字能力與意識的培養,同時以身作則,為低年級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從小培養學生端正的寫字態度以及良好的寫字技能。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每個學段都要指導學生寫好漢字。要求學生寫字姿勢正確,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卓越的寫字能力對低年級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水平的提升都有很大的幫助。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對寫字教學提出明確要求:“第一、第二、第三學段,要在每天的語文課中安排10分鐘,在教師指導下隨堂練習,做到天天練。努力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寫字姿勢正確,書寫規范、端正、整潔。”教師在進行低年級寫字教學時應明確向學生提出達標的要求,讓學生正確對待寫字練習,師生一起朝著這個目標努力。
教師在指導學生寫字時,首先要規范其書寫規則:從上到下,先橫后豎;從左到右,先撇后捺;先中間后兩邊;先外后內。其次,確保練習時間:每節課至少10分鐘的當堂書寫。教師不可一味地講解課文,將寫字練習推延至課后,放任學生隨便書寫。除了筆畫要求外,學生寫字時,也要注意自身的握筆姿勢以及身體形態。握筆姿勢直接影響學生的字體,握筆姿勢不當會導致學生寫出來的字體歪歪扭扭。而學生寫字時的身體姿勢是教師容易忽略的一個方面,教師應教導學生寫字時端正坐好,保持正確姿勢。另外,小學生初次接觸寫字時,對漢字比較陌生,教師應利用好這段時間,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因材施教,用不同的措施來幫助不同水平、不同階段的學生,激發其寫字的興趣。低年級的學生手部力量不夠,所以,教師在布置寫字任務時應相應減少其寫字練習量。另外,教師應采取各種方法激發學生對寫字的渴望和興趣,讓學生對寫字有強烈的憧憬。例如,教師可以給學生講述歷代大書法家的故事,如“入木三分”等膾炙人口的故事。學生會潛移默化地受到故事的影響,從而激發其寫字的興趣。教師也應采取有效的方法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比如為學生營造一個舒服愉悅的寫字環境。
針對低年級學生好勝的心理,比賽也是一種激發學生寫字興趣的方法。教師可以在班級舉行一系列的寫字評比活動,為贏得勝利或取得進步的學生頒發獎狀或給予獎勵,激發學生對寫字的興趣。
教師應了解每個漢字獨特的字體結構、筆畫順序等基本內容,苦練內功,強化自身寫字技能。教師應嚴格遵循自身的教育理念,認真指導學生寫字,細心對待每一次教學任務,精準落實其中的每一條要求,滲透必要的寫字技法。
如統編教材一年級《語文園地一》,“識字加油站”是一首謎語詩將數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巧妙地鑲嵌在謎語詩中。其中“八”“十”是借助謎語詩,需要學寫的漢字。“十”字的兩個筆畫學生均已學過。“八”字的撇在寫“手”時學過,捺是新筆畫,是教學的重點。捺是斜捺,書寫時要輕輕落筆,慢慢加重,行筆至捺腳處稍駐,再徐徐平挑出尖,一波三折,寫出捺畫的動態美。
老師在課余時間應強化內功,掌握必備的書寫技法,并加強對學生漢字練習的指導,做到教育與實際相結合。
認真規范寫字的良好習慣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非常重要,會影響到他們未來的學習與發展。教師應重視學生的寫字習慣,加強對學生寫字的指導。